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川教)_第1页
【教学设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川教)_第2页
【教学设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川教)_第3页
【教学设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川教)_第4页
【教学设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川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丧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为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课前准备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了炮轰中国东北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的九一八事变,接着鲸吞东北,觊觎华北。九一八事变为什么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军民的局部抗战怎样兴起和发展?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什么发动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怎样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新局面的形成?二、 进入新课(一)九一八事变1、出示图片,简要概述九一八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东北三省。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2、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3)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3、伪满洲国的成立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 000万同胞从此开始了漫长屈辱的亡国奴生活。(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局部抗战的兴起1、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三)华北危机和西安事变1、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没能阻拦住日本步步进逼的侵略,日军占领整个东北后,又开始了新的图谋。出示课件: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概述一二九运动。原因: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概况: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西安事变(1)阅读教材,整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点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直接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抗日。东北军将士身负国仇家恨,不愿意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他们希望上前线抗日。蒋介石却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3)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展示材料:材料一驻东京的记者:日本企图利用这一事件挑拨中国国内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从中渔利,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2月17日,日本外相声称:“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并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材料二驻华盛顿的记者:美国白宫因为担心中国国内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将会排挤美英在华的势力。他们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材料三驻延安的记者:党内红军指战员,许多人希望杀死蒋介石。中共中央指出这不利于中国的抗战。他们准备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前往西安帮助张、杨同蒋介石谈判。获悉,周恩来将于近日去西安谈判。通过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国民党内部的纷争,它们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唯独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摒弃前嫌,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