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_第1页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_第2页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_第3页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_第4页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精简版 ) 选择 ,填空、判断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至三章 误的是 ( )。 D.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 100为胶体分散系 )。 A. 物质的量 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散相离子的直径小于 100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胶体分散系统为不稳定的多相系统 )。 D. g 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 )。 A. n(硫酸) )。 B. m 00 M( =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 C. 液的浓度为 12配制 000取市售 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半透膜两边的溶液浓度不相同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是从纯溶剂一方往溶液一方,或者从稀溶液一方往浓溶液一方渗透 12. 关于渗透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 D. 渗透压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13. 试计算温度在 37 ,物质的量浓度为 ) B. 793 4. 医学上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为( )。 C. 2803205. 关于溶胶的电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中性粒子,电泳时不移动 16.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 A、 使两溶液的( )。 无关( )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应速率越大 采取的措施是( ) A 中溶解 25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 值与温度有关的是( ) ) B活化能 ) 使任何反应平衡时产物的产量增 加的是( ) D增加起始物浓度 ) C. 26. 土壤中 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 )。 D渗透压 )。 D在浓 有 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是( )。 A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对活化分子不需要具备一定的能量 30. 关于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搅拌反应器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1. 关于反应速率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反应速率方程适用于元反应 32. 关于催化剂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催化剂只催化正反应 33. 关于化学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34. 关于标准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反应物的浓度或分压有关 35. 关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催化剂对化学平有影响 - 36. 从化学平衡影响因素考虑,下列哪种方法用以提高合成氨的产率是不正确的。( ) A g) 3g ) 37. 增加 2g) 2g) ?H=升高温度 2g) l)平衡体系的总压,其平衡( )。 B. 不发生移动 38. 在下列电解质中,哪一个化合物是弱电解质。( ) C. 9. 在下列酸碱对中,哪一对不是共轭酸碱对。( ) A. 0. 关于水的质子自递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纯水的 42. 关于缓冲溶液的组成,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3. 关于正常人血的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间 44. 关于溶度积常数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45. 关于溶度积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于 液处于平衡状态 46. ?1H?浓度为( ) B、 0?12?1 47. 室温下, 0?10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 ) C、 1 10种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一性质 ( ) B同等程度地催化正逆反应,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49. 用理想半透膜将 0 02L?1 蔗糖溶液和 0 02L?1液隔开时,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D. 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 50. 配制 3000 10?1 液 , 需 要 称 取 固 体 质 量 是( A、 1 2g 51. C. 5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酸愈强,其共轭碱也愈强 一组用来制备缓冲溶液 ( )D、 5. 在某温度下,纯水的 其 ) B、 6. 室温下 ?1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接近于( ) C、 250 57会使红细胞发生缩皱的溶液是( ) C、 100g 58、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 ) D、生理盐水的 10倍稀释液 59 ) B. 第四至八章 1. 下列数字中,哪个数字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3位。( ) A. . 关于杂化轨道的类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孤电子杂化轨道 3. 下列哪种作用力不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 氢键力 4. 下列配合物属于螯合物的是( )。 D. Cu(、下列各组分子间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的是( )。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在 子中,它们(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头碰头”方式重叠可形成键 9.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配合物的是 ( )。 C. 10. 11. 乙二胺 ?154. 某一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 25 当有一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是:( ) B、 =25 60. 