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总论 (2)_第1页
皮肤病总论 (2)_第2页
皮肤病总论 (2)_第3页
皮肤病总论 (2)_第4页
皮肤病总论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论,皮肤科毛维翰,皮肤病的病因,日照心理因素抗原温度变化皮遗传因素化学介质内科疾病刺激物感染肤药物反应外伤摩擦感染,皮肤性病对患者的5大影响,外观影响disfigurement不适discomfort心理影响depression能力丧失disablement死亡death,皮肤: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大、小)、甲,皮肤的解剖结构,表皮(epidermis),一、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来自外胚层、张力细丝、角蛋白1、基底层(stratumbasale)2、棘层(stratumspinosum)3、颗粒层(stratumgranulosum)4、透明层(stratumlucidum)5、角质层(stratumcorneum)表皮通过时间(更替时间):基底层颗粒层约14天角质层脱落约14天28天桥粒: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半桥粒:基底细胞与基底膜带间连接基底膜带: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致密下层,二、黑素细胞(melanocyte):来自外胚层神经嵴、黑素小体、表皮黑素单元三、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多种抗原标记,唯一能与CDla(OkT6)单克隆抗体结合的细胞四、梅克尔细胞(Merkelcell)梅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真皮(dermis),真皮来自中胚层:乳头层(papillarylayer)网状层(reticularlayer),一、纤维:1、胶原纤维(collagenfibers):胶原原纤维及型胶原2、网状纤维(reticularfibers):网状原纤维,型胶原3、弹力纤维(elasticfibers):微原纤维,弹力蛋白,二、基质:分子筛立体构型骨架透明质酸长链支链连接蛋白侧链硫酸软骨素等多糖三、细胞:成纤维、肥大、巨噬、表皮树枝状、朗格汉斯、噬色素、淋巴等细胞,皮下组织(subcutaneoustissue),疏松结缔组织含脂肪皮下脂肪层,皮肤附属器(cutaneousappendages),一、毛发:长毛、短毛、毫毛、毳毛毛干、毛根毛球、毛乳头髓质、皮质、毛小皮毛囊毛根鞘、外毛根鞘、结缔组织鞘生长期(约3年)、休止期(约3月)退行期(约3周)二、皮脂腺:泡状腺腺泡、导管开口于毛囊上部,三、汗腺1、小汗腺(单曲管状腺):分泌部,导管开口于皮肤,明细胞汗液,暗细胞粘蛋白,吸收Na+2、大汗腺(顶泌汗腺):大管状腺,导管开口于毛囊上部四、甲:甲板、甲半月、甲廓、甲根、甲床、甲母质,皮肤的神经、腺管和肌肉,神经:感觉、运动血管:深丛、浅丛淋巴管肌肉:平滑肌立毛肌等,横纹肌表情肌等,皮肤的功能,一、屏障功能1、物理性损伤防护:机械性坚韧性、弹性、软垫,电不良导体,紫外线角质层、黑素2、化学性刺激防护:角质层脂质膜、角蛋白、酸性糖胺聚糖、表面pH5.5-73、微生物防御:致密性、酸性表面(脂肪酸)真皮的免疫功能4、防止营养物质丢失:角质层半透膜、皮脂膜,二、吸收功能: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腺1、结构和部位: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通透性2、角质层水合程度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4、外界环境因素三、感觉功能:单一感觉、复合感觉痒感皮肤特有的感觉,四、分泌排泄小汗腺、顶泌汗腺、皮脂腺五、体温调节: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蒸发是唯一散热途径六、代谢:糖、蛋白质、脂质、水电解质表皮脂质在日光作用下能合成维D,七、免疫:皮肤免疫系统细胞成分: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表皮树枝状细胞分子成分: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其它(分泌型IgA、外体、神经肽、P物质、神经激酶A等),皮肤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观感受瘙痒、疼痛、烧灼、麻木等,全身不适体征:客观发现皮损一、原发性损害(primarylesion):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1、斑疹(macule)、斑片(patch)红斑、色素变化、出血斑,2、丘疹(papule)、斑块(plaque)炎性、非炎性(细胞、代谢物积聚)斑丘疹(maculopapule)丘疱疹(papulovesicle)丘脓疱疹(papulopustule)3、水疱(vesicle)、大疱(bulla)4、脓疱(pustule),5、风团(wheal)6、结节(nodule)炎性、非炎性7、囊肿(cyst)二、继发性损害(secondarylesion):原发性损害演变而来1、糜烂(erosion):不超过真皮2、溃疡(ulser):深达真皮或更深,3、鳞屑(scale)4、浸渍(maceration)5、裂隙(fissue)6、疤痕(scar):增生性、萎缩性、结缔组织修复7、萎缩(atrophy):量的减少8、痂(crust),9、抓痕(excoriation)10、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粗糙增厚、皮嵴隆起、皮沟加深注意皮损的性质、大小、数量、界限、边缘、形状、表面、基底、排列、部位、分布,皮肤的保健和美容,皮肤的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