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取材规范_第1页
临床病理取材规范_第2页
临床病理取材规范_第3页
临床病理取材规范_第4页
临床病理取材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取材规范叶新青2014-3-10,标本来源及名称,标本处理,标本固定,固定方式,基本原则,取材切面,三根病变与正常组织本来解剖关系不破坏的最大面暴露病变情况要用刀切除,最大纵剖面(原则)有腔器官:从肿瘤的另一侧切开(胃、肠等) 有门器官:门切开(肺、肾等)肝)腺体器官:切开多个平行切面,寻找病变(乳腺、甲状腺)的最小切面(原则)甲状腺,最大程度观察腮腺:微小病灶和复膜的情况,肉眼观察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大到小冻结时肉眼检查,肉眼观察注意事项, 部位体积形状、大小范围、数量、分布、病变色质和结构复膜的二次病变淋巴结,部位形态类似的肿瘤为部位:软骨瘤(小骨)、肉瘤(大骨、中心骨)肿瘤的好发部位:骨髁端(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囊肿(部位,名称颈部囊肿)病理报告肺癌:中央型、外周型管内型、管壁浸润型、肺内浸润型块状型、 弥漫浸润型子宫肌瘤:浆膜下、肌间、粘膜下(子宫体、宫颈、宫底)、体积、长度、高度如圆形,测定直径甲状腺癌直径2.5cm,囊性滤泡5cm为恶性胃肠道瘤:胃10cm,肠5cm基本为恶性、形状、大小、皮肤表面外性息肉状、蘑菇伞状、乳头状、菜花状(恶性), 结节状深部组织结节圆形,椭圆形,分叶状,蟹足状,无完全复膜边界不明消化道:髓质型,蘑菇伞型,溃疡型,狭窄型(胃:溃疡型,局部(或者弥漫)浸润型,息肉(或者蘑菇伞)型大肠: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肝癌: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 宫颈:内生型外生型溃疡良性,恶性特征,范围,数量,分布,范围肝:局部结节性增生及弥漫性结节性肝硬变量:神经纤维瘤病、子宫肌瘤、甲状腺分布:溃疡:十二指肠、胃溃疡、复合性、多发性溃疡、病变色、1、灰白色癌瘤、瘢痕2、灰红色、深红血管瘤、肺、出血3、蓝色软骨瘤4、淡红色肉瘤、甲状腺、5、 灰黄色坏死,脂肪6,黄色:肾上腺粘液灰白色凝胶样色考虑源,质感和结构实质与间质(软、中、硬)肿瘤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比例实质多,间质少:软实质少,间质多:硬肿瘤性脂肪,软骨,纤维有无连续发生变化,浮肿,钙化,骨化。甲状腺结构的织状、螺旋状平滑肌瘤、纤维瘤均匀的鱼肉状肉瘤实质性、囊性、有无出血等连续变化,为肿瘤应观察包膜,包膜完整一般良性甲状腺侵犯包膜均为恶性,采访部位及全面采访,纤维瘤增生,血管瘤良性、 无包膜纤维肉瘤,肝癌早期-恶性,有包膜,连续变化,囊腔钙化黏液变性出血淋巴结,正常-灰红色,质软骨癌转移-灰白色,质硬或脆,肉眼观察描述注意事项,标本名称:体积大小病变:部位(具体部位与边缘的距离),形状,范围大小,数量,分布色, 质与结构、包膜、继发病变淋巴结、取材内容、肿瘤取材上、下、左、右边缘、边缘肿瘤中央浸润、病变边界、包膜正常切面取材应以不同状态取材子宫肌瘤,取材鱼肉样取材(肉瘤变)甲状腺,取材灰色(癌变)取材一些肿瘤,全部包埋(对照片数) 厘米级组织多1厘米,多1枚,如取3厘米增加3枚,3厘米以上适当枚数,其他事项要避免操作要求错误的编号,避免压迫,避免组织块体大小不均匀遗落的关键病变,避免包埋面交叉污染,正面取材刀、镊子、砧板清洗组织块的要求大小: 21.5cm厚度:约0.3cm平面:正方形或长方形,常见标本的描述和取材,消化系统,食道,描述形式:切除食道全长厘米,可见食道贲门边界处,附有贲门黏膜长厘米。 