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 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赝品/砚台 颓圮/纪年 开花结果/归根结底B喑哑/服膺 皴裂/竣工 供不应求/呈堂口供C咯血/咳嗽 肥膘/飞镖息事宁人/宁缺毋滥D攻讦/劫难 胡诌/皱纹 悄然落泪/悄无声息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白云湖是目前广州最大的人工湖,位于白云区黄金围、环滘村的北侧,三面环山。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湖面上更是车水马龙,游船如织。景区环湖绿道长约 15公里,沿途姹紫嫣红。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欢声笑语,漫步前行。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只靠强压,而不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不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领导干部,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必须彻底改变。B这家羽毛球馆设施齐全,可以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拍、羽毛球、球鞋、球衣等羽毛球器材。C从明年开始,多地政府拟启动“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老人们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以定期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D美国近年来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柳宗元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1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2,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注释】1德清君:柳镇父亲。2箦:竹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间行以求食 间:从小道B.人罹兵戎 罹:遭受C.而无以夺焉 夺:夺取D.群冤获宥 宥:赦免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诬陷正士,以校私仇 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B.少文而悍 哀有过而礼不逾C.居德清君之丧 至则平反之D.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B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C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D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镇因战乱带领家人逃难期间,有一次独自骑驴外出,希望讨得一些食物,路经山涧时遇到洪水,全身又脏又湿,但他并不因此而恼怒。B. 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后来又升任他为大理评事,但他议论事情确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纳他的意见。C. 柳镇在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哀痛异常行为却不失礼节,为人所佩服,鉴于此,吏部命他脱下丧服去担任太常博士的职位。D.柳镇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公正执法,平反冤假错案,最终因他事遭人中伤,被贬官为夔州司马。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4分)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3分)(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柳镇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人?(3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注】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侉(ku)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1)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而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论续书的不可能俞平伯红楼梦是部没有完成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续它,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两种:(1)高鹗、程伟元续的四十回,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的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的存在。至于从高本百二十回续下的,如红楼圆梦、绮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有一个缘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续书人的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续貂,是件普遍而真确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于“续书人才短”这个假定。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我深信有这一层根本的阻碍,所以我的野心,仅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楼梦而止,虽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书,高氏所续有些是错了的,但决不希望取高鹗而代之,因为我如有“与君代兴”的野心,就不免自蹈前人的覆辙。我宁可刊行一部红楼辨梦,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的个性,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的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的著作;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的应具有的诚实。至就续者论,他最好的办法,是抛弃这个妄想;若是不能如此,便将陷于不可解决的困难。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的文章,却最忌的是有个性。因为表现了你的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一定要续作,当然须要尊重作者的个性,时时去代他立言。