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1页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2页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3页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4页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a23 C135.5 P31 K39第卷(选择题 共5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C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白雪牌”漂粉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B液态氯化氢是100%的盐酸,其H+浓度极大C氯化钙是具有吸水性和潮解性,夏日里它的水溶液喷洒柏油路,可有效地保护路面D氯元素有毒,禁入口中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根据对沉积物质中稀土元素钕(Nd)的分析发现,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中的比例差异很明显,由此得出周围大陆的岩石中含量不同的结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B因各地的岩石中含量不同,所以Nd没有固定的相对原子质量C上述结论可以用于研究洋流从一个海盆流到另一个海盆时海水的混合状况DNd是镧系元素,镧系元素都互为同位素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数常数)( )A1molC12与其他物质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B标准状况下,1L已烷所含碳原子个数约为6NA/22.4C3.2g铜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17gNH3所含电子数为10NA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1O2、CO32、C1、K+BS2、OH、C1O、NaCFe2+、NH4+、SO42、S2DFe3、SCN、Na、C16运用元素周期定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极B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砹化银是有色难溶于水且感光性很强的 固体C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更稳定的气体7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H=+187.5kJmol1,E反应物E生成物BZn(s)+CuSO4(aq)=ZnSO4(aq)+Cu(s);H=216kJmol-1,E反应物E生成物CH1(g)=H2(g)+I2(s);H=+25.6kJmol1,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放出26.5kJ的能量DH+(aq)+OH(aq)=H2O(1);H=57.2kJmol1,含1molNaOH水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热57.2kJ8某一元弱酸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t时,将a gHA完全溶解于水,得VmL饱和 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密度为gcm3,其中n(A)为b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中c(H+)=B物质的量浓度c(HA)= molL1Ct时,HA的溶解度S=DHA的质量分数w(HA)=9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个结论的 是( )A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B在IBr、ICI等卤素互化物中碘元素表现正价C已经制得了I(NO3)3、I(C1O4)32H2O等离子化合物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2,4,610俄罗斯杜布纳核联合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在2020年2月的美国物理评论C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他们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5号和第113号元素。科学家在利用回旋加速器进行实验中,用具有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同位素反复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元素,结果4次成功制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前者的一种核素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衰变成113号元素是化学变化B中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74C113号元素最高正价应为+3D115号与113号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115:113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11下列关于agH2和bg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和He的体积比是a:2bB同温同压下,H2和He的体积比是1:2C体积相同时,He的质量一定大于H2的质量D同温同压下,若a=b,则H2与He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12200时11.6g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A5.8B11.6C23.2D46.413若以和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1和bmolL1乙醇溶液反应的质量分数,且知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乙醇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ab2aD2a=b14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氟气反应,得到一种三角锥形分子M和一种铵盐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F2=NF3+3NH4FBM是极性分了,其还原性比NH3弱 CM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4molNH3参加反应失去12mol电子15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b=nm2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元素非金属性Z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A只有正确B正确C正确D正确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B向Ca(C1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 Ca2+2C1O-+SO2+H2O CaSO3+2HC1OC向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 2Fe2+C12 2Fe3+2C1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2OH+H+SO42+NH4+ BaSO4+H2O+NH3H2O1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酸性条件下:C1、Na+、K+、MnO4B中性溶液中:Fe3+、Na+、SO42、HCO3C加入A1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C1、Fe2+、Na+、NO3DNaOH溶液中:NO3、K+、C1、CO321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5,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C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BB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都是气体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D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DB19将KC1和CrC13两种固体混合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1、Cr元素组成。将1.892g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Cr2O72可从过量的K1中氧化出2.677g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X的溶液,加入过量AgNO3,可得4.52g AgC1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AK3Cr2C17BK3Cr2C15CK3Cr2C19DK3Cr2C1420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50m1盐酸50m1盐酸50m1盐酸m(混合物)9.2g15.7g27.6gVCO2(标况)2.24L3.36L3.36L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21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12,溶液中I、I2、IO3、Fe2+、Fe3+等粒子的物质的量随n(C12):n(FeI2)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线5、细线3分别代表n(Fe3+)、n(Fe2+)随n(C12):n(FeI2)变化的情况B假设通入C12的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始终不变C当n(C12):n(FeI2)=6.5时,溶液中n(C1):n(IO3)=13D当n(C12):n(FeI2)=1.2时,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2Fe2+10I+6C12=5I2+2Fe3+12C122往含0.2mol NaOH和0.1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S.T.P)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第卷(非选择题 共44分)三、填空题2,4,623(8分) (1)常温下,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可生成氯气,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写出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将H2S跟浓HNO3溶液反应,当HNO3过量时,H2S的氧化产物是H2SO4,反应物HNO3的还原产物是NO,生成物中还有水,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反应中有2.4mol电子转移时,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这些NO全部被氧化为NO2,需O2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24(12分)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且乙、丙在常温下是气体。A、B、C、D、E、F、G均为常见化合物。A、B、E、F、G的焰色反应都为黄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 , C为 。 (2)F的电子式为: 。 (3)乙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B与G溶液反应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25(14分)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两两组成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关系如下表:甲乙丙丁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A:C=1:1B:A=1:2D:E=1:3B:E=1:4其中A、B两种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个;在周期表中,C是E是邻族元素,化学性质活泼;D和E位于同一周期,且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 (1)D和E同属哪一周期元素? ,推断依据是 。 (2)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推断E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用必要的文字说明) 。 (3)向甲的水溶液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甲。在实验室常用什么方法制得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丙是水溶液呈酸性,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会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难溶物,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 (6)向30mL 1mol/LKI溶液中依次注入下列试剂:1mL 5mol/L盐酸 0.5mol/L 30% 甲溶液 1 mL丁。 经充分振荡后,静置,可得一紫色溶液。这种紫色溶液是 。四、实验题26(10分)请按要求填空: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错误的是 (填序号)A用50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B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时,将灼烧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C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量筒D实验室中进行的下列实验需水浴加热:苯的硝化反应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乙酸乙酯的制备E配制1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造成所配浓度偏低:溶解后烧杯未多次洗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容量瓶中原有少许蒸馏水F实验室配制氯气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测定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式的装置,该装置中B是底面积为100cm2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密封盖上装有阀门),上面标有厘米单位的刻度,其它夹持装置已略去。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0.5g红磷平铺在电热板上,盖紧容器。打开阀门1、阀门2,从A的瓶口加入液体C,使B中液面至刻度15.0cm。向B中充入氯气,待氯气充满后关闭阀门1、阀门2,通电加热红磷。请回答下列问题: (i)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方法是 。(ii)实验步骤加入的液体C是 (填名称)。(iii)反应结束并充分冷却后,读取B中液面刻度读数时,应注意: ;若液面在刻度5.6cm处,此时实验条件近似看作标准状况,则生成物PC1x中x的值是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参考答案1D 2C 3C 4D 5A 6D 7B 8C 9C10C 11B 12C 13A 14D 15D 16D 17D 18A2,4,619C 20D 21D 22D23(1)2MnO4+16H+10C1=2Mn2+5C12+8H2O(2)3H2S+8HNO3=3H2SO4+8NO+4H2O 17.92 8.9624(1)O2 HC1O (2)Na+:C1:- (3)C12+H2O HC1+HC1O(此反应可逆、不可逆均可) (4)OH+HCO3=CO32+H2O (5)25(1)三、D、E的原子序数为30,且在同一周期,则D、E原子序数都大于或等于12MnO2 (2)D、E同为第三周期元素,且化合物丙中D和E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符合条件的为氯和铝,且原子序数E大于D,故E为氯第viiA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