上缘起厘米,下缘起厘米处可见肿瘤(早期:伏卧型、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中晚期:髓质型、蘑菇伞型、溃疡型、狭窄型及腔内型)。 ):大小厘米,切面性状浸润深度达不到贲门。 肿物旁边或肿物周围的食管粘膜/肌壁内检查所见(糜烂/粗糙/颗粒状/凹陷/斑块/必要阴性所见)。 在食管旁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片,直径达厘米。 贲门旁淋巴结为枚,直径至厘米。 (临床单送淋巴结)。 观察食管、浆膜面,描绘有无特殊性,描绘管壁周围的软组织,分离确定肿瘤的位置,沿肿瘤的另一侧开管壁,在肿瘤的底层涂抹两端各取材一张(肿瘤远离病变,可横切2CM以上,应在距病变1CM以内纵切)。 取阳性病变各特征处,取肿瘤34枚(包括肿瘤浸润最深部分和肿瘤正常边界部分),周围黏膜和食管贲门边界部分1枚以上(取病变多部分)食管周围软组织寻找淋巴结。食道肉眼、正常食道、食道溃疡、食道癌、溃疡型、狭窄型、食道癌、伞型、浸润溃疡型、胃、说明:(全胃、胃的大部分或残胃)切除标本、大曲长厘米、小曲长厘米、宽厘米、带幽门环/十二指肠/食道下段、长厘米; (贲门/胃底/胃体/胃窦; 小曲/大曲侧)距上缘厘米,距下缘厘米,外观肿物(包括外观描绘):大小-厘米,切断面性状; 侵袭深度达不到幽门轮/食管下段。 肿物旁边或肿物周围的食管粘膜/肌壁内检查所见(糜烂/粗糙/颗粒状/凹陷/斑块/必要阴性所见)。 大视网膜,面积-厘米,有无肿瘤和淋巴结。 贲门旁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片,直径达厘米的大曲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片,直径达厘米的小弯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片,直径达厘米的幽门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 体、底、贲门、幽门、窦、切角迹、大分型;(1)早期胃癌:无论淋巴结转移的有无,只要癌组织局限于胃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胃癌,就称为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可分为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隆起型:癌肿胃黏膜5毫米以上,呈息肉样隆起。 浅表型:又称平坦型或胃炎型,癌瘤无明显凹陷或隆起。 凹陷型: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层,溃疡深达粘膜下层以下者称为凹陷型胃癌。 包括溃疡癌变和其他早期胃癌发展的胃癌。 (2)进展胃癌:肿瘤组织浸润到肌层或浆膜层时称为进展胃癌。 一般而言,肿瘤组织浸润肌层称为中期胃癌,越过肌层称为晚期胃癌。 根据Borrman分类,进展期胃癌可分为隆起型(息肉型)、局限性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4种。 隆起型:肿瘤受限,主要为腔内结节状、息肉状、浅表糜烂充血、溃疡或有污垢的苔霸盖。 局限性溃疡型: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均匀,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 肿瘤局限,呈圆板状,中央坏死,浸润深层,多伴出血、穿孔。 浸润溃疡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在周围及深部形成明显浸润肿块。 由于生长过快,癌瘤中央坏死形成溃疡。 