溶液稀释时的计算公式 2表示( )B.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中,中心离子( )的配位分子数是( ) 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下列那种物质( )。 C. 螯合物 12. 在氢气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 C. 色散力 13. 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 力是( )。 A. 氢键 14.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仅存在色散力的是( ) A. 15. 水具有反常的高沸点,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 ) C. 氢键 16. 乙醇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作用力有( ) D. 以上四种作用力都存在 17. 有效数字为( )位。 C. 2 确的是 ( )。 C. )。 A. 五位有效数字 能作为配体的是( ) C C. 于极性分子的是( )。 )。 )。 C. )。 )。 A. 极性分子间没有色散力。 第九至十一章 )。 C 正确的是( )。 A r 1 氯 4 溴环己烷 )。 )。 A Cl/ A. 反 1, 2 二氯乙烯 列哪一个属于苄基卤化物( )。 A 2 )。 )。 )。 B A. B. C. D. 3 ) )。 )。 C A. B. C. H D. )。 D 哪一个能与三氯化铁溶液显色 ( )。 苯酚 2 )。 )。 与烯烃进行反马氏规则加成的是( )。 C 7.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的是( )。 D苯甲醛 18鉴别 1 )。 A 鉴别乙烯和乙烷选用下列哪种试剂( )。 D 伦试剂)氧化( )。 )。 22. 下列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相近,其中沸点最高的是 ( ) C. 正丁醇 作为无气味燃料气漏气的警报。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乙硫醇结构的是 ( ) A. 24. 下列化合物中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是 ( )。 D. 醇 25. 分子中的所有碳碳键均以单键相连的烃是( )。 A、烷烃 )。 B、碳碳双键 27. 硫醇的官能团是( )。 A、 )。 D、芳香烃 成白色沉淀的是 ( )。 B、 )。 D、羟基 稳定的是( )。 D、环己烷 3名正确的是( )。 A、 2 )。 B、42苯甲醛的是 ( )。 C、 35、乙醇与二甲醚是什么异构体 ( )。 C、官能团异构 第十二章至十五章 )。 D. 己醛糖 2. 下列化合物哪一个在水中溶解度最小 ( )D. 丁酸 3. 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 C. 单核苷酸 4. 糖原是属于下列 一种类型的糖 ( )。 D. 多糖 5.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B. 氨基酸 6. 在 )A. 尿嘧啶 点最高的是( )。 D. 正辛酸 )。 C )。 ) 基异喹啉 性最强的是( )。 D. 13. 结构俗称为( )。 D、醋酸 )C、二甲胺 )。 A、苯胺 属于糖类的是( )。 D、脂肪 )。 A、葡萄糖 )。 D、糖原 性离子)形式存在时,溶液的 )。 A、等电点 )。 C、核糖核苷酸 ) D、脱氧核糖核苷酸 22. 下列哪一个化合物易溶于碳酸氢钠( )。 23. 下列化合物哪一个在水中的 溶解度最大( )。 24. 下列哪一个二元酸的酸性最强( )。 二、判断题: 第一至第三章 1.( ) 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称为渗透压。 2.( )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所需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的。 3.( ) 活化络合物具有 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为活化能。 4.( )对于反应,当温度不变 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 5.( )当外来因素引起平衡系统移动时,平衡向着消除外来影响,恢复原有状态的方向移动。 6.(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不含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使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度略有增加,这种作用称为盐效应。 7.( )在温度一定时,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幂之乘积称为溶度积常数。 8.( )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各基元反应中速率最快的一步。 9.( )浓度、温度、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10.( )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发 生化学反应的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混合后得到的溶液还是等渗溶液。 11.( )把红细胞浸泡在某水溶液中,若红细跑皱缩,则此溶液为高渗溶液。 12.( )把红细胞浸泡在某水溶液中,若红细跑漲破,则此溶液为低渗溶液。 13.(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少。 14.( )往 往 15.( )从物质的聚集状态看,分散系可以是液态的和气态的,但没有 固态的。 16.( )催化剂是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它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组成都发生了改变。 17. (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如果反应物气体分子总数与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总数相等,则增加总压力,化学平衡将不发生移动。 18. (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提供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19. (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与其释放一个氢离子后产生的碱称为共轭酸碱对。 20. ( ) 表示溶液的酸性越大。 /( )这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解离度增大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22. ( )在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合溶液的 23. ( )质量浓度,它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24. (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为活化分子,因此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的。 25. ( )催化剂只能催化热力学上能够发生的反应,它不能使非自发的反应变 成自发反应。 26. ( )化学平衡移动时,其平衡常数一定随之改变。 第四至第八章 1.( )根据 “ 四舍六入,五留双 ” 的规则,将 约成 4 位有效数字 , 2.( )分子中通过共用电子达到稳定的稀有气体的电子构型并形成化学键,称为共价键。 3.( )一般来说, 键只能与 键同时存在,在双键或叁键中,必须也只能有 1个 键。 