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划规划2篇】杭州旅游计划(二) 下面提供的文章可用于工作中写作参考,提高效率,如果文档有不合适的地方可留言以便进行改进。 关于底图如果不需要图片或是要更换图片,只需要双击页眉便可删除或替换图片。 目录1.杭州旅游计划(二)2.20xx年美容院工作计划模板2/20杭州旅游计划(二)乌镇最有名的地方特色菜是红烧羊肉,酥酥的,甜中带辣,特别是冬至后的羊肉味道最为鲜美。 乌镇白水鱼也是当地特色菜。 一般的家常菜还有乌镇酱鸡、霉菜扣肉、小龙虾、小螺丝、以及各类时鲜蔬菜。 有名的小吃有臭豆腐干、定胜糕、荷叶粉蒸肉、小馄饨等。 在西栅的通安客栈和锦堂会所里都有高档餐饮服务,各具特色。 在西栅的各所民宿内,房东均可单独经营餐饮,且都烧得一手好菜,但桌头不多,每家只有1到3桌。 菜谱和价格都是大致统一的,土鸡煲35元,红烧羊肉48元。 挑家靠水临阁的民宿,坐下来品尝下房东的拿手菜,也是很惬意实惠的。 在几个作坊、酱园边上,都开有小吃店,卖炸臭豆腐(5元/份)等小吃,配料多得眼花撩撩,风味独特。 在东栅小吃店更普遍,羊肉面随处可见,10元一份,红烧羊肉也只要35元,还有蚕花糕、桂花糕等特色糕点,但环境不如西栅清幽干净。 乌镇虽是个江南小镇,但由于东西栅的系统开发,在东栅保留了众多民间传统艺术,如花鼓戏、船拳、高竿船邓,在景区内分时段上演;西栅则开发了不少中西结合,典雅高档的娱乐场所,如五间堂盐浴、金莲酒吧、景行枯咖啡厅等。 此外,乌镇的传统风情也在访卢阁、茶市街、望佛茶楼等老茶馆里延续着。 如果在小镇留宿一晚,还能看看西栅恢宏多彩的水乡夜景。 乌镇娱乐夜游古镇3/20介绍西栅的夜景,比东栅景区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西栅灯光夜景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市河,沿西市河泛舟,船如同在灯河中漂浮,水上水中灯光辉映,船桨轻摇,如划破了一池碎银。 当然,你也可以自由自在的徜徉在泛着淡淡光晕的大街小巷中。 老街小巷上除了几盏古色路灯外,照亮古老的雕花窗、门楼、风火墙的全是环保节能的LED光源,毫不刺目的寂寞。 花鼓戏表演今天,在乌镇东栅景区百年修真观戏台上演出的部分花鼓戏艺人就是当时“桐乡花鼓戏剧团”的演员。 尽管演唱用的是方言,但唱腔委婉,表演生动,当地人和游客常驻足观看,沉醉于传统文化的美妙境界。 时间9001630,每隔半小时一场。 拳船介绍在“咚锵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中,船上会有武师身着练功服,手持刀枪剑戟,“厮杀”得难解难分。 这便是乌镇民间的传统节目拳船。 历史拳船又称船拳,相传始于南宋时期,在太湖流域十分盛行。 旧时乌镇太湖湖匪盛行,官府又往往肃匪无措,因此船民、渔民自备民刃,聘请武师,公开练武,既练武强身,又抵御湖匪。 逐渐发展而成拳船。 表演现在乌镇的拳船已嫡传五代,所练武功源属少林北派功夫。 现在每天在这里舞枪弄棍,以弘扬“以武会友、强身健体”的武术宗旨。 时间 83093010301110、1330143015301610高竿船4/20介绍乌镇特有的民间体育活动。 停泊在河面的大船中央放置着一个巨型石臼,上插一根硕大的毛竹。 表演者爬上竹竿梢时,毛竹便弯成90度的钩形,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颤颤悠悠的,令观者的心也跟着颤悠。 高竿船的表演者一般身着白色服装,象征蚕宝宝的形象。 表演动作有金猴望月、鸽子翻身、倒竖蜻蜒、单臂吊立等。 表演以前拳船和高竿船表演一般在清明前后的农闲时节进行。 现在,为了让游客领略江南风情,在东栅景区的市河上,每天都能看到表演。 时间清明开始到冬初结束,1030104514301445,冬季没有表演。 关于火车站城站下(环城东路1号城站广场),那里接近半个市中心,直接打的住在杭州大酒店就好,酒店外就可以逛整个杭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高低档购物吃食都有。 打的大概十块多可以到西湖边,随便怎么走。 杭州的特色小吃街是清河坊,俗称河坊街。 去那边可坐公交,建议可以从西湖逛了之后直接去延安路上的汽车公交总站,公交是四通八达的。 当然打的更加简单。 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坐落于南浔的鹧鸪溪,与小莲庄隔溪相望,有小桥通连。 