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基准) 2019-2020年度8年生前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问题(II )卷名称: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班级: _ _ _ _ _ _ _ _ _ _一、单项选择题1 .生物的主要特征是分类的主要依据,表明其适应功能。 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的特征,以下的记述是错误的()a .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b .带角质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c .身体分开、胸、腹三部分是昆虫纲的基本特征d .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河蚌的共同特征大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美味的食品,如水母、虾、鲱鱼、鲍鱼等,都属于其中之一()a .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b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鱼类c .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和软体动物d .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哺乳动物3 .对下列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美丽隐孢子虫为线状动物,身体表面有角质层,口有肛门b .乌龟是两栖动物,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蜥蜴是爬行动物,生殖脱离对水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d .兔为哺乳动物,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前齿和臼齿4 .动物的形态结构适应其生活环境。 在以下的相关记述中,不属于因果关系的是a .家鸽的前脚变成翅膀,有利于空中飞行b .兔脑发达,能适应陆地复杂多样的环境c .兔子有发达的盲肠,有助于消化植物纤维d .乌龟鳃比较发达,适合水下呼吸关于无脊椎动物,以下记述中错误的是()a .腔肠动物中的水母营养丰富b .扁平动物中的蛔虫危害人体健康c .蚯蚓靠肌肉和鬃毛运动d .软体动物牡蛎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6 .蠕虫动物包括()a .扁平动物b .线性动物c .环节动物d .上述第3款7 .蝗虫之所以能适应相对干燥的陆地环境,是因为它的体表有防止水分过度蒸发的作用a .外骨架b .鳞片甲壳贝壳8 .鲸鱼不属于鱼类的主要原因是()a .鲸鱼在胚胎而不是卵生中繁殖后代b .鲸体表光滑,无鳞片c .鲸鱼没有鳍辅助游泳d .鲸鱼没有鳃盖和鳃丝9 .“金蝉脱壳”中的“壳”是指蝉()a .内骨臂b .外骨臂c .翅d .脚10 .以下有关动物特征的描述是正确的()a .生活在水中的短吻鳄用鳃呼吸b .水中生活的鲱鱼幼体用肺呼吸c .在空中飞行的蝙蝠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d .陆上生活的猕猴、胚胎和哺乳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下述记述是正确的()a .都是陆生脊椎动物b .蛋壳形成的蛋,必须经过变态发育c .都是变温动物d .蝮蛇属于两栖类,大鲵属于爬行类12 .不属于以下“大家的鱼”的是()a .青鱼b .草鱼c .鳗鲡d .鲫鱼13 .狼与虎的特征比较,下图的阴影部分是两个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以下所述的特征中,不属于影子区域的是a .同种动物b .属于消费者虎c .进行呼吸作用d .进行胎生哺乳14 .以下几种软体动物中贝壳已经退化成软体背面的皮下,称为蟾蜍()a .鸡心螺b .鲍鱼c .牡蛎d .乌贼15 .“结构与功能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以下描述不匹配()a .仙人掌叶进化成刺状,适应干燥的环境b .蝗虫体表有外骨架,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c .家鸽前足成翼直肠短,适应空中飞行d .兔有发达的犬齿,适合植物性食物的取食化16 .绦虫和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蜜蜂采花粉,青蛙能捕食害虫,分别属于()a .腔肠动物扁平动物环节动物爬虫类b .扁平动物线性动物节肢动物两栖类c .线性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两栖类d .扁平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类17 .关系紧密,不正确的是()a .昆虫的外骨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 .鱼鳃一适合在水中换气c .鸟的龙骨突起有胸肌d .