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调研物理试题_第1页
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调研物理试题_第2页
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调研物理试题_第3页
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调研物理试题_第4页
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调研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学期九年级三月质量调查物理试题名字:班级:成就:一、单项选题1.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四个冲程组成,正确的冲程是A.进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移动在压缩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移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移动,内部能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D.在排气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打开,活塞向上移动。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许多圆形斑点B.老人用放大镜看书。C.水面上树木的倒影安装在汽车上的后视镜可以使驾驶员从后视镜上看到汽车后面很大范围内的物体。3.在初夏的早晨,南湖的湖面上经常出现一层薄雾,这是由于湖水的缘故A.汽化形成的蒸汽B.升华前的蒸发C.凝固前汽化D.液化前汽化4.图为探索冰的融化实验。当烧杯中的冰融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半熔化B.不熔化C.无法判断D.所有上述情况都是可能的。关于内能,以下陈述是正确的。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包含的热量就越多B.燃料的热值越高,燃烧释放的热量就越多。当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会上升D.冰没有内能。6.惯性有利也有弊。在下面的例子中,惯性对人是有益的()A.人们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很容易摔倒在大雾天的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辆车突然停下来,几十辆车追尾了。司机和前排乘客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前必须系好安全带。D.体育课放铅球时,铅球发出后不再被推动,但仍能向前移动。7.同一物体分别漂浮在液体a和液体b中( a b ),并分别受到浮力f a和f b的作用。那么物体排出的液体体积分别是v a和v bA.f a=f b,v a v bB.f a=f b,v a v bC.f a f b,v a=v b8.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草叶上的露珠是在夏天的晚上融化形成的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必须上升C.水银温度计不用于测量寒冷北方的温度,因为水银的冰点很高。D.在春天,冰雪融化是一种汽化现象。9.以下关于光反射的陈述是正确的A.当入射光以25进入反射镜时,反射角为25当入射光接近法线时,反射光将偏离法线。如果反射光和入射光之间的角度为120,则入射角为60漫反射不符合光反射定律10.龙卷风将物体“吸入”空气。在以下现象中,“吮吸”一词背后的物理原因与“吮吸”一词相同A.地球“吮吸”地面上的物体B.两块光滑的铅块在压实后被“吸”在一起C.两艘船的平行“吸力”碰撞梳头后的梳子会“吮吸”头发。11.以下估计最接近现实一张桌子的高度大约是2米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克一个女孩跑800米大约需要1分钟。报纸对折后对地面的压力约为1帕1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王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和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制了m-V图,如图所示。以下陈述是正确的()量杯的质量为40克B.60cm3液体的质量为60gC.液体的密度为2g/cm3D.液体的密度为1.25克/立方厘米第二,填空13.被誉为“光纤之父”的中国科学家高锟,因其在“光通信用光纤中的光传输”方面的成就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璃纤维中的光传输是,每当光入射到内玻璃纤芯和外包层之间的界面上时,就会被反射,从而使当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增加时,光盘光线的入射角将为_ _(填入“增加”、“减少”或“不变”),点d将移动到_ _(填入“左”或“右”)。14.小燕在一个平静的湖边看到了“云浮于水,鱼浮于云的上游”的现象。“云浮于水”是小燕以_ _ _ _ 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漂浮在云的上游”是指水面导致由_ _ _ _ _形成的鱼的虚像和水面导致由_ _ _ _ _形成的云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云的“反射”看起来比云本身更暗,主要是因为当光线照射到水面时,其中一些光线会进入水中。15.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端,磨快它。用一支很短的铅笔试一试。两个手指之间的凹陷是_ _ _ _ _ _(填入“相同”或“不同”),意思是_ _ _ _ _ _。16.为了加强宜宾市的环境卫生整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一个_ _ _ _ _ _(可选填充“省力”或“省力”)杆。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设计用于_ _ _ _ _ _(可选“增加”或“减少”)摩擦。17.如图所示,将秤的一端紧紧地压在桌面上,当秤的一端伸出桌面时,会听到声音。这表明声音是由_ _ _产生的。保持从桌面伸出的刻度长度不变,显著改变刻度盘的力度,可以听到_ _ _ _ _的声音变化。更改扩展到桌面之外的标尺长度。当磅秤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尽管用很大的力触摸钢秤,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此时秤发出的声音和_ _(选择“声纳”或“海啸”)发出的声音属于_ _(选择“超声波”或“次声”)。18.