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2019年是世界生物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60周年。人们若要举行纪念活动,应纪念的是ABCD2 . 有学者曾说“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该学者认为权利法案( )A使英国的政治秩序得以稳定B消除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冲突C彻底否定了英国的君主政体D保证了资产阶级独掌国家大权3 . 列宁对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俄国作了如下的评述:“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构来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当时的俄国(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 .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开发和应用C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5 . 下图是小红同学整理的某人物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份报告研究的人物是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哥伦布6 . 孔子的言论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主张是A“仁”B“因材施教”C“知之为知之”D“温故而知新”7 . 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8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9 . 图片所示为明治维新的内容之一,该内容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日本国内市场的形成B加快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C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使日本富于对外侵略性10 . 同桌给阳阳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她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A雅典B巴比伦C印度D埃及11 .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领导阶层是A印度士兵B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C部分王公贵族和地主D民族资产阶级12 . 1914年某事件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条件苛刻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几乎接受了奥匈帝国全部要求,但最终奥匈帝国仍在德国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某事件”是指( )A“三国同盟”建立B萨拉热窝事件C“三国协约”建立D凡尔登战役二、判断题13 . 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 )14 . 百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15 .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事记(节选)1769英国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机,使棉纺织部门和其他工业部门都广泛使用蒸汽动力。1814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旅行者”号。1821英国英国每个工人的生产率比1770年提高了20倍,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比l770年增长9,农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比1770年减少14,英国逐步成为工业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事记(节选)1876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1903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l号”1907德国23.3方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占动力总数的30.6。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1)瓦特为解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的应用、电讯技术的发展和新式交通工具等领域都取得了成就。(3)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4)飞机比火车的出现约早一个世纪。(5)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三、综合题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摇动,近代社会即将到来。恩格斯(1) 材料一中指的是欧洲历史上的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谈谈这两次重大事件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材料二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2) 材料二中的改革发生于哪一年?为什么说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3) 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明治维新时期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4) 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上述材料中对实现“中国梦”留下哪些启示?17 . 材料 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叫什么名称? (2)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这场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裔,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大学”的名称,而且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如院系设置、课程安排等。更重要的是继承了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的理念。材料二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一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