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2018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PDF) (3)_第1页
福建省闽侯县2018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PDF) (3)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1第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考试试题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考试试题 第第卷(共卷(共 6060 分)分) 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个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5 分分,共共 6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1 |( )1 2 x Ax, 2 |280Bx xx,则AB () A | 20xx B |24xxC |04xxD |2x x 2.若复数 1 z, 2 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y轴对称, 且 1 2zi, 则复数 1 2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对于直线,m n和平面, ,下列条件中能得出的是() A,/ / ,/ /mn mnB,mnm n C/ / ,mn nmD/ / ,mn mn 4.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1x ,则输出t的值为() A6B 8C.10D12 5.已知 n a为等差数列, 48 336aa,则 n a的前 9 项和 9 S () A9B 17C.36D81 6.已知函数 2 ( )2f xxx ,则函数()yfx的图象为() 7.已知变量x与y负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3,3.5xy,则由该观测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 方程可能是() 页2第 A 0.42.3yxB22.4yxC. 29.5yx D0.44.4yx 8.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虚)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64B 64 3 C.16D16 3 9.D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 ,)ADABACR , 则01,01是点D在ABC 内部(不含边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10.命题 0 :0, 4 px , 00 sin2cos2xxa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a B2a C.1a D2a 11. 数列 n a满足 11 1,(1)(1) nn ananan n ,且 2 cos 3 nn n ba ,记 n S为数列 n b的前n 项和,则 24 S() A.294B.174C.470D.304 12.已知函数 lnf xaxe x与 2 ln x g x xe x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公共点,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ae B.1a C.aeD.3a 或1a 第第卷(共卷(共 9090 分)分) 二、填空题(每题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将 3 本不同的数学书和 2 本不同的语文书在书架上排成一行, 若 2 本语文书相邻排放, 则不同的排放方 案共有种 (用数字作答) 14.设 12 ,F F分别是双曲线C: 22 22 1(0,0) xy ab ab 的左、右焦点,点( , )M a b,若 12 30MFF ,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页3第 15.已知函数 2 32 (22) ,0 ( ) (33),0 xax x f x xaxax x ,若曲线( )yf x在点( ,( ) iii P xf x(1,2,3i ,其中 123 ,x xx互不相等)处的切线互相平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16.若数列 n a满足: 12 0,3aa,且 1 (1)(1)1 nn nanan * (,2)nNn,数列 n b满足 1 1 8 11 () 11 n nnn baa ,则数列 n b的最大项为第项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小题,共小题,共 70 分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 ,a b 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 ,A B C的对边, 3 cossin 3 baCaC (1)求A; (2)若2,4abc,求ABC的面积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甲、乙两名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根据以往比赛的胜负情况知道,每一局甲胜的概率为 2 3 , 乙胜的概率为 1 3 ,如果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先胜三局者获胜,比赛结束) (1)求甲获得比赛胜利的概率; (2)设比赛结束时的局数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111 ABCABC中,ABBC, 1 2AA ,2 2AC ,M是 1 CC的中点,P是AM 的中点,点Q在线段 1 BC上,且 1 1 3 BQQC (1)证明:/ /PQ平面ABC; (2)若直线 1 BA与平面ABM成角的正弦值为 2 15 15 ,求BAC的大小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页4第 已知椭圆C: 22 22 1(0) xy ab ab 的离心率为 2 2 e ,且椭圆上一点M与椭圆左右两个焦点构成的 三角形周长为42 2 (1)求椭圆C的方程; (2)如图,设点D为椭圆上任意一点,直线ym和椭圆C交于,A B两点,且直线,DA DB与y轴分别 交于,P Q两点,试探究 12 PFF和 12 QFF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ln()f xxkx kR (1)当1k 时,求函数( )f x的极值点; (2)当0k 时,若( )0( ,) b f xaa bR x 恒成立,试求 1 1 a eb 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 1 1 a eb 取最大值时,设 1 ( )() a F bm mR b ,并设函数( )F x有两个 零点 12 ,x x,求证: 2 12 x xe 请考生在请考生在 2222、2323、2424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 22. (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 已知点C在圆O直径BE的延长线上,CA切圆O于A点,CD分别交,AE AB于点,F D,45ADF (1)求证:CD为ACB的平分线; (2)若ABAC,求 AC BC 的值 页5第 23.