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_第1页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_第2页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_第3页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_第4页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十二月考物理问题(分级质量检验)名称: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班级: _ _ _ _ _ _ _ _ _ _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现象中关于实像和虚像的判断是正确的a .立竿见影一“影”是虚像b .镜花水月-镜中的“花”是虚像c .鱼翔浅底:“浅底”是实像d .海市海市海市海市蜃楼:“海市海市蜃楼”是实像2 .如图所示,在纸管a的端部盖上半透明的纸,在纸管b的端部嵌入凸透镜,由2个纸管组合构成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的端部得到清晰的图像,必须调整a和b的距离。a .眼睛将b端朝向缸内观察,看图像是否清晰b.b端朝向明亮的室外,a筒朝向暗的室内。 不那样做的话看不清楚c.a端朝向明亮的室外,b筒朝向暗的室内。 不那样做的话看不清楚d .如果在看附近的景色时看得清楚的话,在看远处的景色时,应该向外拉b,增加a、b之间的距离3 .某中学每年都举行声乐类比赛,不同班级的学生发挥才能,志愿者贾斯汀联想到以前学到的音响知识,其中不合理的是: ()a .能区别不同的乐器演奏主要是因为各自的音色不同b .管乐器的发音主要取决于空气柱的振动c .演二胡的学生不断调整弦的张力。 这主要是改变弦的振动频率影响声音的高度。d .马老师夸女孩唱的声音“脆得像银铃”,主要是她唱的时候声音大,音量大。4 .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 .如果要使用放大镜观看更大的正立像,请将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b .使用投影仪时,从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是焦距的2倍以上c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为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d近视眼必须佩戴凸透镜矫正视力5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以下数据符合实际()a .健康人10次脉搏时间约为1minb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为4km/hc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公斤d .标准情况下,空气密度约为1.29103kg/m36 .水无常形,变化千万。 在以下物质变化过程中吸热是必要的a .初春,冰雪融化在溪水中b .盛夏,荒野上弥漫着雾气c .晚秋,草上结了霜d严冬,河水结成了冰7 .使凸透镜与太阳正对,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得到最亮的点,将物体放置在该透镜10cm前,凸透镜的像就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8 .小明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则时,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屏幕,进行得到最小、最亮的光点的实验不改变该透镜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图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屏幕,得到烛焰清晰的图像(图) 下一个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烛焰在屏幕上成为放大像b .在实验中,到透镜的距离必须大于15cmc .蜡烛和透镜的距离越大,成像就越大d .要使这个镜头成为虚像,蜡烛和镜头的距离请控制在10cm以下9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是小孔像平面镜像放大镜像电影画面上的像摄像机胶卷上的像,其中()a .属于实像的是b .属于虚像的是c .反射产生的像d .折射产生的像如所示10 .用相机拍摄图中的小猫时,可以在选项4图中正确显示底片a.a乙组联赛c.d.11 .如图所示,以下文字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 .关掉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再次沸腾b .透过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c .从漏斗口用力往下打气,乒乓球就不会掉下来d .在两幅图中,中心两个圆的面积同样大12 .在瓦楞纸板上开一个方形的足够小的孔,如果太阳光垂直地照射到瓦楞纸板上,瓦楞纸板下面的水平地面上就有()a .圆形火炬b .方形火炬c .圆形阴影d .方形阴影13 .某个班级的学生在“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则”实验中,记录描绘了到凸透镜的距离v和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判断为如下正确()。a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4厘米u=3.5 cm时,在屏幕上得到缩小的图像u=5 cm时成为放大的像是基于这个原理制作的投影仪d .在物体从离凸透镜3 cm处向离开8 cm处移动的过程中,像变小14 .如图所示,在“探索平面镜的成像特性”实验中,以下说法是正确的为了方便观察,在明亮的环境下进行这个实验能看得更清楚b .蜡烛a靠近玻璃板,蜡烛的像就会变大不改变c.a、b两根蜡烛的位置,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总是与a的像重合d .取下后面的蜡烛b,将屏幕放在那个位置,以免看不到正立在屏幕上的像二、填空问题15 .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则的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屏幕位于图示位置时,屏幕上出现清晰的烛光图像,如果将近视眼镜镜片放置在这个图像的性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凸透镜与蜡烛之间16 .小明以尺度测量书写宽度5次,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71cm、18.73cm、18.78cm、18.68cm、18.70cm,其中测量值明显错误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该书写宽度应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7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个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是因为.入射光,反射角度.18 .加热材料a在温度低于熔点的状态下,过一会儿,a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少。 在此过程中,a为_ (选择项“固体”“液状”“固液混合状态”) 根据公式,a的密度为_ (选项“增加”“减少”“不变”)19 .温度的国际单位制是_,小芳在探讨某个热学问题时,请通过测量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根据表的数据总结温度t和温度t的关系。 _ _ _ _ _ _ _ _。t/404852606872T/48525458626420 .图为小明用手机拍摄的武山湖的风景照片,手机摄像机相当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实或虚)像。21 .