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图形版-最全面和详细了解地球和地球首先,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略平,赤道略鼓。2.尺寸:极地半径6357公里,赤道半径6378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3.赤道的周长约为40000公里,经线的长度约为40000公里。第二,地球仪纬纱和经纱信号旗顶点定义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的圆。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除了极点,所有都是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形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可以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到两极,它逐渐变短,赤道是最长的。相等(20,000公里)相互关系所有的平行线都是平行的。所有经线在南极和北极相交。间隔任何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间隔在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赤道上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最大。指明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和纬度纬度经度除法以赤道为00,在北极和南极测量为900,在北极测量为900,在南极测量为900。从00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到东西,00子午线以东1800属于东经,1800属于西经。分配规则纬度越北,度数越大。南面的南纬更大从西向东,东经增加,西经减少。两条对立经脉的度数之和是180度,东西经脉是对立的。密码北纬是n,南纬是s。东经为e,西经为w。(三)经纬网中重要的经线和纬线信号旗顶点(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 2326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一年两次阳光直射;(3) 6634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极端的昼夜分界线。90极(1) 0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线的分界线;(1) 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20W0 - 160E是东半球160e-180-20w是西半球(四)常见的网格形式地球仪侧视图上的纬线网格地球俯视图上的经纬网网格NS平行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线是从极点向周围辐射的线。纬线是水平线,经线垂直于纬线。三、纬编针织物的应用1.地理坐标的确定方法:确定相邻两条经络的经度间隔。通常,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2)从已知子午线开始,根据从西向东的东经的增加和西经的减少来标记每条子午线的度数。120E2.使用网格来确定方向(1)同一子午线上的两点正南或正北,同一纬度上的两点正东或正西。(2)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的方向应在两点之间的南北方向和两点之间的东西方向上确定。从南北方向来看:北半球的纬度越高,它就越北,南半球的纬度越高,它就越南判断东西方向:这两个地方是东经,向东有很大的角度;这两个地方是西经,向东有小角度。(3)由东向西,当经度之和小于180度时,东经为东,当经度之和大于180度时,西经为东。(当纬度和经度已知时,这条规则是最简单的)注要在经纬网图上确定东西方向,只要两点之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就可以根据地球从西向东的旋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3.使用网格计算距离(1)对应于地面的1经线的弧长(即经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2)对应赤道上1的地面弧长也约为111公里。随着长度的增加一、地图的基本元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规模(1)概念:地图上的距离小于地面距离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地图上的距离/现场距离公里规模比较:分母越大,规模越小(5)比例尺越大,图纸的实际范围越小,在图纸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越小,图表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单。2.方向有一张指向目标的地图:指向目标的箭头指向北方。(2)带经纬线的地图: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3)既没有指针也没有经纬网地图,方向通常是“北上,南下,左西,右东”。3.图例和注释二、地形图的解释等高线地形图的解释地形类型图标轮廓特征山峰等高线是封闭的,高度值从中心到外围逐渐减小。盆地等高线是封闭的,高度值从中心到外围逐渐增加。车座两座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地区。山脉等高线投影到较低的高度。山谷等高线投射到高空。悬崖几条等高线的重合通常用符号表示特别的提示(1)等高线与脊线和谷线垂直相交,脊线线是分水岭线,谷线是分水岭线从山顶到周围,等高线先密集后稀疏,为凹坡;轮廓线变薄后呈凸状,容易遮挡人。视力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也需要更直接地显示地形沿某一方向的起伏和地面上的陡坡和缓坡。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它是地形的一个垂直部分(如图1.3-14所示),通过沿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一条线进行切割而暴露出来。从地形剖面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面的起伏。等高线的应用1.根据等高线的密度,判断坡度是陡还是缓:(1)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相反,坡度很慢。在许多大小相同的地图中,等高线的密度和密度是一致的(1)如果垂直间隔相同,比例越大,斜率越大;(2)如果比例尺相同,垂直间距越大,坡度越大。2.相关计算(1)估计山顶的高度:离山顶最近的等高线的值u h top的值u离山顶最近的等高线的值u垂直间隔(2)计算两个位置的相对高度:两个位置都在等高线上,计算的相对高度为确定值;任何点都不在等高线上,并且计算的相对高度是范围值。(3)估算地形区域的相对高度:地形区域的最低等高线值为低,最高等高线值为高,此图的垂直间隔为D,此区域的相对高度为高-低H相高-低2d(4)估计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n条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垂直间距为d,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n-1)dh u n 1)d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1)河流位置:河流通常发育在山谷中,而山脊通常是河流的分水岭。