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历史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历史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历史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历史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遒(qi)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作品被后人这样评价的书法家是A钟繇B胡昭C王羲之D王献之2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很早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原始社会时,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是:(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半坡人ABCD3 . 夏桀统治残暴,商汤灭之;商纣残忍,武王灭之。周幽王昏庸荒诞,犬戎灭掉西周。以上历史事实说明维护统治的重要因素是( )A军事势力B人缘C人心D能力4 .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5 .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人,他是( )A贾思勰B钟繇C刘徽D祖冲之6 . 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制统治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有利于对辽阔疆域的巩固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7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出现很多大的战役,其中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8 . 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黄河流域B恒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9 . 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他主张( )A“兼爱”“非攻”B“仁者爱人”C“无为而治”D“制天命而用之”10 . 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11 . 表格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鲜卑姓汉姓拓跋元丘穆棱穆步六孤陆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12 . 礼记中所谓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他们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A世袭制B武力争夺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13 . “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对汉通西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B董仲舒C卫青D霍去病14 . 下边地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促进了民族交融B统一了黄河流域C巩固了北部疆域D开发了江南地区15 .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青铜器的使用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C骨耜的使用D陶器的使用16 . 公元9年,灭亡西汉的外戚是A胨胜B项羽C王莽D刘秀17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见德治的重要性。 追忆历史,西汉重视 “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汉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期18 . 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ABCD19 .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到江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北方长期战乱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太多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20 . 下列推论因果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文景之治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后汉书记载:他传授“五禽戏”,他的学生也因练五禽戏而九十多耳聪目明。21 . 史料中记载的他是( )A扁鹊B李时珍C华佗D张仲景22 . “他”除编创“五禽戏”外,还有很多贡献,下列贡献不属于他的是( )A针灸、汤药为人治病B实施外科手术C发明“麻沸散”D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23 . 农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图片l和图片2,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粟的出现与种植是图1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图1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图2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水稻的出现与种植是图2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图l与图2居民房屋样式的不一是自然环境差异选择的结果ABCD24 . 一位同学在单元复习后整理了右侧笔记。他复习的单元是政治方面政权并立政局纷乱经济方面南方经济得到发展文化方面科技文化显著进步民族关系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A史前时期B夏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5 . 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尊孔复古D“打倒孔家店”26 .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毛公鼎B三星堆青铜面具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二、综合题27 . 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材料一 下图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里面的铭文记载说: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材料二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到周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实施的意图何在?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研究周朝制度的史料,但史料类型不同,其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属于二手史料的是。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还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商君虽死,秦法未亡”,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民心。(2)材料三中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中使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的是_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的是_使秦国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的是_(3)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商君虽死,秦法未亡”的理解。材料四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材料五 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4)说一说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出现了什么趋势?谈谈这一趋势对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2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某次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请回答:(1)图中B代表哪个国家?当时各国的兼并战争说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从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的支持者是谁?(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法有何地位和历史意义。29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材料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