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透镜,反映影像的屏幕与透镜的距离如反映影像的屏幕与透镜的距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像。22 .如图所示,水面上的两船相距15km,实验者用一艘船敲响水中的钟声,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之发光的另一艘船的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10s,用水中的收音机听到水中的钟声。 钟声是由钟声的_产生的,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_m/s。 (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23 .如图甲所示,现代城市的许多十字路口都设置了监视摄像头,可以拍摄违规行驶或交通事故发生时的现场照片。 照相机镜头的工作原理与.(选择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 图乙和丙是汽车通过交叉路口时与自行车相撞前后拍的两张照片,图中汽车逐渐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接近、离开)相机24 .如图所示的观察某人眼睛所在物体的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目的是. 为了矫正视力,应该戴上镜片。25 .如图所示,将厚玻璃砖放在笔前,笔轴看起来“偏移”的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线从空气倾斜进入玻璃砖时,从折射光线的法线玻璃砖倾斜进入空气,使笔在折射角度为_ _ _ _ _ _ _ _ _的入射角度看起来“偏移”。三、实验问题26 .同学们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来探索“凸透镜的成像法则”(1)装置的配置图,下面的操作是_。 这样做的目的是.(2)调整器材后,凸透镜的位置不动,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移动屏幕,屏幕上出现清晰的图像。 当时的雕像性质是_。(3)根据(2)的实验,在蜡烛接近凸透镜的期间,屏幕需要向_ _ _ _ _ _ _ _ (接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接收清晰的图像。 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变化是.27 .为了“探索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组的同学选择了平面镜、纸板、激光等几种不同颜色的笔,根据教材设计了图形实验(1)为了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同时出现在纸板上,纸板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考虑为_ (选择性地“垂直”或者“不垂直”)。 实验时能够看到从纸板前面不同方向入射的光线,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_ _ _ _ _ _ _反射的缘故(2)小明将一束光射向纸板e平面镜,在纸板f上看反射光的轨迹,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三度,如表中所示,他根据表中的数据明确了结论与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致。 也许是小明在测定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_ _ _ _ _ _ _ _ _ _(3)经过三次实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经常在纸板上被观察到,小明认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小明的做法.(4)如果将一束光贴在纸板上向FO方向照射o点,则光向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表示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光路为_。28 .某班同学做了“探索凸透镜图像规律”实验(1)在实验过程中,第1组小明和第2组小丽应该把蜡烛、凸透镜放在器具保持架的图示位置上,他们应该把太阳镜放在凸透镜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选择了“左”还是“右”)上,以便找到太阳镜的像。 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屏幕上成为实像后,小明用不透明纸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就成为屏幕上_.(选择了能还是不能)的完整像。(2)通过移动光屏发现了烛火的像后,小明和小丽发现两组测定的像的距离大不相同。 仔细比较,发现两组凸透镜不完全相同。 凸透镜的成像状况不仅是物体的距离,凸透镜的_ _ _ _ _ _ _ _ _ _ _(3)小明把蜡烛放在灯架的左端的话,可以看出蜡烛火焰会在屏幕上变成缩小的像。 烛光火焰的焦距变小时,图像的大小为_ _ _ _ _ (变大还是变小),屏幕上的图像为_ _ _ _ (正立还是倒立)。(4)被摄体距离一旦变小,小明就不能再在屏幕上成像了,他用眼睛直接看到正立放大像。 这个像是在凸透镜的_ (左还是右)侧,是_ (虚还是实)的像。29 .一个同学使用三个相同材料且厚度不同的凸透镜来研究对平行光的作用。 研究过程示于图中(a )、(b )、(c ) . 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总结初步结论(1)分析图中的(a )或(b )或(c )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分析图中的(a )和(b )和(c )分别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0 .小安在做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则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器具支架的50cm刻度线上,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器具支架的20cm刻度线上,将荧光屏移动到65cm刻度线上,蜡烛在荧光屏上清晰可见如图所示。结合这个实验,请完成以下的问题(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征。 (选择选项之前的字符)a .照相机b .幻灯机c .放大镜(2)使镜头不能以50cm为单位移动,想要在屏幕上获得更大的鲜明图像时,要进行以下操作: (选择了选项的文字)a .把蜡烛向左,把光屏向左,b .把蜡烛向左,把光屏向右移动c .将蜡烛向右移动,将屏幕向左移动a .将蜡烛向右移动,屏幕向右移动(3)使透镜不能以50cm刻度的线移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灯具台的80cm刻度的线上,将遮光板放置在灯具台的透镜左侧,通过移动遮光板,可以在遮光板上映出烛焰清晰的图像。 但是,如果要像在屏幕的下方那样在屏幕的中心映像,就必须朝着.的方向移动蜡烛。31 .如图所示,兰先生是探索“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在设置实验器材时,她按以下顺序进行: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2)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观察体积_ (选择填充“变小”“不变”或“变大”)时,说明水开始沸腾。(3)水沸腾期间,温度一定,温度计的数值如图所示,发现水的沸点为_(4)在预习中知道沸腾过程会吸收热量,但是一旦取下酒精灯,就知道水在沸腾。 原因是.小明使用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茶色玻璃板和无色透明玻璃板,白纸,标尺,铅笔等器材,进行了探索“平面镜的图像特征”的实验。(1)小明选择玻璃板(“茶色”或“无色透明”),垂直放置在白纸上进行实验。(2)选择a、b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3)点燃蜡烛a到玻璃板的10cm,点燃蜡烛b到玻璃板的相反一侧_ _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