(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 4sin,从极点作圆C的弦,记各条弦中点的轨迹为曲线 1 C (1)求 1 C的极坐标方程; (2)已知曲线l的参数方程为 cos sin xt yt (0,t为参数,且0t ) ,l与C交于点A,l与 1 C交 于点B,且|3AB ,求a的值 24. (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 ,a b c均为正实数,且 222 111 1 abc (1)证明: 111 3 abc ; (2)求证: 222 444 1 abc bca 页6第 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C4.B5.D6.D7.C8.D9.B10.D11.D12.B 二填空题 13.4814.215.(-1,2)16.6 三解答题 17.解:()cossinbaCaC 3 3 CACABsinsin 3 3 cossinsin.2 分 CACACACAsinsin 3 3 cossinsincoscossin.4 分 即CACAsinsin 3 3 sincos 又0sinCAAsin 3 3 cos 即3tanA 3 A.6 分 ()Abccbacos2 222 bccbbccb3)(2 2222 .8 分 bccb2 416)( 2 cbcb,即 又由题意知4cb, 4cb.(当2cb时等式成立.).10 分 3 3 sin22 2 1 ABC S.12 分 18.解: ()设比赛局数分别为 3,4,5 时,甲获胜分别为事件 123 ,A AA, 则由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乘法公式可得: 3 1 28 ()( ) 327 P A , 23 23 218 ()( ) 3327 P AC, 23 34 2116 ()( ) 3381 P AC 2 ( ),.3 分 所以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可得, 甲获胜的概率为 123 881664 = ()+ ()+ ()=+= 27278181 P P AP AP A.6 分 ()由题意可知,X的取值为 3,4,5, 则 33 2191 (3)( ) +( )= 33273 P X , 2323 33 211210 (4)( )+( ) 333327 P XCC, 222 4 218 (5)( )( ) 3327 P XC.9 分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345 P1 3 10 27 8 27 页7第 X的数学期望 1108107 =3+4+5= 3272727 E X( ).12 分 19.证明:()取中点MC,记为点D,连结QDPD, 中点为中点,为MCDMAP PD/AC 又 1 3 1 DCCD , 1 1 3 BQQC , QD/BC 又DQDPD PQD平面/平面ABC.4 分 又PQDPQ平面 PQ/平面ABC.6 分 () 1 ,BBBABC两两互相垂直,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 设,BCa BAb则各点的坐标分别为: 1 ( ,0,0), (0, ,0),(0, ,2),( ,0,1)C aAbAbM a, 1 (0, ,2),(0, ,0),( ,0,1)BAbBAbBMa .8 分 设平面ABM的法向量为( , , )nx y z ,则 0 0 n BA n BM , 0 0 by axz , 取1x ,则可得平面ABM的一组法向量(1,0,)na , 1 22 22 15 cos, 15 41 a n BA ba ,.10 分 又因为 22 8ab, 422 4120,2aaa或6(舍). 页8第 即 6 , 2 1 22 2 sin,2 BACBACa.12 分 20.解: 2 2 a c e,ca2 22422222 2121 cccaFFMFMF 22ac,.3 分 椭圆方程为1 24 22 yx .4 分 ()90 2121 FQFFPF,.5 分 证明如下: 设),(),( 1100 yxDyxB,则),( 00 yxA , 直线BD方程为)( 1 10 10 1 xx xx yy yy , 令0x,则 10 1010 xx xyyx y )0( 10 1010 xx xyyx Q , 同理)0( 10 1010 xx xyyx P ,.7 分 21F PF和 21F QF均为锐角, )( tan 10 101010 1010 21 xxc xyyx c xx xyyx FPF )( tan 10 1010 21 xxc xyyx FQF )()()( tantan 2 1 2 0 2 2 1 2 0 2 1 2 0 10 1010 10 1010 2121 xxc xyyx xxc xyyx xxc xyyx FQFFPF 1 )(2 2 1 ) 2 2() 2 2( 2 1 2 1 2 0 2 1 2 0 2 1 2 0 2 0 2 1 2 1 2 0 xx xx xx x x x x .10 分 21F PF与 21F QF互余, 90 2121 FQFFPF.12 分 页9第 21.解:()1k 时, 1 ( )ln( )101f xxxfxx x ,( )f x在(0,1)单调递增, 在(1,) 单调递减,故函数( )f x有唯一的极大值点1x ,无极小值点.2 分 ()0k 时,( )ln bb f xaxa xx ,设( )ln,(0) b g xxa x x , 则 22 1 ( ) bxb g x xxx . 当0b 时,则( )0g x,所以( )g x在(0,)单调递增,又0 x 且0 x 时,( )g x 与题意矛盾, 舍. 当0b 时,则( )0g xxb,所以( )g x在( ,)b 单调递增,(0, )b单调递减, 所以 min ( )( )ln1g xg bba ,.5 分 所以 11 ln101ln11 aa baabebeb , 故 1 1 a eb 的最大值为 1.7 分 ()由()知,当 1 1 a eb 取最大值 1 时, 1 ln 1ln( ),(0) a b ebabF bm b b , 记 ln ( ),(0) x F xm x x .9 分 方法一:( )0ln0F xxmx,设( )lnh xxmx,则 1 ( )h xm x , 若0m,则( )0h x恒成立,所以函数( )h x在(0,)单调递增,与题意不符,舍. 若0m ,则 1 ( )0h xx m ,( )h x在 1 (0,) m 单调递增,在 1 (,) m 单调递减,所以若函数( )F x有 两个零点,则只需 1 ()0h m ,解得 1 0m e . 不妨设 12 xx,则 12 1 0 xx m , 设 111 ( )()(),(0)G xhxhxx mmm ,则 11 ( )()(),G xhxhx mm 化简可得 32 22 2 ( )0 1 m x G x m x ,所以函数( )G x在 1 (0,) m 单调递增, 11 ( )(0)()()0G xGhh mm 1 0 x m 时, 11 ()()hxhx mm , 112 2 ()()()hxh xh x m ,又因为 12 21 ,(,+x x mm ),且 函数( )h x在 1 (,) m 单调递减, 12 2 xx m , 1212 2 2xxmxmx m ,即 12 lnln2xx, 所以 2 12 x xe成立.12 分 页10第 方法二:不妨设 12 xx,由题意 11 22 ln ln xmx xmx , 则 2 21 121221 121 ln ln(),ln() x xx x xm xxm xxm xxx , 欲证 2 12 xxe,只需证明: 12 ln()2xx,只需证明: 12 ()2m xx,即证: 122 211 () ln2 xxx xxx , 即证 2 12 2 1 1 1 ln2 1 x xx x x x ,设 2 1 1 x t x ,则只需证明: 1 ln2 1 t t t , 也就是证明: 1 ln20 1 t t t .10 分 记 1 ( )ln2,(1) 1 t u t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