藏书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 顺着荷叶形的莲池前往,可见太湖石堆垒的假山,形如十二生肖。 池的左右有“浣碧”、“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的“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 西南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啸石”、石上有小孔,吹之如虎啸,系南浔三大奇石一。 藏书楼的创始人是号称“江浙巨富”的刘承干。 刘承干,曾是晚清秀才,是刘镛的孙子。 建藏书楼以“嘉业”命名,是因清末刘承干曾捐巨资助修光绪陵墓,宣统曾赐以“钦若嘉业”的匾额,他以此为荣,故以“嘉业”命名。 书楼为一座回廊式的两层建筑物,由七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中间有大天井。 5/20书楼收藏书集有两大特点一是不仅专重于宋元刊本,更着眼于明清两代;二是广收地方志1200余种。 其中可称“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种。 刘承干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共刻书200余种,版片3万多。 刻印了不少被清廷列为禁书的古藉,如安龙逸史、闲渔闲闲录等。 鲁迅在病后杂谈一文说“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所以他还不是毫无用处的人物。 嘉业堂藏书楼与小莲庄毗邻,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 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现在的藏书楼正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小莲庄,又称“刘园”。 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所在。 位于镇南鹧鸪溪畔,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刘镜和次子刘锦藻所营建,前后费时四十年,于1924年建成。 小莲庄因慕元宋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而名为“小莲庄”。 小莲庄占地面积17399平方米,其中荷花池5267平方米,建筑面积3809平方米。 主要分外园和内园。 外园以十亩荷池为中心。 内园的主体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群。 整个园林构思精纱,匠心独特,亭楼阔榭,黑山依水。 各处建筑分别成景,景景之间,具界不界,内园外园似隔非隔,错落有致,陶曲成趣。 小莲庄导游碑刻长廊位于荷花池西。 沿家庙东侧山墙构筑。 整条碑廊正、草、隶、篆各体皆备,书艺高妙,文采风流,刻工精绝,堪称史料与艺术价值兼备的珍品。 长廊壁间嵌置紫藤花馆藏前、梅花仙馆藏套等。 6/20其中,有藏贴,系日本学者观后赞誉有加,欣然题之,堪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还有刻于清嘉庆十六年 (1811),系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号山民,江苏吴江黎里人)与廿余位文人学士往来投赠之诗文,尺牍手迹。 另有一幅题为颜平原刘太守序,为行书体,是“宰相刘罗锅”刘墉所书。 碑上款还盖有清乾隆皇帝“御赐仙筋”印章,南北二刘走到一起,亦是史林一段趣事。 净香诗窟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四面厅构造,东临十亩荷池,西连碑刻长鹰。 净香诗窗四周支摘窗轩畅明亮,月梁弯橡,曲折、自致。 夏天,窗外荷花盛开,阵阵清风习习,游客在此品著观荷,确有一种远离供埠,返朴归真之惑。 “净香诗窗”建筑结构最精妙处是厅内天花藻井,一为升状,一为斗(笠)状,故又俗称“升斗厅”。 别具一格的构造,为海内孤本。 