哺乳动物的狗牙咬食物18 .以下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蚯蚓是软体动物蜗牛是甲壳动物c .蜈蚣是环节动物d蚂蚁是节肢动物从青蛙的生殖发育来看,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主要原因是()a .生殖和个体发育不出热水b .体温不稳定c .肺不发达d .环境污染20 .关于软体动物。 下一个说法错误的是()a .身体柔软,有涂层膜b .身体外面有贝壳c .河蚌田螺是软体动物d许多生活不出热水,但也有人住在陆地上21 .家鸽等鸟类的双重呼吸是指一次呼吸()a .在肺部进行两次气体交换b .在气囊内逐次换气c .用气囊进行两次气体交换d .吸气时用气囊,呼气时用肺进行气体交换22 .关于两栖类的说法不对的是()a .蝾螈、大鲵和蟾蜍是两栖类b .两栖动物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但离水不要太远c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d .能在陆地和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两栖类23 .水母、水母、珊瑚虫和锦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 大多数腔肠动物a .在草原上b .海洋中c .森林中d .土壤中24 .腔肠动物在进化中的地位是()a .低等单细胞生物b .低等多细胞生物c .可居住在陆地上d .比扁平动物更高等25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 .蚊子、老鼠对人有害,应该彻底杀死b .扁平动物没有肛门c .节肢动物因附属肢分节而得名d .昆虫的外骨架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26 .下列动物卵具有卵壳结构的是()a .青蛙、蟾蜍b .乌龟,蛇c .金鱼、青鱼d .鲤鱼,蚕蛾27 .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a .爬行动物b .哺乳动物c .昆虫d .两栖动物28 .以下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a.a乙组联赛c.d.29 .涡虫和蝌蚪两种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用嘴摄食和排出食物残渣,但分类省属无脊椎动物,其分类依据为()a .身体是背腹扁平还是辐射对称b .身体有无节分c .单细胞还是多细胞d .有无体外触手30 .以下动物属于脊椎动物是()蛔虫牛鳄鱼喜鹊蚯蚓青蛙河蚌鲤鱼蝗虫a.-B.C.D.31 .泥融飞燕,沙暖寝鸭诗燕鸭共同特征体表示霸羽前足为翼腰缘突起卵生,哺乳体内气囊体温恒定变态发育A.B.C.d.32 .关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身体表面有角质层b .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口无肛门c .线性动物身体为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d .扁平动物身体平坦,身体两侧对称33 .在以下动物特征描述中,不准确的是()a .鲫鱼的体表复盖着鳞片,用鳍游泳b .蜥蜴体表面有鳞片,体温恒定c .兔牙分化,盲肠特别发达d .河蚌体表面有涂层膜34 .下列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结合,正确的是:a .草履虫伸缩泡消化营养物质b .防止昆虫外骨架体内的水分蒸发c .鱼鳍为游泳提供动力d .鸟类气囊进行气体交换二、综合问题35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 请回答相关的问题。(1)请将这6种动物分为: _ _ _ _ _ _ _ (记号)和: _ _ _ _ _ _ (记号)。 你的分类依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请将这6种动物按简单的顺序排列。 _ _ _ _ _ _ _ _ _ _ _ (填写编号)。(3)动物的分类多与下面的分类相比较36 .图为鸟体内部分结构的分布图,请看图回答(1)鸟的呼吸器官是 _ _ _ _ _ _,但鸟的呼吸方式特别,因为它还很发达 _ _ _ _ _ _ _,可以辅助呼吸(2)在家鸽飞行中呼吸,可以进行_ _ _ _ _ _ _ _ _ _次换气(3)呼气时,气流的流动方向是_ _ _ _ _ _ _ (可以用图中的代码填写)37 .仔细看水槽里的活鱼,注意嘴和鳃盖的后缘交替运动(1)在鱼嘴前滴墨水的话,可以看出墨水沿着流出,水从流入鳃,从流出。(2)将鱼迅速放回清水中,轻轻提起鳃盖,鳃的颜色是.鳃的线是.(3)通过鳃流出的水流与从口流入的水流相比,减少_的含量变高。(4)如果鱼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 原因是什么.38 .潜蝇寄主植物仅限于柑橘类,甜橙、金柑最多。 图1为潜蝇发育过程,图2为桔瓣中白蛆(1)斑潜蝇分类属于_,从外形上看,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_对脚、2对翅膀(2)如上图所示,斑潜蝇的发育过程为_ _ _ _ _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