这种胃癌常常很快侵入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弥漫浸润型:癌组织向胃黏膜下扩展,可侵犯各层,病变范围为光。 减小胃腔,胃壁厚增厚僵硬形成皮革胃。 早期胃癌、胃采访、胃采访、两断端采访沿病变中心垂直于浆膜面切开,通常沿病变最深处取1条,两侧尽量有2条正常组织,根据情况进一步取淋巴结各采访:大弯侧、小弯测量。 如果有大的视网膜,没有经常检查有无转移病灶的普通交易。 胃癌淋巴结组:(日本胃癌学会JGCA ),N1-贲门右淋巴结。 位于胃左动脉上支贲门右侧的淋巴结。 与3组小弯淋巴结的边界是胃左动脉上支进入胃壁的第1支(贲门支),贲门侧为1组,幽门侧为3组。 n2贲门左淋巴结。 沿左膈下动脉分支的贲门食管支行走,位于贲门左侧和后侧的淋巴结。 NO.3-胃小弯淋巴结。 位于胃小弯,沿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行走的淋巴结。 与5组淋巴结的边界是胃右动脉向胃小弯分为第1条。 贲门侧为3组,幽门侧为5组。 NO.4-胃大弯淋巴结。 沿胃网膜左、右动脉行走的大弯淋巴结分为以下3组。 NO.4sa-胃短血管淋巴结。 NO.4sb-胃视网膜左血管淋巴结。 NO.4d-胃视网膜右血管淋巴结。 NO.5-幽门上淋巴结。 胃右动脉根部的淋巴结。 NO.6-幽门下淋巴结。 在幽门下大视网膜内,沿着a .狭义的幽门下淋巴结常被分为b .幽门后淋巴结c .胃视网膜右静脉注入肠系膜上静脉的淋巴结。 胃溃疡、溃疡周围粘膜、溃疡底部、胃息肉、脐凹陷、腺瘤性息肉、胃癌、溃疡型、皮革胃(浸润型)、胃癌、隆起型、粘液癌、胃肠间质瘤、息肉样肿物、表面粘膜平滑、GIST并发溃疡、胃淋巴瘤、溃疡型、息肉溃疡、肠、说明(小肠/结肠/直肠)切除肠一段、全长厘米, 从周径厘米到厘米相反侧边缘的cm表现型(包括外观描写)肿物(单发/多发/家族性息肉病需要记述平方cm息肉数):大小-,切面性状; 到浸润深度。 肿物旁或肿物周围肠道黏膜/肌壁内检查表现(息肉/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必要阴性表现,息肉状病变)描述形状、茎的形状、大小及周围黏膜状况。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 肠壁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片,直径达厘米的肠系膜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片,直径达厘米。 采访:两断端采访各阳性病变情况采访:病变最深处及与周围结构状况有关的息肉样病变注意采集蒂部与肠壁粘膜的关系溃疡及克罗恩病,多采访各种病变从肠周脂肪中寻找淋巴结。大肠癌大体类型一、隆起型:肿瘤主体突出肠腔者均为本型。 肿瘤呈结节状、息肉状、菜花状隆起,边界清晰,具茎广基。 截面肿瘤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浸润浅表,有界限。 肿瘤表面坏死,脱落可形成溃疡。 二、溃疡型:是最常见的大体类型。 该肿瘤中央形成深溃疡,溃疡底部到达或超过肌肉层。 根据溃疡的外形和生长情况,可分为两种亚型: 1、局部溃疡型:溃疡呈火山口状外观,中央坏死,形成不规则溃疡,溃疡边缘呈堤坝状在肠黏膜表面明显隆起的肿瘤组织。 2、浸润溃疡型:该溃疡外观为胃溃疡状。 肿瘤主要浸润性生长于肠壁,增厚肠壁,肿瘤中央坏死形成凹陷型溃疡,溃疡周围为肠黏膜肿瘤组织,略呈斜面状隆起。 切面、肿瘤组织边界不清,溃疡深,局部肌层完全消失。 三、胶样型:肿瘤组织形成大量黏液时,肿瘤截面呈半透明胶状,称为胶样型,见于黏液腺癌。 胶质型外形不同,呈隆起巨大块状,以溃疡或浸润为主。 四、浸润型:该肿瘤以肠壁各层显示浸润生长为特征。 病灶部肠壁增厚,表面黏膜皱纹增粗、不规则或消失平整。 早期溃疡不多,后期出现浅表溃疡。 