古人云“非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 唐古典表现刘氏家族的奢华与地位之尊。 这里曾是主人邀集文人雅士岭诗酬唱之处。 扇亭因为它不管里面的形状,还是外面的形状,都如一把展开的扇子,故得此名。 整个设计别致,构造精巧。 天花、额枋、楣板等,俱多踵饰,工艺精细。 亭内壁嵌刘氏义庄记略石刻四方,系刘锦藻撰于1925年,主要记述刘氏家庙,园内亭、刘氏私塾等1888至1922年相继营建之始末,以及建立义庄(划拨现银及青浦、加兴等地用地、房产作为基金,以租息所得专用于族中祭祀、赈济、助学)的过程。 御赐牌坊建于清宣统年间。 一为“乐善好施”坊,一为“钦旌节孝”坊。 系光绪、宣统两代皇帝嘉勉刘氏家族赈灾善举及女德节孝,多次颁旨待途建坊旌表而建。 牌访坊高8.5米,宽5.6米,为门楼式,五楼四柱,雕刻精堪且丰富。 有“状元及第”、“文王求贤”、“三星高照”、“刘海戏金瞻”、“武松打虎”等传统戏曲题材,7/20及龙、凤、狮、麒麟、蝙蝠、奇花异草等吉祥图案,都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东升闹又名小姐楼,是小莲庄唯一的一座法式建筑和中国塔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物。 建于二十年代初,自池东西向而建,登高可览全景及观日出,为刘家休闲、避暑之所,尤以女眷多登临欢聚,又名“小姐楼”。 百间楼位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 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奴姆仆人居家而建。 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百间楼是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 全长400余米,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整条街房舍连排,侧墙相接。 其特色是依河立楼,顿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 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 房舍间山墙高耸,有做成云头;有做成观音兜式;也有做成三叠马夹墙式,高低错落,自墙黑瓦。 沿河街屋黑瓦之下,民革梗楼窗,底屋多有披檐,又一层黑瓦,再下是桂廊河沿,轻巧通透,洋隘着水乡民居的灵气。 房舍最集中的一段是河东岸的莲花桥到长桥,房屋较为整齐,密密扎扎地布满了河岸。 白墙、青瓦、沿廊、河埠、花墙、卷门、廊檐、河水流淌,船只往来,呈现出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 河西岸在40年代,遭日本军队飞机轰炸,损毁严重,几经修整,仍逊色于失昔日风采。 百间楼河道原是运河,通湖州和乌镇、苏州、南浔的物资均从这条河运出。 元未筑城墙,成为城壕的一段,沿河大多为货钱、店铺,沿岸筑成整齐的条石8/20驳岸,岸边河马林立,以便船只停靠,装御贷物。 沿河是长街,沿街房屋太多为前店后宅。 大户人家均住宅三至四避,一般人家为一个天井的两进屋。 张静江故居位于南浔镇东大街108号。 系其父张宝善于清光绪24年 (1898)年而建,南浔“四象”一。 _年,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博物馆”的支持下,共同合作开放了这一故居,现陈列展出的各类资料均由南京“中国第二历史博物馆”所提供。 故居建筑为典型的江南宏门豪宅风格。 一进大厅是正厅,也称“尊德堂”。 是张家用来接待客人用的。 “尊德堂”三字为通州张春所题写,中堂之画系诸公晨的手指佳作。 两侧是孙中心题写的一付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险霜寒四十州”,抱柱联为翁同和(同治、光绪二帝的老师)所题“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边厅结构为双层,冬暖夏凉,是张家用来接待一般客人用人,有几幅书法是张静江题,其中一幅“铁肩担道义,棘手做文章”是送给陈立夫的(此字幅套现在陈立夫台北的私人客厅里)。 大厅总面积达624.8平方米。 