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王阳明则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这反映了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B世界意识逐渐明晰C天下和合的天下观D华夷观念受到冲击2 .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下图为琅琊台刻石,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行天下,登临琅琊台时所立,传为李斯用小篆所书,内容是歌颂秦德,宣扬始皇帝的统一业绩。下列能够说明文字统一的政治作用的是A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B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C有利于货币符号的统一,解决了财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D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执行和巩固统一国家3 . 周杰伦的歌曲“中国风”中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选,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下列哪一选项与歌词内容有关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C钟繇楷书D王羲之的作品4 .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发掘一座东汉大墓,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招贤纳士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建立魏国ABCD5 . 梁冀,其妹为汉顺帝皇后。顺帝死后,梁冀先后立冲帝、质帝、桓帝,自己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皇帝反而成了无权的傀儡。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 )A中央和地方矛盾加剧B外戚专权、政治黑暗C皇帝昏庸、不理朝政D统治阶级的派系斗争6 . 周平王东迁后,由过去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政令征伐自诸侯出”,说明( )A天子权威下降B天子权威加强C社会出现倒退D生产力出现倒退7 . 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战国七雄C楚汉相争D三国鼎立8 . 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有关进步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掌握磨光钻孔技术B会纺纱织布制衣C人工取火D进入氏族社会9 . 下列对我国原始人群生活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周口店的北京人会制造彩陶B山顶洞人学会磨制和钻孔技术C长江流域的半坡人种植粟D黄河边上的河姆渡人用耒耜耕作10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秦统一,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C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D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11 .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写道的神农教稼,其神农是指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二、综合题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材料二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3)“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1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1)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什么建议,使诸侯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为什么这个建议会被汉武帝采纳?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2)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哪个大臣的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材料三(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株钱。(3)材料三措施实施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哪些措施起到了和材料三措施一样的作用?这些措施实施后起到了什么作用?(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对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汉武帝?14 . 中华文明之脉的载体文字的起源材料一文字发明以前的口头知识不利于传播和积累,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刻符号)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传说文字起源于仓颉造字从历史的角度看,汉字系统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发明的,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被认为是汉字的创造者。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成果集我们的文字(1)依据材料一,从文字起源传说中,提取较为可信的历史信息。文字的演变材料二(2)请你参考“木”字的演变特点,写出A、B两处对应的汉字。通过体验,你认为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存在怎样的联系?文字的载体材料三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蔡伦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扩大造纸原料,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至迟出现在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的意义。文字的力量材料四汉字是中华各民族各地区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汉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对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等方面的贡献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