肠系膜描述:大小(体积),有无肿瘤:大小,表面及切面状况无肿瘤:垂直于血管每隔0.5cm切开一次,观察切面血管状况(血栓有无等)。 采访:取有肿瘤处采访无肿瘤病变或病变的血管,取回肠切除标本、结肠长cm、周径cm至cm、回肠长cm、周径cm至cm、结肠切缘cm至cm、回盲瓣cm、外观(包括外观描绘)肿物、大小-、截面性状浸润深度。 肿物没有到达回盲瓣和阑尾的根部。 可见于肿物旁及肿物周围的肠道粘膜/肌壁内(息肉/腺瘤/溃疡性大肠炎/必要阴性所见)。 带阑尾长厘米,直径厘米,切面性状。 在回肠周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直径达厘米,结肠周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直径达厘米,肠系膜发现淋巴结(数/多/十馀/数十馀),直径达厘米。结肠采访、结肠肉眼、伪膜性肠炎、结肠腺瘤、结肠肉眼、多发性腺瘤、腺瘤癌化、结肠癌、息肉型、肉状外观、结肠癌、浸润溃疡型、剖面观、结肠肉眼、肠穿孔、结肠肉眼、克隆病、溃疡性大肠炎、先天性巨结肠、小肠肉眼、肠粘连、肠扭转、小肠肉眼、憩室并发肠套叠、小肠憩室、小肠、小肠平滑肌肉瘤、小肠类癌、小肠肉眼、小肠转移癌、小肠淋巴瘤表面状况:渗出、粘连、穿孔的有无切开阑尾,描述管壁的状况(坏疽的有无、穿孔等)管腔扩张的有无、狭窄或闭塞的有无、腔内容物等。 采访:通常三张(如有特殊情况,视情况取)断端一张,中间一张(横截面),盲端一张(纵截面) *注:断端沿管腔切开,表示区别! 阑尾、阑尾、急性阑尾炎、黏液性束腺瘤、阑尾、阑尾类癌、阑尾憩室、胆囊、记述(胆囊)胆囊大小cm,浆膜未见粘连或渗出。 切开胆囊,见腔内胆汁(墨绿),结石/未见,在(底/体/颈/管)见肿物,大小-,切面性状,浸润深度,从胆囊颈切开cm。 周围粘膜(细绒毛样,息肉的有无和必要的阴性所见)。 胆囊,取材注意,胆囊切除1 .定位,区分胆囊的肝面和浆膜面,描述其大小和表面特征。 试着找一下胆囊管淋巴结。 2 .如有肿瘤,用墨水标示胆囊肝面和断端。3 .通过浆膜面沿长轴打开胆囊,打开时从胆囊底切开胆囊管。 4 .描述胆囊黏膜面的状况、息肉和大小、部位、颜色等特点,以及胆囊壁的厚度。 4 .记录胆囊结石的数量、大小、形状,判断结石的部位是胆囊内还是胆囊管。 从胆囊底部、颈部和胆囊管取出代表性部位和胆囊管淋巴结。 胆囊肉眼,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脏,描述:肝叶或部分肝切除标本部分,重量KG,大小XXX,部分肝包膜,表面光滑,灰黄色,肝切除端CM,可见结节状肿瘤,大小XXX,切面灰色,质硬,边界尚清,似有包膜。 描述肿瘤和包膜情况,与包膜的CM和肿瘤紧密接触,周围肝组织灰色,细腻,未见异常和结节性肝硬化变化。 量一下肝重量,测量大小。 找到肝脏边缘,用墨水标记,观察肝脏表面的复膜是否光滑,有无缺损。 沿大面以0.5cm书页状切开肝组织。 测量边缘和肿瘤之间的最近距离。 肝转移性肿瘤,要求取肿瘤和肝切除缘最近处的肝原发肿瘤,不仅取最近处,还取一些与肿瘤相关的缘分,明确缘分是否干净。 非肿瘤领域也必须采访肝肉眼所见的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面门静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肉眼、局灶结节状增生、肝腺瘤、肝肉眼、胆管癌、肝癌并发卫星结节、肝肉眼、肝母细胞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肉眼、肝转移癌、肝转移性平滑肌肉瘤、全肝切除、正肝的位置,并排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找到肝门部进行配置。 从肝床上分离胆囊。 肝门部两侧沿长轴呈页状切开。 注意肝动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