二厅、三厅里陈列着张静江的生平事迹的各种照片、书礼、任命状等文物,及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凝、于右任、陈布雷、蒋介石等名人手札的影印件及往来信件。 其中中间一排有孙中山写给张静江为国民党本部参议的委任状;有孙中山写给张静江询问张的病情的信;有蒋介石的借条及蒋介石在丧母期间(因花费太大)写给张静江的信;还有张静江在孙中山遗嘱上的签名等等。 左边的一排有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急需经费写给张静江的信;有何香凝就廖仲恺墓让葬一事给张静江的信;还有孙中山病急时,张静江对孙中山病情及治疗过程的详细记载。 9/20右边的一排是陈立夫、陈果夫等一批国民党元老给张静江的信。 四周照片有孙中山和张静江在海宁的合影;有张静江有中山陵铜门上的建字照片。 故居还有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酒德颂板屏六块,系用银杏木镑刻。 这两边的二句诗为清书法家赵子谦所写。 厅堂两座门雕,雄刻十分精细,门据分别为“有容乃大刃(出自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丈,无欲则刚”的名句和“世守西铭”,均为南浔近代实业家兼收藏家周梦坡所书。 张静江故居导游孙中山与他初遇时即称他为奇人,后称他为革命圣人,曾题“丹心侠骨”相赠。 “二次革命”失败后,张静江又前往东京、巴黎支持孙中山改建国民党。 他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代理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 1938年他先避汉口,后穿香港到美国,寓居纽约,_年7月3日病逝。 张石铭旧宅,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所建的大宅院。 又名懿德堂。 是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 其风格之奇特、结构之恢宏、工艺之精湛、建筑之精华,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 张石铭旧宅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 其旧宅内厅、堂、楼、轩、房约数百间,融会贯通,各具特色。 宅内的门楼、墙、壁、柱、架、椽、门、窗有数以千计的石雕、木雕、砖雕,且刀法精湛,构图巧妙,风格高雅,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人物花卉,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体现了晚清中国雕刻艺术的精华。 特别是宅内装饰采用的花格门窗、彩色玻璃、法国地转等,为整座大宅增添了中西文化艺术的色彩。 10/20张石铭旧宅导游张均衡(18711927年),字石铭,号适园主人,清光绪二十年(1874年)举人。 他除继承祖业经营丝绸、盐业外,还在上海开设慎大钱庄和东南信托公司,开展标金、投票、公传学业务,并经营房地产。 此人不但在经商中颇为精明,而且在文化艺术上极具品位。 他生平好石,故字取“石铭”。 他还对书画、碑刻、书籍十分爱好,与晚清民初的一些文人、名流交往甚密,如吴昌硕、郑孝胥、丁辅之、毛福庵等。 广惠宫是南浔古镇一处源远流长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筑遗存,是南浔镇知名的道观,俗称“张王庙”。 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 广惠宫导游广惠宫本为祠山神庙。 据镇志载,广惠宫“宋时止一殿,奉祠山神像”,“为道流香火之所”。 广惠宫曾经历数度衰败鼎盛之变,重修重建中,其规模也不断扩大,大明天启七年 (1627)里绅董惇儒“复建正殿,易奉三清”。 并增置后殿为玉皇阁,移祠山神于正殿。 整个建筑群体由弥罗阁、东岳殿、城隍殿、雷震殿,三清殿及灶神行宫构成,气势应该是相当宏伟的。 尽管数百年来其构建布局几经“调整”,_年上半年重建,广惠宫重建重修工程,部分展现了历史上广惠宫的原貌。 主体是祠山大帝行宫。 广惠桥位于镇丝业会馆附近,横跨南市河,相传元末张士诚起义后到此占广惠宫为行宫,桥在广惠宫前,故得名,因张士诚为无末农民起义领袖,此桥又称张王庙桥。 _年3月,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桥为单孔石拱。 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 (1800)重修。 同治五年 (1866)重建。 桥长18米,宽3.3,拱矢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11/20广惠桥前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原为丝业会馆之物。 狮子分雌雄两座,雄狮子怀中有一幼狮,稚态可掬,栩栩如生;雄狮子中有一缕空绣球。 这对石狮子宛如浮雕富有立体感,特别是狮口中皆有一石珠可转动,但不能取出。 据南浔丝业界老人说,青团老石工集祖孙三代化三年时间完成,也是老石工最后的杰作,是一件具有文物保管价值的艺术品。 刘氏悌号是面西的中西式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刘镛三子。 正厅名为崇德堂,故又称刘氏悌号。 崇德堂总体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 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为主体,最有特点的是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其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大宅高达恢宏,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 大厅为一中式厅堂,堂中悬挂着“崇德堂”匾额,两侧有抱柱联及画屏,中间柱粗须两人抱合,正梁上有鎏金平升三级图案,梁坊、雀替、轩廊、落地长窗、地坪窗等均刻有精美吉祥图案,体现出刘氏家族的传统风范与品位。 二厅堂中悬挂着“抱悫盒”匾额(抱悫盒意喻坚守诚笃忠厚,法正则民)。 宅后原辟一球场,一边角上饲养奶牛。 东西潭边钟楼上曾有一口巨大的自鸣钟,远近都能听到它的声音。 现已成一近300平方米的花园,园内种树栽花,叠石为山,种植白皮松,且有一月牙形潭池,蓄水栽荷,潭池边上有亭、回廊等建筑小品,配以美人靠,以供游人休憩。 房屋主人刘悌青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第三个儿子,直隶省候补道员,钦加三品衔,房屋边上有一花园弄。 花园弄的名称源出于元末的南浔华家,因华家在此弄内建有一花园,故名花园弄。 清代文字狱“庄氏史案”中的庄家也曾居此处,案发后房屋被毁,刘家就在此旧址上建造“悌号”。 南浔镇史馆其前身是南浔商会,始建于1926年,为三进中西合璧建筑,占地面积为950平方米,累计费银三万余两,是江南集镇最早的商会12/20一。 _年10月,改为南浔镇史馆。 _年上半年,经维修后,其内容调整为辑里湖丝、四象八牛、名家书法、江南丝竹和名人书屋等展厅。 辑里湖丝馆主要展示南浔人自以为傲的辑里湖丝文化。 馆中陈列了各种关于丝的模型,其中有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的金奖、钱山漾遗址的老照片、老式丝车等等。 一组生动的泥偶从采桑、养蚕、缫丝、交易、获奖,将一百多年前南浔辑里丝的繁荣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四象八牛走廊展示了南浔一群最杰出的商人,他们由丝发家,最后深深的影响了整个华东地区乃至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政治。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写南浔”展厅展示的是众多当代书法名家对南浔的感情,他们用名扬宇内的文房之首“湖笔”绘画出了一幅另类的南浔风情。 江南丝竹馆由表演馆与乐器展览馆组成。 表演馆中有湖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的艺术表演学生演奏动人的江南丝竹音乐。 乐器展览馆中展示的各式江南丝竹音乐乐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唯一存世的最古老的琵琶“唐传正仓院五弦琵琶(仿品)”。 