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制度逐渐瓦解,天子先前至少从表面上维持着统一的国家,这时分裂成五颜六色的碎块。”材料中的“此时”是( )A史前时期B夏商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 . 能反映商朝高超青铜工艺的是A骨相B鱼纹盆彩陶C司母戊鼎D兵马俑3 . 我国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中说道: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秦穆公楚国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D楚庄王赵国4 . 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登基以后为巩固皇权,他采取的措施有(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改善国家财政状况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出击匈奴并打败匈奴ABCD5 .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举行。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A生产工具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D祭坛礼器6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A南朝统治者大力宣扬道教B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D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7 . 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A戎族B鲜卑族C蚩尤部落D华夏族8 . 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朝代西汉西晋唐代北宋北方965万户149万户493万户459万户南方111万户65万户257万户830万户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B政府统治比较开明C城市经济趋于活跃D民族融合逐渐加强9 . 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10 . 西汉时期,西域就正式归属汉朝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西域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到了匈奴B西域都护府设立于公元60年C郑吉是西域都护府的第一任都护D公元73年,班超就任西域都护11 . 下面的图片共同反映的是我国境内哪一原始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12 . (题文)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懂得取火B使用火C保存火种D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13 . 道教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小明周末想去广 州地区著名的道教景点参观,你可以推荐他去A光孝寺B六榕寺C华严寺D圆玄道观14 . 秦朝的疆域辽阔,下列属于秦朝疆域图的是( )ABCD15 . 成语故事是历史的再现。下列成语中,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有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纸上谈兵ABCD16 . 以下归纳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题意?A社会动荡B制度变革C思想学术繁荣D民族交融17 . 历次的分封都会导致地方势力强大而威胁中央。“八王之乱”出现于哪一时期A西周B春秋C西汉D西晋18 . 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A回族B匈奴C蒙古D女真19 . 自魏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A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D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20 . 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二、综合题21 . 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请同学们就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材料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任务:知识梳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2)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2 . 根据材料回答: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3)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4)汉代时哪位儒生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提出了什么主张为汉武帝接受?这一主张有何影响?(5)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应该采取什么正确态度?23 .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1)材料一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2)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3)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并回答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