合肥市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卷_第1页
合肥市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卷_第2页
合肥市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卷_第3页
合肥市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卷_第4页
合肥市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2019-2020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情形,光屏上呈现火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2cmD20cm2 . 关于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物体一样大,是正立的B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C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接收D像既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用光屏接收3 . 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件中,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电影放映机4 . 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B10cmC15cmD20cm5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时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C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才能得到一个清晰像D若将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移动到7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6 . 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纸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7 . 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如果看远处时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8 .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多选题9 . 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清晰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10 .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有下列各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放置器材时,一定要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应依次放置蜡烛、光屏和凸透镜B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C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通过移动光屏的位置,都可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D当物距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因而是实像三、填空题11 . 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于主光轴12 .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近视眼镜是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当拿走近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此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可以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13 . 小明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观察距离很近的树叶发现叶脉会变大,而且很清晰,这是因为此时水瓶相当于_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_像(选填“虚”或“实”),所以在森林中旅行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对太阳光有_作用,容易引起火灾.四、实验题14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即可)(2)调整好后,如图所示,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点燃的蜡烛在_cm处,与点燃的蜡烛相比,像是_的(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3)若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使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则应换一块焦距_1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的凸透镜(4)题(3)中找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光屏上得到一个_、_的实像(5)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可能是如图中的_(填序号)15 . 小周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之后进行了探究实验:次数123材料玻璃玻璃水晶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焦距/cm8.04.0(1)他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cm。(2)由以上三次实验可初步得出凸透镜的焦距与_和_有关。实验涉及运用的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个相同_。A、用抽气机和玻璃罩探究真空能否传声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3)小周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_光的焦距小些。(4)小周继续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 3 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 3 成像原理与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稍微向右移动一些,则应将光屏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_(填“烛焰”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小明测出透镜焦距为 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明的眼睛,看到小明的眼睛如图4 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A小于 10cmB大于 10cm 且小于 20cmC等于 20cmD大于 20cm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移动蜡烛,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 5 所示,则像距v与t 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 6 中的_。若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但仍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调节。16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1)实验前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如图1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3)如图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时,他在光屏上看到光源的倒立、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学仪器名称);(4)小明接着将自己奶奶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_移动光屏(选填“左”或“右”);(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3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如图4中的_。17 . 一个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请你完成下面有关探究步骤(1)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跟烛焰在_,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烛焰向_(选填“上”或“下”)调(2)实验时记录的有关资料如下表,(凸透镜的焦距f为10厘米)则请你完成表格中未填写的空格:_ :_(3)由实验4和5可得结论是_举出此成像规律的应用在:_.(4)实验小组同学评估实验时,发现可以利用凸透镜成像估测凸透镜的焦距,请你简述测量的方法:_.18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同学们不知道老师所给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于是利用图甲的装置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使_、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3)某次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恰好能接收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了_如果让光屏上的像更小一些,除了移动光屏外,还应将蜡烛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如果再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得清晰,他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19 . 实验桌上有焦距分别为15cm、10cm的两个凸透镜A、B,还有光屏、F形LED灯(作为物体)、光具座和刻度尺。小晓设计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h与凸透镜的焦距f是否有关”。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如图所示组装器材,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并进行共轴调节。将F形LED灯移至l0cm刻度线处,打开LED灯,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并记录。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B,将LED灯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并记录。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2)请你针对小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2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老师用显示“F”子的LED灯做为发光物体,又用标有格子的白色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先调节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其目的是_(2)同学们对实验装置评价如下,其中错误的是_A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用“F”字样做发光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