名人书屋展示了众多南浔文人和对南浔有着深厚感情的文人编写的各类书籍,这些书籍包含了他们对南浔的深深眷恋,也显示出了南浔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镇的底蕴。 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 刘承干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进,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没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 他在上海储书之所名“求恕斋”,南浔别墅称“求恕里”。 1920年刘承干建嘉业堂藏书楼,同时为了适应藏书楼管理的需要,因此扩建求恕里,作为他和家属回浔小住和藏书楼管理处的地方。 求恕里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 13/20求恕里现今陈列着刘旭沧作品摄影展。 刘旭沧原名刘承东,中国近代著名摄影艺术家,曾担任上海摄影协会主席,他是刘承干的九弟,两人相差32岁。 一长衫马凳子,以收藏古董成名;一个西装革履,钻研摄影成名。 兄弟俩各有所成,被人戏称是刘家的“中西合壁”。 求恕里的甬道尽头有一花园别墅。 园内有花草树木及太湖石作为点缀,别墅的主建筑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堂楼。 二楼是卧室,打开朝南的窗,既可观园内的景色,又可以远望刘家的小莲庄和藏书楼,在上面还有一个不被人发现的密室阁楼。 通济桥位于东大街古运河上,是过去南浔镇中心,是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 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华的丝市。 桥南面有一条小街名叫丝行垛,素以经营蚕丝业著称,曾是历史上“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 当时通津桥头丝行盛行。 该桥建于宋代(年代己失考),为单孔石拱桥。 原名浔溪桥,后改名通津桥,俗称“大桥”。 清嘉庆三年 (1798)重建,咸丰五年 (1855),七年 (1857)整修,同治五年 (1866)又修。 桥长28米,宽4米,跨度1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为南浔众桥之首。 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_年3月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丝业会馆位于广惠桥东侧,为南浔商业组织中最早、实力最强的同业公会。 南浔丝业所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春,由南浔丝商庄祖绶等禀请藩司蒋(益澧)批准设立,以收解捐税、维护丝商利益为宗旨,为湖州市首家丝商建立的公所。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广惠桥(张王庙桥)附近购地建屋三楹为办公之用。 落成于民国元年(1912年),耗银8万余元,由每包出口丝中捐资所得。 14/20民国5年(1916年),丝业公所改称丝业公会,又叫丝业会馆。 丝业会馆的大门上,至今仍有英文书写的“SILKGUILD”横额。 大厅称“端义堂”,为抬梁式木结构。 屋顶为歇山顶,高15米。 前面四柱为整块长方形条石。 厅内宽敞、高爽,可设宴54桌,每年四月在此开蚕王会,镇上丝业从业人员数百人,聚首一堂共祭蚕神,祈祷蚕事茂盛。 大厅南北侧建有西式洋房两间,作为丝业小学办公室。 丝业会馆前埭建筑在建国初烧毁,其他建筑均保护良好。 现为南浔镇中心学校校址。 颖园是南浔俗称“八牛”之一清朝陈熊的住宅花园,位于皇御河畔,占地11.07亩,它始建于清同治元年 (1862),经十三年,于光绪六年 (1875)落成。 现基本保存完好,系南浔镇文物保护单位。 颖园内古术参天,有百年以上的广玉兰、香棒及紫藤等绿荫。 楼、阁沿池而筑,太湖石假山堆垒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可拾级登临。 “赏月楼”在池面一测,楼边有排紫红术的玻璃长窗,画梁雕柱,古色古香。 