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课目第31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课 型习题课课时安排第 2 课时 (共 2 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 日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2、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练习,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完成学习、整合历史知识的过程,学会多种学习方法。3. 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理解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学生进行拥护改革开放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教学重点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及意义。教学难点1、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2、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式使用教具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由提问导入1、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6济南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这是全国工作着力点转移后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大战役。与1960年的“八字方针”相比,两者提出的相似背景是() (A1适用)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B自然灾害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左”倾错误得到有效抑制答案C22016岳阳一检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答案A32016广西三市联考袁庚(19172016年),被誉为“改革先锋”。他担任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时,曾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极具争议的口号。此口号(A1A2适用)A体现了经济特区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B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C突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D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答案A4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答案B5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答案B62016苏州期末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C面对国际市场冲击的政策性调整D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答案B72016沈阳三测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于1990年、1992年和1995年三次比较集中地给予其一系列政策优惠,给予上海更大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审批权。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B浦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C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化大潮D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特点答案D82016江西名校联考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答案C二、非选择题(2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邓小平文选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邓小平年谱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6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3)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的改革有什么特点。(6分)(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2分)答案(1)原因: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2)变化: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公平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3)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4)宗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实现共同富裕)。学生质疑,教师总结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质疑,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