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 A . 北京人遗址B . 河姆渡遗址C . 元谋人遗址D . 半坡人遗址2. (2分) (2015七上临沭期末) 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 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A . 元谋人B . 河姆渡人C . 半坡人D . 山顶洞人3. (2分) (2016七上济源期中)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县制D . 郡县制4. (2分) (2019雷州模拟)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 . B . C . D . 5. (2分) 下图中的商朝文字反映的是( )A . 森严的等级制度B . 制定的严酷刑法C . 礼仪教化的形式D . 宗庙祭祀的制度6. (2分) (2017七上东莞月考)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是出土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工具( )A . AB . BC . CD . D7. (2分) 齐桓公称霸的有利条件有 ( ) 齐国是东方大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壮大自己的势力A . B . C . D . 8. (2分) (2015七上肇庆期末)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多有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 鼓励垦荒B . 允许工商业者为官C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 . 奖励军功9. (2分) (2017七上临西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春秋无义战”B . 社会急剧变化C . 经济飞速发展D . 各学派激烈辩论10. (2分) (2017七上姜堰期中) 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B . 长平之战C . 楚汉之争D . 城濮之战二、 综合 (共3题;共50分)11. (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材料三:“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董仲舒请回答:(1)观察材料一,图片中所反映的人物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哪一建议?(4)通过以上的探究,概括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2.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材料二: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2) 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3) 最能证明画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什么?(4) 材料二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5)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13. (20分) (2019漳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三: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雍正皇帝(1) 根据材料一,指出“始皇”在政治上创导的“后世之治术”。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塞外之一统”最早由哪个民族实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列说明“塞外之一统,极盛于我朝”。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