4.( ) 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5.( ) 用光电天平称出 是 4位有效数字。 6.( ) 测定的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必然高。 7.( ) 在配合物的内界中,有配位键存在,也可能有共价键存在。 8.( ) 所有配合物都是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内、外界靠离子键结合。 9.( )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理化性质(如:熔点、沸点)影响很大。 10.( ) 含氢化合物之间都存在着氢键。 11.( ) 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12.( ) 两个原子之间最多只形成一个 键。 13.( ) 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14. ( ) 这 种 存 在 于 分 子 ( 或 晶 体 ) 中 相 邻 原 子 ( 或 离 子 ) 之 间强烈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15. ( ) 两个原子轨道沿键轴(两原子核间连线)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键。 16. ( ) 在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弱的相互作用,其作用能是化学键的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这种分子之间的较弱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力,也称为范德华力。 17. ( )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称为多齿配体。 18. ( ) 离子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9. ( )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0. ( ) 电负性就是分子中原子对成键电子对吸引力相对大小的量度。 21. ( ) 一个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数目通常受单电子数目的限制,单电子相互配对成键后,就不能再同其它原子的单电子配对,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22. ( ) 共价键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23. ( ) 具有未成对电子的两个原子相互靠近时可以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24. ( ) 同一种金属离子所形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一般比配位数相同的非螯合物要低。 25. ( ) 螯合物的稳定性与形成环的大小及数目有关,一般来说,形成的鳌环愈大,此鳌合物愈稳定。 26. ( ) 鳌合物中五、六员环的数目愈多,鳌合物就愈稳定。 27. ( ) 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而取向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28. ( ) 由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 1.( )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总是服从马氏规则。 2.( )醇脱水形成的烯烃,其主要 产物总是双键碳上烃基取代较少的烯烃。 3.( )苯与浓硝酸作用,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称为硝化反应。 4. ( ) 苯 和 浓 硫 酸 在 加 热 或 与 发 烟 硫 酸 作 用 时 , 苯 环 上 氢子被磺酸基取代,生成苯磺酸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 5. ( )烯烃有顺反异构现象,环烷烃不可能有顺反异构现象。 6( )烃是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又称碳氢化合物。 7 ( ) 烷烃的沸点随着烷烃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8( )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称为苯酚。 9.( ) 苯酚已被氧化而带有颜色,市售的苯酚一般呈粉红色。 10.( ) 烯烃和炔烃一般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1.( )命名为对乙基甲苯。 12.( ) 分子中含有官能团 13.( )低级醛和酮可以溶于水,但醛和酮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14.( ) 所有的醛和酮都可以和土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 22 命名为丙三醇,俗称为甘油。 ) )的正确命名为对甲基环己酮。 17.( ) 硫醇在空气中非常稳定,不易被氧化。 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 1.( ) 一对对应异构体总有实物和镜像的关系。 2.( ) 羧酸和醇在酸(如硫酸)催化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3.( ) 连有四个相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4 ( ) 糖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5 ( ) 氨基酸是一类分子中只含有氨基的化合物。 6 ( ) 氨基酸在水溶液 中的结构形式取决于溶液的 7 ( ) 氨基酸按其结构可分为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8.( ) 9.( )水杨酸是对羟基 甲酸。 10、( )羧酸分子中,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羧酸在水中的溶解性依次增加。 11、( )羧酸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也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羧酸钠盐。 12、( )胺可以看作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 13、( )单糖是不能再被水解的糖,所以淀粉属于单糖。 14.(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三、填空选择题 第一至第三章 1.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 B()、 B()、 表示,而 表示()。 A A. 质量分数、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平衡浓度 2. 硫酸的物质的量可以表示为 n()和 n(),而不能表示为 n()和()。 B. 1/2 酸、 n 3. 将浓溶液 释为所需浓度 ,其稀释后的溶液()、()变化了,而溶液中的() 、()没有改变。 C C. n、 m 4. 在计算 式中校正因子一项 、()、 、 。 D. 2、 2、 3、 3 5. 带有()的溶胶,电泳时将移向();带有()的溶胶,电泳时将移向()。 A. 正电荷、负极、负电荷、正极 、()、(),而()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A. 浓度、温度、催化剂、压力 7.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有()、()、( ),而()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 B. 