但果然如此,阻抑自己的才性所长,而俯仰随人,不特行文时如囚犯一样未免太苦,且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我们看高鹗续的后四十回,面目虽似,神情全非,真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事情!而且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又有特殊的困难,这更容易失败了。第一,红楼梦是文学书,不是学术的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第二,红楼梦是写实的作品,如续书人没有相似的环境、性情,虽极聪明,极审慎也不能胜任。文学不是专去叙述事实,所以虽知道了事实,也仍然不中用的。必得充分了解书中人的性格、环境,然后方才可以下笔。但谁能有这种了解呢?自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作者而已。再严格说,作者也只在一个时候,做书的时候。我们生在百年之后,想做这件事,简直是个傻子。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续书之时,尚且闹得人仰马翻,几乎不能下台。我们哪里还有续红楼梦的可能?如果有这个精神大可以自己去创作一部价值相等的书,岂不痛快些。高鹗他们因为见不到此,所以摔了一跤。我并不责备高鹗的没有才情,我只怪他为什么要做这样傻的事情。我们看高氏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但是仅仅相符,我们并不能满意。我们所需要的,是活泼泼人格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兰墅(高鹗字兰墅)可以说是完全失败。高鹗的失败,大概是如此,以外都是些小小的错误。我所以每作严切的指斥,并不是不原谅他,是因为一百二十回本通行太久了,不如此,不能打破这因袭的笼统空气,所攻击的目标,却不在高氏个人。这篇短文的目的:一则说明我宁写定这一书(红楼梦辨)而不愿续红楼梦的原因;二则为高鹗诸人,作一个总辩解,声明这并非他们个人的过失;三则作“此路不通”的警告,免将来人枉费心力。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的续书,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两种,其一是高鹗、程伟元续的四十回。B. 作者不想自蹈高鹗的覆辙,所以作者的研究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楼梦而止。C. 续他人的文章,因为要尊重作者的个性,就阻抑了自己的个性。D. 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更难,因为红楼梦是写实的文学作品。E.高鹗的续书虽然与曹雪芹的原意相符,但在写出活泼泼的人格方面则是完全失败的。13.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表明作者不愿续红楼梦的缘由。B. 说明作者写红楼梦辨的原因。C. 声明高鹗续书的失败是时代局限使然。D. 告诫现代人续红楼梦是枉费心力。14.在作者看来,“凡续书的人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15.请概括文中作者关于高鹗续书的评价。(4分)2014届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之二语文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B(yn/yng cn/jn gng/gng A. yn p/j ji/ji C.k/k bio nng/nng D. ji zhu/zhu qio2B(“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情景。用来形容“湖面”的热闹不恰当。A.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C.姹紫嫣红:指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此处用其本义。D.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的人在一起。形容一伙一伙的人,以几个人组成在一起。)3C (A.“领导干部,是工作态度”,搭配不当;B. 不合逻辑,“球鞋、球衣”不属于羽毛球器材; D.“申请留学签证的时间在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句式杂糅。)4.A (承接前句举“范例”:古巷、广场、高楼。在所举范例的基础上谈“融合”的意义:“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 中“让生活在”紧承句中的“在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具体阐释“融合”。总结“古典与新潮融合,历史与人文嬗递与链接”的意义,先“拥有”才能“感知”,所以顺序是)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5C(夺:改变)6A(A项两个“以”都作连词,表目的。B项前一个“而”,连词,表并列;后一个“而”,连词,表转折。C项前一个“之”,助词;后一个“之”,代词,这件事。D项前一个“为”,动词,担任;后一个“为”,介词,替或给。)7D(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8C(“吏部命他脱下丧服去担任太常博士的职位”有误,其所对应的原文是“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服既除”是守丧期满的意思。)9.(1) (4分) 战乱发生不久,全族的人迁居到吴地,没有办法维持生计。(“有间”“举”“如”“无以”各1分) (3分) 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廷官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来的吧?”(“有司”“冒”“得无乎”句式各1分)(2)即使是战乱逃亡期间,柳镇也集合堂弟及子侄来为他们讲解春秋左氏易王氏,勤勉不倦怠。安史之乱后,柳镇认为政府应该按时令兴办太学,鼓励耕作,于是写了三老五更议的奏疏献给皇帝。(一点1分,两点3分。可以概括,可以直引)参考译文:我去世父亲名字叫柳镇,字某。天宝末年,参加“经术”类考试高中。正好遇到安史之乱,就奉养着德清君夫妇,带着家里的藏书隐居到王屋山。抄小路行走去寻找食物,深藏行迹来研修学业。集合各位堂弟及子侄来讲解春秋左氏易王氏,勤勉不倦怠,来忘掉国难的忧愁。德清君高兴地说:这就是所说的避世隐居而没有沉闷啊。战乱发生不久,全族的人迁居到吴地,没有办法维持生计。父亲就独自骑着驴不带僮仆出门,请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赠给一些食物。曾经路过山涧,洪水突然爆发,水流冲进大沟中,他幸免于难。他披着湿衣服满身泥浆走路却没有生气的表情,看到的人都感到非常哀伤并且非常客气地对待他。不久认为皇上平定了安史之乱,发号施令,并且得到了太平,老百姓都遭受了战争的祸害,农民们都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应该按时令兴办太学,鼓励耕作,于是写了三老五更议的奏疏,斋戒沐浴后献给皇帝。然而他的思想最终没有被朝廷采纳。被授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尚父汾阳王(郭子仪)居住在北方,准备了礼物来看望延请我父亲,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担任节度推官,专门掌管书信和奏疏,不久又升迁为大理评事。