(2)河流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在山谷中发育,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而山谷的等高线的特点是向高海拔突出,因此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突出方向确定地形高度,进而确定河流流向。图1.3-30(3)河流和地形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高度也可以通过知道河流流向来确定。4.水库大坝施工如图1.3-30所示(1)水库坝址:坝址一般选择在峡谷处,水库坝址应为在山谷、山谷地区选择“口袋”盆地或洼地。(2)储层范围的确定:储层范围应为d接触的最大范围首先,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和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围绕着彼此旋转,形成一个天体系统。3.天球系统的等级是从大到小的地月系统(教科书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中其他行星系统的主要星系银河系中的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云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教科书P4图1.4)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类(教科书P5图1.5)分类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性恋,共面性,近似圆形巨型行星木星,土星外行星/远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三。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上有生命的原因(教科书P6)外界条件安全稳定的空间环境自我状态合适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适合呼吸的空气量和质量适中。液态水来自地球内部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教科书P8图1.7)(1)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水供应、大气运动和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驱动力;(3)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上生物固定后积累的太阳能;(四)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太阳能炊具、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内向外的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度的标志。色球层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表现。电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科书P11)(1)在世界许多地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教科书P11活动);(二)造成短波无线电通信衰减或者中断的;(3)地球磁场的扰动,导致磁暴;(4)极地极光;(5)地球上洪水、干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地球自转地球轨道运动方式围绕地轴旋转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旋转。运动方向从西向东。北极的俯视图是逆时针的,南极的俯视图是顺时针的。从西向东。俯瞰北极是逆时针方向。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到极点递减,极点为零。角速度:除两个极点外,其他地方都相等(15/h)。近日点(每年一月初)很快。在一天的尽头(每年七月初),速度很慢。运动周期真实周期:恒星日=23: 56: 4秒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真实周期:恒星年=365天6: 9: 10秒直接点回归周期:回归年=365天5: 48: 46秒地理意义1.日夜交替2.当地时间3.沿表面水平移动的物体的迁移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生产四季五带第二,太阳的直射点是北纬2326度1.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如下图所示。02.地球自转2326过程中两点对两点的判断基础:观察太阳与地球中心和赤道之间的关系,赤道以北的线表示太阳位于北纬2326度,地球位于其轨道的夏至点。赤道以南的线表示太阳在南纬2326度发光,地球位于其轨道的冬至点。简单方法:当地球逆时针旋转时,地轴向左,向右。下图3.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判断基础:1月初,地球以最快的速度向近日点移动。7月初,地球以最慢的旋转速度向远太阳点移动。第二,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1.(1)日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是不透明的,不发光。(2)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2.终止线的解释:在终止线中找到一个点,从西向东穿过这条线进入白天半球,表明这条线是晨间线,反之亦然。3.终结者线和赤道之间的关系:它相交并平分,所以赤道一年中昼夜平分。4.终止线和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和相切,所以终止线上太阳的高度是0度。5.终结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范围:0 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白天半球 0,夜晚半球0,在终止线=0。7.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当地时间计算1.当地时间计算原则:(1)当地时间在东部早,在西部晚(都是东经,经度越大,越东;西经也是一样,经度越小,越东。从东到西,从东到东时间早)(2)同一子午线上的同一位置(3)经度每15个地方相差1小时(即1=4分钟)2.当地时间计算方法:当地时间=当当地时间已知时,两地之间的经度差为4分钟注:公式中加减数的选择条件:东加西减为已知土地以东的加号和已知土地以西的减号。(2)经度差的计算:相同的减是东经,或相同的是西经减;一个是东经,一个是西经。(3)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转换两地的时差;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进入计算。3.昼夜长度的计算(1)日光弧:半球上任何纬度下降的部分。(2)夜间弧:任何纬度下降的夜间半球部分。(3)计算:日长=对应日弧15的子午线度;(2)夜长=夜弧对应子午线15度面积计算目的地的时区=知道目的地时两地的时区差异。注:时区号计算:当地经度15,商四舍五入至时区号。(2)时差计算:相同的负33,354是东时区或西时区的负;一个是东部时区,一个是西部时区的总和。(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