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二年级数学理科第二次月考试卷(普)一选择题()1已知条件,条件,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若向量,且与的夹角余弦为,则等于( )A B C或 D或3在命题“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则”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结论成立的是( )A都真 B都假 C否命题真 D逆否命题真4. 问题:有1000个乒乓球分别装在3个箱子内,其中红色箱子内有500个,蓝色箱子内有200个,黄色箱子内有300个,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从20名学生中选出3名参加座谈会. 方法:.随机抽样法 .系统抽样法 .分层抽样法.其中问题与方法能配对的是( )A., B., C.,D.,5.一个机器猫每秒前进或后退一步,程序设计人员让机器猫以每前进3步,然后再后退2步的规律移动;如果将此机器猫放在数轴的原点上,面向正的方向,以1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令P(n)表示第n秒时机器猫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且P(0)=0,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P(3)=3 B. P(5)=1 C. P(101)=21 D. P(103)P(104)6. 从全体3位正整数中任取一数,则此数以2为底的对数也是正整数的概率为( )A. B. C. D.以上全不对7.的平均数是,方差是,则另一组数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 , B. , C., D. ,8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9. 为正方形,为平面外一点,二面角为,则到的距离为()210.记实数中的最大数为,最小数为min.已知的三边边长为、(),定义它的倾斜度为则“t=1”是“为等边三解形”的()A,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二填空题(55分=25分)11.一个总体的60个个体的编号为0,1,2,59,现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请根据编号按被6除余3的方法,取足样本,则抽取的样本号码是_.12.下列四个命题中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20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分层抽样。由y=3sin2x的图像向右平移的图像。在回归直线方程y=0.2x+12中,当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变量y增加0.2个单位。设0x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其中假命题是 (将你认为是假命题的序号都填上)13. 在正三棱柱中,已知在棱上,且,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14.在区间2,2上任取两数a,b,则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概率为15已知,则的最小值是2013届高二年级数学理科第二次月考试卷(普)一选择题(105=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55=25分)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75分)16.(12分)设命题:,命题:;如果“或”为真,“且”为假,求的取值范围。(在数学中“所有”一词,叫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存在”一词,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17(12分)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产品,设事件A=“抽到的一等品”,事件B=“抽到的二等品”,事件C=“抽到的三等品”,且已知,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事件D=“抽到的是一等品或二等品”; 事件E=“抽到的是二等品或三等品” 18. (12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1小时”活动,已发展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环保活动之一,今年的参与人数再创新高。然而也有部分公众对该活动的实际效果与负面影响提出了疑问。对此,某新闻媒体进行了网上调查,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持“支持”、“保留”和“不支持”态度的人数如下表所示:支持 保留 不支持20岁以下 800 450 20020岁以上(含20岁) 100 150 300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n个人,已知从“支持”态度的人中抽取了45个人,求n的值;在持“不支持”态度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看成一个总体,从这5人中任意选取2人,求至少1人20岁以下的概率;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8人给这项活动打出了分数如下:9.4, 8.6, 9.2, 9.6, 8.79.3, 9.0, 8.2.把这8人打出的分数看作一个总体,从中任取一个数,求该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超过0.6的概率。19. (12分)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1)证明:面面;(2)求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求面与面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20、(13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P中,BCAP,ABBC,CDAP,AD=DC=PD=2,E,F,G分别是线段PC、PD,BC的中点,现将PDC折起,使平面PDC平面ABCD(如图)(1)求证AP平面EFG;(2)求直线AP与平面EFG之间的距离;(3)在线段PB上确定一点Q,使PC平面ADQ,试给出证明21. (14分) 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将输出的x、y值依次分别记为y1,y2,yn,y2007。(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写出y1,y2,y3,y4,由此猜想出数列yn的一个通项公式yn,并证明你的结论;(3)求高二年级普通班第二次月考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CDBD 610 BCDDB二、填空题113,9,15,21,27,33,39,45,51,57 ; 12. ;13. ;14.;15.三、解答题16. 解:命题:,即恒成立 命题: 即方程有实数根 或 “或”为真,“且”为假,与一真一假 当真假时,;当假真时, 的取值范围是 17【解】 由题知A、B、C彼此互斥,且D=A+B,E=B+C(1)P(D)=P(A+B)=P(A)+P(B)=0.7+0.1=0.8(2)P(E)=P(B+C)=P(B)+P(C)=0.1+0.05=0.1518. (1)由题意得所以n=100.(2)设所选的人中,有m人20岁以下,则解得m=2.也就是20岁以下抽取了2人,另一部分抽取了3人,分别记着则从中任取2人的基本事件为共10个。其中至少有1人20岁以下的基本事件有7个:所以从中任取2人,至少有一人20岁以下的概率为。(3)总体的平均数为,那么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超过0.6的数只有8.2,所以该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超过0.6的概率为。 19.证明:以为坐标原点长为单位长度,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证明:因由题设知,且与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由此得面.又在面上,故面面.()解:因()解:在上取一点,则存在使要使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则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为20.(1)在图中 平面PDC平面ABCD,APCD PDCD,PDDAPD平面ABCD如图. 以D为坐标原点,直线DA、DC、DP分别为与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平面GEF的法向量,由法向量的定义得:不妨设 z=1, 则 ,点P 平面EFG AP平面EFG (2)由(1)知AP平面EFG,则AP到平面EFG的距离为点A到平面EFG的距离平面GEF的法向量 ,A(2,0,0),G(1,2,0) ,=(-1,2,0)点A到平面EFG的距离为=AP到平面EFG的距离为(3)假设在线段PB上存在一点Q,使PC平面ADQ,P、Q、D三点共线,则设,又,又 若PC平面ADQ,又则 , 故在线段PB上存在一点Q,使PC平面ADQ,且点Q为线段PB的中点。21、解:(1)由框图,知数列 3分(2)y1=2,y2=8,y3=26,y4=80。由此,猜想5分证明:由框图,知数列yn中,yn+1=3yn+2 6分数列yn+1是以3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33n1=3n =3n1()8分(3)z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健康管理标准化操作指南
- 企业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 公路桥梁养护技术方案
- 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模板及注意事项
- 医院科室质量管理体系操作手册
- 电子商务淘宝视觉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 孕产妇健康管理与新生儿护理指南
- 建筑设计项目进度管理与质量控制
- 预应力张拉技术作业指导书
- 公司年度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方案
- 上海市静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TPM管理知识培训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 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经济性的比较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RB/T 306-2017汽车维修服务认证技术要求
- 《数学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