他认为行刑执法的人是军队里的骨干,斥候是边防的耳目,军队里不能没有这些人。写了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两篇文章,议论事情确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纳他的意见。汾阳王上奏章推荐他做晋州录事参军。晋州的太守原来担任过将军,缺少文化修养并且性格凶悍,非常喜欢杀戮,官吏没有人敢跟他争论,惟独先父敢于跟他以理相争。有无辜的人将被处死,先父常常用身体来挡住鞭打杖击,拒绝执行太守的命令。太守非常生气,将几案扔出去,将席子折断,却没有办法改变先父的做法。最终依靠持心正直而避免了耻辱,被调任长安主簿。先父为德清君守丧,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守丧期满,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先父坚持说:“有老母亲和年幼的子女在吴地,我希望做宣城县令。”推辞了多次才获得批准,迁职担任宣城县令。四年后担任阌乡县令。考核官员时的成绩都是最好,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思念他,树立了石碑来颂扬他的功德。后来过了几年,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恰逢宰相和御史台的人结党营私,诬陷正直的人来报私仇。有人击打登闻鼓来让皇上知道,皇上命令先父带领三司来审理这事,他到任后就为这事平反了。宰相不敢依仗威势来达成私欲,御史台的官员也不敢怀着私心去挑拔离间,很多蒙冤的人都获得了赦免,奸邪的人侧目而视,先父封好奏章秘密地献给皇上,回到朝廷向皇上复命,于是没有人再敢说什么。过了一年,终究用其他的事情来中伤先父,贬官做夔州司马。过了三年,奸邪的人被惩治,先父被授于侍御史的官职,皇帝的命令上说:“坚守正直之心,痛恨邪恶而不畏惧。”贞元九年,我考中进士。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廷官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来的吧?”有关官员奏明情况,皇上说:“这是当年对抗奸臣窦参的人啊!我知道他不会为了儿子而图谋私利的。”这一年五月十七日去世,终年五十五岁。10(1)用典(1分)。分别是“望帝啼鹃”(1分)与“精卫填海”(1分)。(2)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叠音词“寸寸”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珍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以望帝自况,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作者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恳切隆重,体现作者拳拳爱国之心。诗人借精卫填海表达了自己希望以微弱力量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热切希望梁氏共赴国难。(答对1点2分,答对两点4分。)11(1)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4)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12. A E(A省去了原文的“从八十回续下的”的限定,故错;E原文是“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符”)13. C(高鹗续书失败的原因作者没有提及“时代局限”,此项属无中生有)14.()续书人的才情有限却不自量力地续书;()原书作者的个性与续书者的个性万难融洽,有活泼泼表现个性的好文章难续;()续文学作品不是续学术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原书中人的性格与环境只有原作者才最了解,即便是作者也只有在创作时才了解。 (每点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分)15.()高鹗的续书是失败的;()高鹗的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高鹗在表现活泼泼的个性(人格)方面是完全失败的,此外都是些小错误。(每点分,答全三点给4分)。海珠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试题语 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栈道/饯行 粗犷/旷达 伺候/伺机B嫉妒/忌恨 储存/处方 傍晚/滂沱C阡陌/忏悔 百舸/沉疴 诲人不倦/韬光养晦D荟萃/市侩 烙印/奶酪 间不容发/挑拨离间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今年广州云台花园“奇妙俄罗斯之旅”中秋灯会受到追捧。流光溢彩的东欧风情大门、神秘莫测的俄罗斯古堡、英俊威武的俄罗斯士兵、还有热烈奔放的俄罗斯国花向日葵,让八方游客仿若置身美丽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推陈出新的灯饰吸引了大批游客,真是众望所归呀。 A流光溢彩 B神秘莫测 C推陈出新 D众望所归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B课外阅读竞赛活动激发了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营造了良 好的交流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C伴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许多城 市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垃圾围城”的窘境。 D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和资料,全面把握 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想象力是指在知识材料的基础上, 。它是一种能促使人类预想不存在事 物的独特能力,最具改革性和启示作用。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意, ,是 一种能面对日常生活挑战而衍生出创新主张的能力。它是知识的一种创造, , 将来还会创造更多, 。它也是知识的一种创新,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 滞不前, 。历史上有些被认为是最荒谬的想象往往成为人类的创举,想象 力能够让知识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奇迹。 ,人类才会有今天和未来。 正是具备了超凡的想象力 是将个人独特的才能、看法转换成新奇而有效的想法 人类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知识产品 反而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正是这种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言说。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迁淮西。会例革南士,就为吏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以岁月及格,授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以廉能称。