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布特勒的信基础积累1辨字组词誉()耗()泰()裁()誊()耕()秦()载()2.写出反义词。文明()干净()朴素()赞誉()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4雨果,_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等。希腊有_,埃及有_,罗马有_,巴黎有_,而东方有_。书信的开头要有_,结尾要有_,结尾最好有敬祝语。5请摘录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细细体味所含的思想感情。对后文写对圆明园的破坏起什么作用?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摘自人生宝鉴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摘自读者蒋子龙时间阅读理解(一)(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7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8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9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10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11体会文中画“”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谈点看法。(二)那条河流我怀念那条河。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是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是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12.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认为理所当然明白的过程。13.第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排比手法,有何作用?14.第(14)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15.联系全文,说说“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16.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写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人类要懂得珍惜的主旨。b.描写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细节,意在表现自然界充满竞争,一切事物都面临危机。c.作者认为那条河流是个“奇迹”,是因为那条河流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d.本文描写河流的变化,从开始的“温柔碧波到后来“干涸的遗体”,省略了变化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拓展延伸17在文中找出运用反语的词句,并说明其作用。18针对你周围的某些不良风气说几句反语。19十九世纪,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华夏文明、炎黄子孙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百年浩劫。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那一次次无耻的侵略和那骇人听闻的瓜分、掠夺。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个世纪中国遭受的外来侵略还有哪些?(12例即可)参考答案1略2野蛮肮脏华丽贬低3b改为“眼花缭乱”。4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圆明园称呼写信人姓名、日期5摘录略。作者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恍若月宫,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说它属于全人类,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作者饱含深情,极力赞美圆明园,为后文写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做铺垫,更利于表现作者的愤慨之情;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之情。6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普通人要想度过不普通的一生,提高时间的含金量,就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一生中各种生活内容:除了维持基本需求的时间,该在哪儿节省,该在哪儿下功夫,要了然于胸。7是想表明,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品,它的被劫掠,更暴露侵略者贪婪无耻。8被劫掠、焚毁的圆明园的残存遗迹长春园一带。9甲文带有热情赞美,极力渲染,语言富于想像,辞语华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乙文带有凝重深沉之感,语言形象,尊重现实感受。10这遗留下来的当年的遗迹上,镌刻着侵略者肆意妄为的痕迹,记载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因作者为这尘封着的凝固的历史的废墟,长期没有变化而失望,总企望能看到废墟之上建立起富强的新国家。11对这些残存的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只有深刻意识到中国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2愕然珍惜怀念(反思)(顺序不可颠倒)13.充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美丽风光;突出了我当初享受美景而不懂珍惜的心理;表现了对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14.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我们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被破坏);我们心中的爱枯竭了;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不再纯洁)。15.指家乡的那条河;指心灵的河流;记忆中美好景象和童心童趣象征;那条河流”哺育和滋润了我;我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全文的感情线索。16.b(是为了表现童年生活的乐趣)17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这三个短语是褒义的,有在这里形容法、英洗劫圆明园的强盗行径,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鞭挞了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愤怒的感情。18略19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一、选择题。1、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是()。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b、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c、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d、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死难者的钟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签订疼悼一语不发b谦逊覆灭欢渡春节c、舆论制载出其不意d、赃物载重攻其不备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4、下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a、四季的旋律各有不同而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c、像这样的干部人民信得过。d、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5、选出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b、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c、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英语教师。d、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b、厂长只知道为党工作,他光明磊落,不搞阴谋,是不会有事的。c、下岗的她,不等不靠,约了几个意气用事的下岗女工,组成家庭服务小组。d、看着他走路的样儿,大家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两个笑得前仰后合。二、填空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chu()缎li()璃晨x()箱qi()恍惚()瞥见()赃物()缀满()2、本文作者雨果是19世纪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闻名世界的两部代表作品是和。3、清朝皇帝统治期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纵火焚毁。4、曹植说过这样一段话:“天称其高,以无不覆;地称其广,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雨果也有一段与此类似的关于宽容的名言,请写出。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作者在谴责侵略者无耻罪行时的语言特色?2、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二、解析题。1、为下则短文拟写一个不超过7字的标题,以概括该文内容。“澳”字的本意,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在古代,又指对外通商的地方“澳门”这一称呼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个被用做“澳”的港口有两座山对峙,好像一座门,所以就叫做“澳门”了。也有人认为,珠江口外许多水道的出口都叫“门”,如虎门、横门、磨刀门等,澳门的得名不过是习惯罢了。答:2、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把下面文段中加线的主动句改为被动句,被动句改为主动句。连长带领战士冲上制高点,敌人的阵地被炸毁了,敌营长被打死了,俘虏了20个敌兵,占领了高地。改写句式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4、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电视机里传来了雄壮的国歌,屏幕上显现出那样鲜红的五星红旗。啊,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终于站起来了。它不再是那任人践踏的小草,而是一株苍翠挺拔的大树,它不再是,而是。它不再是,而是。5、注意下面语句中的关系,从增强感染力的目的出发,可增加词语,把它变成于整齐中略有变化的排比句式。我们喜欢自然风光,喜欢摄影、绘画;喜欢生活中的故事,喜欢小说、戏剧;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喜欢音乐艺术答:五、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1、对“洗劫”、“行窃”、“劫掠”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洗劫:像用水洗净一样,把一个地方或一户人家的财物抢光。b、行窃:一边走一边偷。c、劫掠:大规模抢劫。d、这三个词语都是指非法占有。