“热”和“钻木生火”是指物体内部能量的变化方式。前者通过_ _ _ _ _ _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 _ _ _ _ _改变物体的内能。19.如图所示,用手指按下铅笔尖会导致手部疼痛,这是因为_ _ _ _ _ _对_ _ _ _ _ _施加了力。如果以笔为研究对象,施力对象为_ _ _ _ _ _。在“探索平面镜成像特性”的实验中,_ _ _ _ _被用作平面镜。并将_ _ _ _ _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探索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为了方便得出实验结论,杠杆应始终保持平衡在_ _ _ _ _ _;在图中,如果测功机编号为2N,当重量为1N的吊钩代码挂在杠杆的_ _ _ _ _秤上时(选择“a”、“b”、“c”或“d”),杠杆可以保持平衡。三。实验问题21.(6)众所周知,当两个接触的物体互相挤压时,就会产生压力。小李和肖梅想:往容器里倒些水。因为水具有流动性,不同部分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互相挤压。那么,液体内部也会产生压力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小李猜想:液体可能产生向下的压力。小梅的猜想:液体可能在各个方向产生压力。(1)请写一个支持小梅猜想的生活例子。(2)小李为了验证她的猜想,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做了一个如图a所示的实验。实验表明液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力。小梅说:“有了另一盆水,我可以直接用你的装置来验证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力。”小梅的方法是将玻璃管中的水倒出,并将玻璃管的一端(可选择“打开”或“用橡胶膜”)垂直向下插入盆中。她观察到的是:(3)小李说,“我可以证明,没有橡胶膜,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力。”结果,小李迅速脱下橡胶膜,将一张薄卡片放在玻璃管下面,并将玻璃管插入水中,看到薄卡片被水向上压在玻璃管孔上而没有脱落,如图b所示小梅说:“虽然你的实验可以证明水对薄卡片施加向上的压力,但它不如我的好。”小梅的戒指(4)经过讨论,他们发现,事实上,用一盆水和一个透明的塑料瓶,稍加处理就能验证他们所有的推测。他们的方法是:22.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长江水在不同季节的密度变化,所以小文和小李分别对长江水在冬季的密度变化进行了图解研究。(1)调整天平前,小文将天平放在_ _ _ _ _ _上,然后将天平移至天平左端的零刻度线,调整_ _ _ _ _ _以平衡天平;(2)小文的实验步骤(顺序已被打乱)是:A.将一部分长江水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b .将长江水样品倒入玻璃中,称量长江水和玻璃的总质量,如图b所示;称量剩余长江水和玻璃的总质量,如图c所示;D、利用实测数据获得长江水样的密度。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 _ _ _ _ _ _ _;(3)根据上述实验,图B中长江水和玻璃的总质量为_ g,倒入量筒的长江水的质量为_ _ g;(4)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为_ _ _ _ _ _ cm3,长江水的密度为_ _ _ _ _ _ kg/m3。23.在探索“冰的融化特性”的实验中,小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时间关系图。已知冰的质量为500克。根据图像,解决了以下问题:(1)c点物质的内能比b点物质的内能大。(2)计算8分钟至12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_ _ _ _ _ _ C水=4.2103 J/(kg)。(3)假设物质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计算冰在融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4)如图所示,AB段和CD段有不同的倾角。原因是什么_ _ _ _ _ _ _ _ _ _24.在探索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中。(1)当小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让小车从静止位置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_ _ _ _ _相同。(2)小车在不同粗糙度的平面上静止时的位置如图A、B和C所示。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遇到的阻力越大(填入“大”或“小”),速度下降越慢。从这个推理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物体没有受到应力,它将保持_ _ _ _ _运动状态。(3)小月还想探索“动能大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验,如图d所示(1)让汽车从斜面上的_ _ _ _ _(填入“相同”或“不同”)高度滑下,并撞击木块。观察木块的移动距离并得出结论。(2)实验中发现木块的移动距离两次都很近,所以实验中用木块代替毛巾。这样,当_ _ _ _ _相同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_ _ _ _ _可以减小木块与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使木块的移动距离更远,实验现象更明显。25.在“探索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伊莱使用的实验设备包括量筒、水、细针、天平和取自同一木材的三块不同大小的木材。(aili调整日期时,指针如图a所示,应调整_ _ _ _ _ _ _ _(可选“左”或“右”)。(2)李艾先生用实验设备测量的第一木块和第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图B和图c中所示的数字填写表格中第三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注:量筒中装有35mL水)(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木材密度为_ _ _ _ _ _克/立方厘米(保留两位小数)。26.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a所示,平行光照射在凸透镜上,最小最亮的光点出现在光屏上,焦距f=_ _ _ _ cma仅蜡烛火焰图像的上部出现只有蜡烛火焰图像的下半部分出现蜡烛火焰有一个完整的图像,但是图像更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