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 8. (),其溶液的酸度(); (),其溶液的碱度()。 C. 越小、越高、越大、越低 9. 已知 10 10 其 酸 的 强()大于();而相应共轭碱的强度()大于()。D. 0. 在已达平衡的( )溶液中加入( ),会产生同离子效应;在已达平衡的()溶液中加入( ),会产 生盐效应。 A. 1. 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它的作用机理是 ( )。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将 (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 )。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 )。 A 降低活化能 不移动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是 ( ),碱是 ( )。在共轭酸碱对中,若共轭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 (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 ( )物质。 D质子供给体 质子接受体 越弱 两性 )存在以及膜( )溶液渗透浓度( ) 两侧 不相等 )、( )和( )。 C. 布朗运动 丁铎尔现象 电泳现象 15. 今有气体反应 :2H2(g)?O2(g)?2g),?rH m?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 ,增加氧气的分压 ,平衡将向 ( );当加大总压力时,平衡将向( );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将向( )。 C C. 向右 向右 向左 16. 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温度、浓度的关系为(),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数目成正比,而与()无关。 A A. = 溶质质点 溶质性质 17能抵抗外加的少量()、()或 (),而保持()值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B B. 强酸、强碱、稀释、 8. 一 种 或 几 种 物 质 以 较 小 颗 粒 分 散 在 另 一 种 物 质 中 所 形 成 的 系 统 叫 做( 按照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以 把分散系统分为( )、 ( )、 ( )。 A A. 分散系、胶体分散系、分子分散系、粗分散系 与( )或( )无关,但与( )有关。标准平衡常数 K 值越大,可逆反应向( )进行的越彻底。 A 分压 温度 右 加( )的浓度或减少( )的浓度,平衡将( )移动。 B B. 反应物 生成物 向右 )有关,若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则逆反应必为( )反应,升高温度将使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将使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C 吸热 吸热 放热 )解离的。因此,一元强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 )该酸的浓度;一元强碱溶液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该碱的浓度。 D. 完全 等于 等于 与( )的( )和( )有关,而与溶液中离子的( )无关。 A A. 难溶电解质 本性 温度 浓度 第四章至第八章 1. 共价键分为( )、( )、( ),而( )不属于共价键。 A. 键、 键、配位键、氢键 )、( )和( )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大部分化合物以( )相结合而形成。 A A.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共价键 3.( )键具有( )和( )的特点。 C. 共价键 饱和性 方向性 4. 范德华力包括( )、( )和( )。 B.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5. 电 子 带 有 一 个 单 位 的 ( ), 质 子 带 有 一 个 单 位 的 ( ),子带有( ) C. 负电荷 正电荷 零电荷 6. 组成原子的微粒有( )、( )和( )。 A. 质子 中子 电子 7. 现代理论认为电子既具有( )性,又具有( )性,即电子具有波粒( )性。 A. 粒子 波动 二象性 8、 ),这是由于 ( )。 水具有反常的高沸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着分子间 ( )。 )。 A. 高 氢键 色散力 其的( )、( )等性质有较大影响,但对其( )、( )等性质没有影响。 B B. 沸点、溶解度、酸性、脱水 10. 当 ),半径很( )的 F、 O、 N 原子)形成 还能去吸引另外一个电负性很( ),半径很( )的 Y 原子产生静电作用,从而形成氢键。氢键通常用 表示。 A. 大 小 大 小 配位理论,配离子是指( )与一定数目的( )结合形成的具有( )空间构型的( )结构单元。 B. 金属离子或原子 中性分子或阴离子 一定 稳定 )与( )所形成的具有( )结构的配离子称为螯合离子,含有螯合离子的配合物称为( )。 C. 离子 多齿配体 环状 螯合物 )的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电负性( )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 )得失形 成( )。 D. 较大 较小 电子 离子键 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 ) 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 ) 2,在周期表中 F 的电负性( ),是( )的非金属元素。 小于 大于 最大 最强 个原子相互接近时,只有自旋( )的两个单电子可以相互配对,使核间电子云密度( ),使体系能量( ),形成( )的共价键。 B. 相反 增大 降低 稳定 ), 效数字位数是( ), 0?3 有效数字位数是( )。 C. 3位 4位 3位 第九章至十一章 )。 C . 2, 3 二甲基戊烷 3 甲基 2 戊烯 3 乙基己烷 2. 3 名称为( ), 名称为( )。 B 3 称为( ) , B. 3 甲基 1 戊炔 3 乙基甲苯 苯乙炔 3 3. 2名为 ( )。 D D. 甲基环戊烷 1, 2 二甲基环已烷 反 1 甲基 4 乙基环己烷 4. 下列化合物的命名正确顺序是( )。 A . 2 乙基苯酚 5 甲基 3 己醇 二苯醚 5下列醇的沸点有小到大的顺序为( )。 A A. 甲醇 乙 醇 正丙醇 正丁醇 6. 烷烃分子中的碳碳( )键可以( )旋转,烯烃分子中的碳碳( )键均( )旋转。 B B. 单、任意、双、不能自由 7. 醇按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可分为( )、( )和( )。 A. 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8. 烷烃的通式是( ) 烃属于( );烯烃的通式是(),烯烃属于( )烃。 A A. 饱和 不饱和 ),造成的原因是由于( )不能( ) 造成的,顺式异构体的沸点( )反式异构体的沸点。 C. 顺反异构、双键、自由旋转、大于 10. 炔烃的叁键是由一个( )键和二个( )键构成的,且( )。 C. 、 、相互垂直 11 醚较易溶于水,是由于醚中的( )原子可与( )形成( )。 A. 氧、水、氢键 12、烯烃和炔烃都属于( ),分子中都有( )键,都可以发生( )。 B. 不饱和烃、 、加成反应 与另外一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 )原子;只与另外三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 )原子。烷烃不溶于( ),易溶于(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