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绍兴路总管王克敬,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未报。而克敬为转运使,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沮之者以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曰:“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且浙右之郡,商贾辐辏,未尝以口计也。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于是议岁减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亟遣留艮,而议遂定。 迁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绍兴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艮执言曰:“运户既有官赋之直,何复为是纷纷也!”乃责运户自载粮入运船。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移文往返,连数岁不绝,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运户乃免于破家。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吉之安福有小吏,诬民欺隐诡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前后数十年,株连至千家,行省数遣官按问,吏已伏其虚诳,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复勒其民报合征粮六百余石,宪司援诏条革去,终莫能止。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行省用艮言,悉蠲之。艮在任岁余,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卒年七十一。(选自元史良吏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 辟:征召 B会例革南士 会:适逢 C以岁月及格 及格:到了期限 D亟遣留艮 亟:及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尝言于行省 月出于东山之上 B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丞相闻之 惑之不解 D而有司喜功生事者 今者项庄拔剑舞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 司所拟可也 B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C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D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艮崇尚气节,读书务求其中道理并求学以致用,在担任淮东宣慰司辟令史时以 廉洁能干著称。 B王艮任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时,通过努力免除了当地百姓头上的不当盐税,减轻 了百姓的负担。 C王艮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在未得到批复的情况下,免除了运户的钱粮,使 他们免于破产。D王艮做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建议把向安福百姓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得到 了上级的支持。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 (3分) 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4分) (2)王艮是一位为老百姓敢于直言,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王艮“为百姓着想”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3分)(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子曰:“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 (3) ,微冷, 。 (苏轼定风波)(4)江天一色无纤尘, 。 ?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有人统计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360多种。我觉得这些定义虽然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关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文化这个概念,是相对于“自然的、原始的”意思提出的,最初是指耕种土地。自然界原始的地球环境本身并不存在文化,自从有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环境,改造地球,从事耕种土地、改造自然这种人为事业,就是文化的起点。所以文化的实质,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就是“人化”。它来源于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也就是把自然环境人化了。 人化本身还包括对人自己的人化,因为人一生出来还是个自然生命体,怎样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相一致,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就有一个人化的过程,可以叫做“化人”。所以,文化的本质简单地说是“人化”,再展开说就是“人化和化人”。“化人”就是教育、培养人。古人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改造外部世界,积累了很多成果和经验,拿这些成果和经验再来武装人,就使更人符合“人”的发展方向。总之文化最本质的意义,就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结果和产物。文化的产物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包括物质的、经济的、技术的、科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文艺的,等等。我们人的本性、人的能力有哪些方面,文化里面就包含哪些方面的形式。我们继承了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造新的文化成果,这样人类就通过不断的人化和化人使自己得到提升,越来越成为大写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给文化下定义,主要不是指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外在成果,文化有大中小的概念,最小的概念有时就是指学习、上学受教育,就是指认字。我们所说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中,按狭义来说,“有文化”就是指这一方面,而在广义上,“四有”都是文化。