池的北边筑有一幢乌瓦粉墙“养心钳”,过去是陈熊吟诗作画,奕模提琴之所。 “玉香阁”也建于池西,砖瓦木结构的建筑,线条洗练,别具匠心。 若登临楼上可饱览园中景色。 颖园还以各种雕刻见长。 在砖雕、石雕、木雕等,几乎是一座小型雕刻艺术馆。 如“养心蹦”的门窗上是一幅幅刀法精湛、造型逼真的黄杨木雕,每幅均有名人书法。 其小一幅耕织图,男耕女织,粗矿与细腻结合,形象栩栩如生。 原陈氏会客的“清风片”的落地长窗上,尚保存着部分西厢记黄杨术雕。 该厅的两侧还有石雕漏窗嵌镶在砖墙之,既有艺术之美,又通风透气。 假山上的小亭,名叫梅石亭。 亭子中间有一块梅石碑,碑高138厘米,阔79厘米,蹲上梅石图为清代著名书法家王礼(1813-1879)的晚年力作,石刻刀15/20法遵劲,是石雕中之上品。 石碑落款为“拟汉阳太守孙雷居士笔法,乙亥立秋前三日自蕉研立王礼作”。 解放后,颖园几经修缮,主要景色保存完好,著名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水乡闹得一文中曾称誉颖园为“陈园环池筑一阁一楼,倒影清澈紧凑专姿,具有苏州狮子林的风韵”。 刘氏家庙含丰富的宗祠文化,厅堂三进气宇轩昂,后厅走马楼名“磐德堂”。 家庙门前有两座东西相对的清光绪御赐、建于宣统年间的石牌坊,雕缕精巧、典雅古朴。 南浔文园位于南浔风景名胜区,四周有河流,中间有湖泊,北面靠近江南水乡一条街,又与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等名胜靠近,周围环境优雅,风景优美。 南浔文园是一座集江南园林与古代建筑兼休闲作用于一体的现代园林,内建有“三馆一廊”张爱萍将军题字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吴邦国题字的吴寿谷艺术馆、黄苗子先生题字的徐迟纪念馆、以展示八十位英才乡贤的南浔名人长廊。 园中还置有再现近代江南水乡的传统农业和民俗风貌的农家乐园,以小小天安门为中心的儿童乐园、大型树桩盆景园、名人诗廊的多个景点。 文园整体建筑分南北两部分,由天桥相连,南园主要为江南园林,周围建有儿童乐园,大型树桩盆景园,及名人诗廊等;北园以湖心文昌阁为中心,周围布有名人诗廊,红军长征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徐迟纪念馆,明代石狮等景点。 “湖笔人家”是由“湖州市著名商标”“中国十大名笔”称号的湖州市金塔湖笔厂直接开设,集湖笔文化、湖笔制作现场展示、湖笔销售等于一体,具有浓厚的南浔人文特色。 展示的湖笔主要有“明清时代各种湖笔、历代书画家选用笔、共和国将军选用笔、日本笔等外国友人选用笔、国家领导人选用笔、团体及个人书画用笔和礼品笔。 南浔住宿百间楼古宅16/20百间楼古宅住宿是南浔古镇住宿风格区别于其他古镇的最大特色。 百间楼是南浔古镇最能体现古镇古朴气息的明代建筑群,洋隘着水乡居居的灵气。 这里沿河房屋大多为前店后宅。 大户人家内有前、后花园,一般人家为一个天井的两进屋。 是体验南浔特色的最佳住宿点。 留荫庐建于清未民初,坐落在百间楼古民居群中,室内怖置古式古香,充满书香气息,宅中设有前后两花园,_年荣获南浔唯一一家省级绿色家庭,长春电影厂曾在这里拍摄中国式家庭这部电影。 古宅主人在此楼上只设有客房几间(周末需提前预订),空调卫浴齐全,数量不多但甚为精致古朴。 位于百间楼河东76号(长板桥边),价格约120元。 百间楼紫藤阁青年旅社百间楼中唯一一座坐北朝南的老宅子,小桥流水,廊下可以喝茶聊天,看鱼儿游乐,听树上鸟儿鸣叫,有时可以拿捕鱼自乐。 位于百间楼河东94号。 新近开业,适合于学生族,驴友背包族住宿并休闲娱乐。 价格约100元。 南浔三碗茶居室楼下是南浔特色三碗茶,楼上是休闲度假小住的三清阁。 居室环境幽雅,夜深人静,坐在窗台可凝望灯光点缀的河面,遐意无限。 位于百间楼河东73号。 枕河之家南浔古镇各景点周边有不少沿河而建的家庭旅馆,俗称“枕河之家”。 街边临水的枕河之家适合于喜好江南水乡风情又想追求稍经济实惠的游客。 浔忆人家一幢有较大内天井、回廊形的建筑。 有木格窗棂、雕花围栏、中央天井,处处体现江南古镇水乡的风情与风韵。 位于古镇景区极富水乡特色的东大街。 供应舒适整洁的套房、家庭房、标准房。 价格约100元。 阿芳借宿晚上坐在河边品茶,聊天;观赏老街夜景;听听古镇讲述南浔的民间故事,体验古镇的宁静与悠闲。 位于南西街120号、111号,价格约40-50人/天。 17/20现代宾馆多位于以南浔镇两条主要商业街泰安路和同心路为代表的各繁华大街。 而景区内有少量宾馆提供。 