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百日维新 (2).pptx_第1页
第3课 百日维新 (2).pptx_第2页
第3课 百日维新 (2).pptx_第3页
第3课 百日维新 (2).pptx_第4页
第3课 百日维新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今天北京菜市口是繁荣祥和的,而1898年北京菜市口却沉载了一段悲痛历史。刽子手操起屠刀,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他们脚下那片多灾多难的大地。他们生命的终结宣告了戊戌变法悲壮失败。,波澜壮阔的戊戌变法是怎么失败的呢?为什么会失败呢?,戊戌政变,课程标准:,1、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2、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一.新旧势力的交锋,思考:阅读教材找出新、旧势力的代表,他们是如何交锋的?(新、旧势力各自采取了哪些举措),慈禧太后为首,光绪皇帝为首,2.措施:,守旧势力慈禧太后,维新力量光绪帝,后党代表,直隶总督:荣禄,新军统领:袁世凯,帝党代表,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第一场:策划政变时间:1898年9月地点:颐和园人物:荣禄、慈禧太后等荣禄(上场):给老佛爷请安!慈禧:免礼,赐坐。最近又有什么新消息?荣禄:皇上把礼部尚书塔怀布等六人全部都革职了!慈禧:大怒!哼,大胆!太不象话了!我的人他都敢动。荣禄(扇风点火):老佛爷,我看皇上根本就没把您放在眼里,这分明是对你下手呀!慈禧(阴险地):我看没那么容易吧!我能让他当上皇帝,也一样可以废了他!荣禄(讨好地):臣愿为老佛爷效犬马之劳。慈禧(满意地):好!待时机成熟,我会派人前往天津与你联系。事成之后,我不会亏待你的。荣禄:谢老佛爷。臣这就回天津做好准备。(下场),解除翁同龢军机大臣职务;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荣禄暗中勾结守旧势力密谋慈禧训政,革职两尚书四侍郎;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拉拢掌握军队的袁世凯;游说列强,但落空,优势,劣势,慈禧太后为首,光绪皇帝为首,2.措施:,导火线:,谭嗣同持皇帝密谕,夜访袁世凯,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二、百日维新的失败,第二场: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旁白:与此同时,局势益加恶化。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将于9月间偕光绪前往天津阅兵,由荣禄发动兵谏,废掉光绪帝。正当皇帝处境危急之时,维新派认识到: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支持不可;而要救皇帝,也只有依靠袁世凯。时间:1898年9月18日深夜地点:袁世凯家人物:袁世凯、谭嗣同等谭嗣同(试探):袁兄,你对皇上的印象怎么样?袁世凯(假惺惺地):当今皇上是从来没有的贤明君主啊!谭嗣同(急切地):荣禄准备发动政变,废掉皇上,你知道吗?袁世凯(狡猾地):嗯,听到了一点声。,谭嗣同(不再犹豫,诚恳地):现在皇上大难临头了,只有你能救他了!(停顿)你如果贪图富贵,就到颐和园去向太后告密,杀了我,你好升官发财!袁世凯(见谭嗣同腰部隆起,似有利刃,正颜厉色地):你把我袁某当成什么人了!皇上是我们的共主,营救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呀!谭嗣同(激动地):你如果真心救皇上,就立刻回天津,杀死荣禄,率兵进京保护皇上。袁世凯(虚伪地):如果阅兵时,皇上在我的营,我将拚死保护皇上,杀荣禄好比杀一条狗一样!谭嗣同(抱拳):好,就这样定了!既然袁兄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谭某也放心了。告辞!(下场),导火线:,谭嗣同持皇帝密谕,夜访袁世凯,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二、百日维新的失败,【合作探究】1:维新派为何要求助袁世凯,与狼共舞?,维新派没有自己可依赖的军队,也不敢发动群众,而袁世凯掌握新军。因此,维新派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的身上。,【合作探究】2:慈禧太后对光绪第接见伊藤博文为何如此敏感?,担心外国人会干涉清廷的内政,支持光绪帝,害怕自己沦落为和日本守旧势力一样的结局。,导火线:,谭嗣同持皇帝密谕,夜访袁世凯,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过程:,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囚禁光绪于瀛台,二、百日维新的失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取消新政,囚禁光绪帝,第三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旁白:送走了谭嗣同,袁世凯很快回到天津,把谭嗣同夜访的情况一字不漏地报告了荣禄荣禄也立即进京向慈禧太后告密。9月21日清晨,慈禧率人由颐和园直逼紫禁城,发动政变。时间:9月21日清晨地点:紫禁城人物:光绪帝、慈禧太后等光绪(惊慌地):儿臣给皇阿玛请安,不知皇阿玛为何事而来?慈禧(声色俱厉地):哼,免了。你好大的胆子!你四岁时,我把你立为皇帝,抚养你成人。如今,你竟听小人的话,要设计害我,你好狠毒啊!(假装大哭)光绪(辩解)儿臣是为大清着想,并无害皇阿玛之意!慈禧(打断):你给我住口!看看你的维新变法,是越改越乱,越改越糟!来人啊,把皇上送到瀛台。皇上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要去休养。对外拟旨,就说皇帝不能胜此重任,心甘情愿地恳求皇太后临朝听政。,导火线:,谭嗣同持皇帝密谕,夜访袁世凯,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过程:,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囚禁光绪于瀛台,处决“戊戌六君子”,二、百日维新的失败,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他措施全被取消,结果:,百日维新宣告失败,屠杀“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旁白:9月28日,谭嗣同与林旭、刘光弟、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自被捕后未经任何审讯,即被押往菜市口刑场。