最广义的文化是哲学上的概念,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物品、特定的活动或者特定的形式本身,而是指一种本质的过程和方式,即人如何把自然界人化,人如何人化自己。梁漱溟先生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人的生存样式”,它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始终,不是凝固不变的外在的东西。用“化人”和“人化”这两个词来理解文化,就是把文化看做是历史过程,这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理解大文化的本质和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文化作为一种样式、一种模式,是一种方式本身。我们谈文化,不要光谈文化的产品、文化结果和文化机构,要注意到文化产品产生过程的方式,文化机构运行的方式,文化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潜在地反映着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的东西。我们理解文化要在各种行为、各种社会关系活动的样式中进行。文化的特点不在于人们“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古往今来人们“做什么”都差不多,而造成文化差别的,就在于同样的事情用不同方式去做。所以,我们把握文化的深层特征和实质内容时,既要注意做什么,更要注意怎么做。文化本身有一些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在很多年里、在很多方面有爱搞形式主义的风气,搞文化则更容易搞成形式主义,如果那样,我们想发展文化,可能就选择了南辕北辙的方式,反而糟蹋了文化。我们一定要在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基础上,在深层次的底蕴上下功夫,提高我们的文化层次。第二就是:文化是人自己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呢?文化的形式、状态和发展的动因都是来自人的生活实践本身,人的生存本身不仅造就了文化,而且离不开文化。(选自李德顺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体制改革)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化的定义难以统一,因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几百种之多,各个定义有很多差别,所以无法解说。 B因为“文化”与“自然”“原始”是相对立的,因此原始社会没有文化,只有到了现代人们上学读书才有了文化。 C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经济、技术、科学、政治、道德、宗教、文艺等都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的文化成果。 D最广义的文化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在人类发展的始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E理解文化是一种样式、是人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所在这两点是理解文化的关键,也是提高我们文化层次的关键。13.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认为的“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耕种土地,收获粮食 B蜜蜂筑巢,酿造蜂蜜C发明飞船,探索宇宙 D孩子游戏,看图说话14文中“人化”和“化人”各指什么?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15作者在接受广州日报的采访时,认为过去常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作者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参考答案1-8题、13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题号123456781213答案ADCBDBCCABB附:选择题答案说明题号答案考点答案说明1A字音识记Azhn/jin,gung/kung,c/s; Bj/j,ch,bng/png;Cqin/chn,g/k,hu; Dhu/kui,lo,jin/jin。2D词语运用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3C语病辨析A词序错误,“最伟大的”应该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后面; B“起到了效果”搭配不当,改为“收到了效果”; D“史传”和“资料”不能并列,改为“史料”。4B语言连贯这一段文字围绕“想象力”展开。与上句一起,构成“想象力是的能力”; 紧承上文作进一步诠释;“无数”与下句“更多”相关;“正是这种创造”回应句首“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反而”与“绝对不会”相照应;“正是”与“才会” 相照应。5D文言实词亟:急忙,马上。6B文言虚词B.“却”,表转折,连词;A.“向”,介词/“从”,介词; C.“这件事”,代词/宾语前置,结构助词;D. 定语前置,结构助词/无实义,语气助词)。7C断句(参见译文)8C文意理解C不是“在没有得到批复的情况下”,而是“取来办事人员的文案查阅”。12AB文意理解A. 作者认为“文化”的定义虽然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关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B. “文化”与“自然”“原始”不是对立的,自从有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环境,改造地球,从事耕种土地、改造自然这种人为事业,就是文化的起点。13B信息筛选“蜜蜂筑巢,酿造蜂蜜”与人的活动无关,不属于本文所认为的“文化”范畴。9.(1)(7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B。 召集(官员)商议希望稍稍减少盐税数额,以宽舒民力。(3分)3分。译对“集议”与“纾”各1分,译对大意1分。集议:召集(官员)商议;纾:宽舒。 如今死亡、迁移的已经很多,难道重视更改已经有的户籍却轻易放弃百姓的生命吗?(4分)4分。“徙”“顾”“成籍”各1分,译对大意1分。徙:迁移;顾:难道;成籍:已经有的户籍。 (2)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文言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C。事例一:将减少的盐税转移到浙江西部,分派到商贾聚集的州县。(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事例二:在王艮的努力下,海运船只被大风所损坏的,予以核实后扣除粮食的数额。(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事例三:王艮力争行省采纳自己的建议,将安福州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 3分。每个事例各1分。附:参考译文:王艮字止善,是绍兴诸暨人。他崇尚气节,读书务求其中的道理以达到使用它的目的,不随便加以评论。淮东廉访司征用书吏,调任淮西廉访司。