2、“洗劫”是和文中的“”一词相呼应的,充分揭露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3、文中运用多个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请找出两个反语。4、“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就是指,紧接着下文中有个指代词也是指它。5、“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a、凯旋而归的丑态b、狼狈为奸的丑态c、得意忘形的丑态d、尴尬的丑态6、本段文字的中心是()。a、揭露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罪行。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做野蛮人认识。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7、“两个强盗”,一个是,另一个是。参考答案:一、1、b;2、d;3、d;4、c;5、d;6、c。二、1绸琉曦箧hungpizngzhu2、法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3、咸丰。4、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三、1、作者在谴责侵略者罪行时,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予以愤怒的鞭挞;而在语言上,作者又是强压心头怒火,运用反语,如“更彻底,更漂亮”,称侵略者为“胜利者”,说他们的罪行是“丰功伟绩”。透过这些字眼,我们可以看见,作者对侵略者犯下的对人类文明空前的破坏和践踏予以无情的揭露,对他们自以为得手的罪行予以彻底的抨击。句式上多为陈述句,多用短句,更有力地表达内心的激愤之情。2、(1)文明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何来“文明”?野蛮人饱受文明人的欺压与凌辱。两相对照,自诩为文明人的英法联军何来“文明”?类似反语的用法,是雨果对侵略者的愤怒谴责。(2)这正是雨果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不是人民,而是治人者政府。鲜明的立场,表现了雨果是人民的雨果。(3)好一个“我证实”,其凛然之气、无畏的精神,让人折服。四、1、澳门名称的由来。2、炸毁了敌人的阵地打死了敌营长20个敌兵被俘虏了高地被占领了。3、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座石雕像,让你明白雄健。4、那经不起风吹雨打的雏燕,而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那懦弱的猫鼠,而是一只觉醒而怒吼的雄狮!5、我们喜欢自然风光,更喜欢富有魅力的摄影、绘画;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欢冲突集中,情节曲折的小说、戏剧;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欢富有魅力的音乐作品。五、1、b。2、荡然无存。3、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4、圆明园;那儿。5、c。6、c。7、英吉利;法兰西。给布特勒的信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珐琅()朱()晨()瞥()见箱箧()惊()2.写出反义词。文明()干净()朴素()赞誉()3.解释下列词语。独一无二:眼花缭乱:不可名状: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是什么态度?表达他怎样的感情?二、阅读比较阅读(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5.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6.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7.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8.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9.体会文中画“”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谈点看法。三、写作10.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3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1.鹭曦骇2.野蛮肮脏华丽贬低3.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伟大的功绩。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给予强烈的谴责和辛辣讽刺。对被侵略、被掠夺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二)5.是想表明,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品,它的被劫掠,更暴露侵略者贪婪无耻。6.被劫掠、焚毁的圆明园的残存遗迹长春园一带。7.甲文带有热情赞美,极力渲染,语言富于想像,辞语华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乙文带有凝重深沉之感,语言形象,尊重现实感受。8.这遗留下来的当年的遗迹上,镌刻着侵略者肆意妄为的痕迹,记载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因作者为这尘封着的凝固的历史的废墟,长期没有变化而失望,总企望能看到废墟之上建立起富强的新国家。9.对这些残存的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只有深刻意识到中国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10.(略)给布特勒的信一、基础知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琉璃()珐琅()缀满()箱箧()纳粹()惊骇()晨曦()2本文作者是,他是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这一,代表作品有小说、等。本文选自。3填空组成与后面成语近义的成语。a、坚不牢不可破b、与增日积月累c、然存一干二净d、不动巍然屹立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字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眼花缭乱a、老眼昏花b、花言巧语c、走马观花d、花枝招展()荡然无存a、碧波荡漾b、动荡不安c、倾家荡产d、飘飘荡荡()丰功伟绩a、丰富多彩b、丰衣足食c、丰硕成果d、丰碑永存()富丽堂皇a、对簿公堂b、相貌堂堂c、冠冕堂皇d、厅堂宽敞()独一无二a、独出心裁b、独立自主c、独树一帜d、唯我独尊()不可名状a、闻名遐迩b、名副其实c、莫名其妙d、名列前茅5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6课文中很多句子含有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含义,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二、阅读训练(一)概说圆明园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又赐与皇四子允祯(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前后经历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束,也不得擅自入户游逛。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听戏之后私带幕僚数人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还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像昔日的圆明园该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9月4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当英军吹集会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准时报到者不到10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1861年1月14日,英国泰晤土报刊载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了。”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英国人温华尔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两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子罩着行幸处所,并且随着大风,烟雾吹过联军驻扎的营盘,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日光掩没,看起来仿佛像一长期的日蚀。”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7、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所要说明的是()a、英法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b、圆明园今昔。c、圆明园被掠夺与焚烧的经过。d、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8、段中加线的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是:。9、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段)大量引用英方的材料目的是什么?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段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圆明园的始建、修建、扩建、面积、得名等情况。b、段介绍圆明园的建筑特点。c、本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d、文章没有具体介绍圆明园内部结构轮廓,是因为扣住题目“概说”二字,从本文的写作意图出发,这样介绍已经足够了。11、在文中找出最能说明圆明园是皇家禁苑,不得擅入的例子并用一句话概括回答。(不超过20字)12、下面是本文段落的划分,哪一种较合理?a、分四段b、分三段c、分两段d、分三段13、归纳本文的中心。(二)圆明园祭冯峥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乐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广告制作合同文本
- 建筑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农村供水保障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 结核病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空气能热水器环保认证与购销及市场拓展合同
- 住宅小区物业租赁委托管理收费标准合同样本
- 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 培育轻工业新消费增长点实施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 2025年餐厅主管考试题及答案
- 注塑车间废料管理办法
- 郑州市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四川卷)解析课件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A 1a-1d课件+嵌入音频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中医情志护理课件
- 国开学习网电大《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形考任务1234答案
- 超声科易漏诊病例分析
- DB51∕T 705-2023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java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题库
-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