时间:9月28日地点:菜市口刑场人物:监斩官(清末大臣)刚毅、谭嗣同、林旭、刘光弟、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谭嗣同(大义凛然地):你过来,我有话说!刚毅(不敢理睬,示意刽子立即行刑)谭嗣同(面对围观群众,仰天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康广仁: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林旭:君子死,正义尽!谭嗣同:砍头不要紧,只求变法真。杀了谭嗣同,自有后来人。今天一个谭嗣同死了,明天就有千万个谭嗣站起来!,刚毅(心虚地,拔出令牌):午时三刻已到,开斩!刽子手(将酒喷洒在大刀上)(随着刽子手的刀落下,)戊戌六君子扑地。旁白:谭嗣同的死,表达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的进步不惜生命的英雄气慨。戊戌变法遭到失败,光绪皇帝和维新志士们变法图强的梦想化成了泡影,永远地留在1898年那103天,充满了激情,涂满了血红。变法给旧的制度体系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对当时人民思想解放起到了不可低估的进步作用。但仅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国家的富强,就只有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未闻有各国变法而未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谭嗣同绝命诗),以上言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体现了谭嗣同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精神,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客观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2)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不利,主观原因:,1)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2)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无实权的皇帝3)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4)企图用和平合法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材料一: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回答: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变法内容贪大求全,急于求成,(2)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3)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合作探究三,2.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合作探究四有人认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所颁布的一系列新政法令,除了一个京师大学堂(即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以外,其余全部被废除,因而什么也没有留下。也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你怎么看?(从背景目的、内容、影响等方面思考),3.意义,从背景看:,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之时,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从内容看:,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从历史功绩看:,抨击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学,为思想启蒙开辟道路、促进了国人的觉醒,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总之,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还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性质),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探讨:一场成功的政治改革应具备哪些因素?,提示:掌实权;顺潮流;得民心;别心急;少树敌;切实际;策略对;重落实,合作探究五,【本课小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形成了控制中国的强大势力。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很难与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抗衡。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只能以失败告终。维新派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用变法的办法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这就是中国当时的国情。但是在维新变法过程中,一些爱国志士,为了挽救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作出牺牲,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指出,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日本: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