时逢朝廷下令监察部门一律革除南方士人,王艮于是就到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做吏员,因任期达到了规定的期限,授任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征用他做令史,以廉洁能干著称。历任建德县尹,授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绍兴路总管王克敬,认为按照人口数目征收盐税对百姓不利,曾经向行省建议,不见答复。后来王克敬担任运盐转运使,召集官员商议稍稍减少盐税数额,以宽舒民力。阻挠这一建议的人认为有既定的户籍,不可更改。王艮毅然说:“老百姓实际人数少而强行按照超过的人数多征盐税,如今迁移、死亡的已经很多,难道重视更改已经有的户籍却轻易放弃百姓的生命吗!何况浙江西部的州县,商贾会集,也未曾按人口计算征税,将减少的盐税转移到浙江西部,分派到商贾聚集的州县,确实是一种好办法。”于是议定每年减少征收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不久又有人反对以前议定的结论,王艮准备辞职而去,丞相听说了这件事以后,急忙派人挽留王艮,因而他的建议也就确定了。 调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绍兴官粮需要转入海道运往京师的有十万石,绍兴城离海有十八里,每年命令官府征集的民船以备短途运送,官吏得以相互勾结坑害百姓。等运送到海边,掌管海运的人又不立即接收,造成折损短缺的弊病。王艮坚持说:“海路运户既有官府付给他们的费用,何以又要官府搞得这么纷纷扰扰呢!”于是责成海路运户自行将粮食送入海运船只,海运船只被大风所损坏的,应当予以核实后扣除粮食的数额,因为公文往返,拖延了好几年都没有把事情办成,王艮取来办事人员的文案查阅,当即免除了损失的粮食五万二千八百石,钱二百五十万缗,运户才免于破产。授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吉安路安福州有一个小吏,诬告百姓欺骗隐瞒了田租九千余石,起初只有八家被诬告,前后十几年,被牵连到的有上千家,行省多次派官员察问,小吏已经承认自己是欺骗诬告,而喜欢邀功生事的官吏,仍然强迫这些百姓交粮多征六百余石。廉访司引证诏书条款将此删去,但始终不能制止。王艮到任后,首先上奏:“安福州的田租,比原先治理时已经增加了一千一百余石,怎么还会有欺骗隐瞒的田租呢?按照廉访司所议定的意见就可以了。”行省采纳了王艮的建议,将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王艮任职一年多,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德副使退休。去世时七十一岁。10(7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1)一层意思是就老柏树而言,表现老柏树不受自然条件的干扰,无论春风来还是不来,它都始终保持自己原有的四季常青的风姿;(1分)另一层意思是兴龙寺主人从容淡定,荣宠(春风)不惊。(2分)3分。表层意思1分;深层含义2分。(2)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趋之若鹜来反衬(衬托、对比)老柏树在春风到来之时保持这原有的姿态,(1分)突出了老柏树的超然物外、从容淡定,(1分)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受环境影响,淡定从容精神品质的赞叹。(1分)(或)双关,“春风来似不曾来”既写老柏树四季常青,不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又突出了寺院主人淡定从容的高尚品质,一语双关。(或)象征(以物喻人),如牡丹象征富贵,寻芳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老柏树象征寺院主人等。(或)托物抒怀,如借老柏树在春风到来时依然保持自己原有的风姿,抒发了对超然物外、淡定从容品质的歌颂和向往。4分。反衬、衬托或对比1分,分析到位3分。11(6分)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A。(1)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料峭春风吹酒醒 山头斜照却相迎(4)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14(4分)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C。“人化”就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它还包括对人自己的人化。(2分)“化人”就是教育、培养人,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改造外部世界,积累了很多成果和经验,拿这些成果和经验再来武装人。(2分)。4分。“人化”2分,“化人”2分。15(4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观点并运用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C。 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是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1点)文化的产物包括经济,事实上,经济是形式,文化是经济活动的核心,(1点)文化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潜在地反映着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的东西,(1点)所以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4分。观点1分;说理2分,表述清楚1分。言之有理即可。【试题】广雅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3-11-06 10:11:19) 转载标签: 广雅中学期中语文教育分类: 高三试题 广雅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德市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叉车实操考试技巧卷子及答案
- 现代题目及答案李永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应用题训练二【含答案】
- 物权法条例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商场店铺租赁合同书样本
- 物流计划管理试题及答案
- 物流概论学试题及答案
- 物料经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前交叉韧带损伤PPT
-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管理工作报告
- 中药柴胡种植技术
-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 八级教程十五单元第二课
- 第四节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 GB/T 36441-2018硬件产品与操作系统兼容性规范
- GB/T 14682-2006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 第一编-《法理学(第四版)》课件
-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管理学(马工程)课件
- 黑布林-Peter-Pan-中英双语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