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_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上_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上_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上_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九年级物理上_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上_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B耳熟能详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 .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B人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3 . 将正在发生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音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 . 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的道理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D深夜,居民区广场上“中国大妈们”的广场舞曲属于噪声5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6 . 小丽对乐音进行了下列的讲述,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B一般说来,乐音听起来悠扬、悦耳C音调响度均相同的乐音,其音色一定相同D一般说来,女生的唱歌的音调会高于男生7 . 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是噪声B悠扬的歌声优美动听,一定是乐音C在有些情况下,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D所有噪声的响度一定都很大8 . 关于声和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光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9 . 下列现象,跟回声有关的是( )A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土电话”也可以传声C夜深人静时,说话的声音显得特别响D船只利用声音测定距冰山的距离10 . 以下对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响度不同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为在了声源处减弱噪声D击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跳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11 .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各不相同,大部分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020HzB20-2000HzC20-20000HzD20-10000Hz12 .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C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D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13 . 炎炎夏日里的雷雨天气,闪电一闪而逝,而雷声却隆隆不绝于耳。原因是( )A光速比声速快得多B人左右双耳产生的效应C闪电通常只有一次,而打雷是一个接一个的D雷声经地面、高山、云层、建筑物的多次反射14 .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B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15 .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不能传声C图丙: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D图丁: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多选题16 .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些(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D把两个圆纸盒用棉线做成一个“土电话”可以实现10m内的对话17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汽车加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有些声音,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18 . 如图,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解释正确的是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响度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响度D换一根再细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19 .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D不发声的物体肯定不动三、填空题20 . 如图,甲和乙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两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_图是乐音的波形。21 . 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_声波,这种声波在常溫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实验题22 .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好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3 . “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说明_,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2)如图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有关。该实验中用到一种科学研究方法_。24 .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cm(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能/不能);理由:_(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_;判断方法:_五、简答题25 . 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_26 . (1)如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是乐音的波形,图_是噪声的波形(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六、综合题27 . 夏天电闪雷鸣过后,狂风暴雨可能接踵而来这时,我们需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请你就以下问题作答(1)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_而产生的(2)雷声和闪电是_(选填“同时”或“不同时”)发生的(3)如果一位同学看到闪光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则该同学距打雷处大约多远?_(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忽略闪电传播的时间)28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问题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