现代宾馆设施齐备,环境舒适、让人放心,较适合于注重热水供应、卫生间大小、隔音条件等住宿问题的游客。 金泉大酒店(标准房150元/间)是南浔镇上最好的酒店(三星级标准),位于江南街上的久安会议中心;南浔百特商务酒店(价格约200元)地处南浔区最豪华的商业中心泰安商业广场内,距小莲庄、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步行十多分钟,位于泰安东路161号;适园迎宾楼(价格约60100元)紧邻古镇旅游区,距著名景点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步行约5分钟,位于南浔最繁华的两条商业街泰安路和同心路之间;比较实惠型的凯凯旅馆(标准房50元,普通房30元)位于南浔泰安西路(建材二区门口)农行对面。 另外,景区内也有当地政府开的颖园饭店,虽不豪华,但安全卫生,位于湖州市南浔镇便民路31号。 购物,在南浔古街旅游的同时,还可买到包装好的特色菜及当地小吃,主要以南浔独有的大头菜、风枵、熏豆茶为代表,另有定胜糕、橘红糕等,盒装的大头菜10元一盒,熏豆茶、风枵8元一包。 定胜糕1元一块,桔红糕5元一包(据说是用野生的“地力”做的)。 南浔还有新上市的枇杷、樱桃、杨梅等诸种新鲜水果;干货店里销售最多的是笋干、霉干菜、火腿等种种乡间美食;喜欢喝酒的人可以买南浔古镇御坊特制的南浔酒(其实就是米酒,装在一个竹制的长筒里)。 餐饮南浔盛产河鲜,经当地人巧手烹饪,色香味俱全;南浔还盛产竹笋,当地人好食之,且做法十分讲究,花样繁多;绣花锦菜是南浔特有的当地小菜,这些到了南浔都不可错过。 18/20当地特色小吃以百年老店“野荸荠”的橘红糕、定胜糕,熏豆茶、臭豆腐、双林姑嫂饼为主,景区还能尝到湖州四大名点周生记馄饨、丁莲芳千张包、震远同酥糖、诸老大粽子各种地道的水乡小吃和特色菜很容易会将视觉之旅变为饕餮之旅。 尝南浔当地特色菜在景区内各主要景点所在的街边饭馆都能大饱口福,东大街有公和酒店、聚香阁酒楼(竹乡风情、山野风味);颖园附近有“百间楼”饭店,包厢分清代和欧洲两种风格;南东街有众得利酒楼、望津酒楼;南西街有茶缘楼(可品尝当地小菜绣花锦菜)、沈家人家、四象饭店、紫竹林土菜馆(古朴简约)等。 景区旁边的南浔镇上也有众多高级酒店及中档餐馆可以用餐,最高档的属准四星标准的丽菁大酒店(嘉业路80号),每年夏季推出别具一格的荷花宴;另有福临大酒店(泰安路305号南浔大桥旁);华龙宾馆(适园路)等。 此外,景区街上小店和街边小贩都有卖南浔风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材料现场验收方案
- 宿舍楼内部通道与防火设计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机电设备调试与运行方案
- 影视艺术综论学习材料12课件
- 水电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二零二五年彩钢构件加工及施工总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融资居间服务专项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抵债协议书(债权重组)专业版
- 2025版电梯设备采购与安全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钢筋焊接技术指导与施工合同
-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深度自测300题加下载答案(四川省专用)
-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基础知识课件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2017年9月国家公共英语(三级)笔试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2021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非事业编制聘用人员公开招聘1人(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助理)(必考题)模拟卷
- 2021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