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分析“英勇顽强的人民解放军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这句话的主语中心语是“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是定语,修饰限制主语中心语。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赵州桥是著名的石拱桥。”C一般来说,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例如:“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就是典型的祈使句;陈述句的句子结尾常用句号或者省略号,例如:“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的作者是卞毓麟,本书属于典型的科普类作品,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既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B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C“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句话强调了我国石拱桥分布范围广,去掉“几乎”一词,语义没有什么变化,也与实际符合。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3 . 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北方,写到“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B从鱼化石中的“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情怀。C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反映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D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E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忧伤祖国的命运。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至于那些迁x而来的可怜的红雀,几天前还在河岸上容光焕发,现在只见它们的寥寥数顶红帽在浪潮上ku视。梭罗先生用两支桨或一支桨,熟练地驾驭着船,好像全凭他的意志行事,不再需要耗废体力来指引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迁xku视寥寥驾驭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改为_三、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回答后面题目。(4 分)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族,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有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1 人当过大使,20 多人当过议员。这个家族给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 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 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美国政府为了拯救这个家族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巨款。两个家族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孔子的“,无以立” ;诸葛亮的“ 淡泊以明志,”;朱伯庐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以及周总理的10 条家规等均是。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5 . (小题1)阅读短文,在第段横线上填写结论句。(2 分)6 . (小题2)根据你的积累,在第段横线上填写相关名句。(填写两处即可)(2 分)阅读打春,完成下面小题。打春付秀莹在我们老家,把立春不叫立春,叫作“打春”。莫名其妙地觉得,打春这个词,比立春要活泼多了。打春,有一种跳跃的动感在里面,喜悦的,明亮的,热气腾腾,是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我们那个村庄,在我的小说里,叫作芳村。在芳村,有一句俗语,春打六九头。每年打春的时候,已经是六九了。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打春这个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过去了,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打春往往是在春节前后,有的时候早几天,有的时候迟几天。打春总是同新年连在一起,到处都是新的:新衣服,新鞋子,新对联。那时候,母亲长年卧病,早好几天就开始念叨,快打春啦。翻着墙上的月份牌,看一遍,又看一遍。月份牌是那种小小的日历,在乡下很常见。没有老上海的旗袍美人,只有文字和数字,阴历、阳历、节气、星期。往往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朴素的,家常的,邻家姑娘一样亲近而温煦。月份牌上,有打春的具体时刻,比方说,上午十一点三十五。芳村有个风俗,不能把春打在炕上。意思是说,打春这一天,尤其是打春那一刻,不能在炕上躺着。打春这一天,无论多么不适,母亲一定要挣扎着起来,下炕,在院子里走一走,或者是在大门口立一立。在内心深处,我多么盼着每天都是打春。打春的时候,母亲就会下炕了。闲闲地,在房前屋后走一走,看一看。院子里,阳光温软,金子一般。满院子的彩,在微风里飘摇着,飘摇着,简直就要飞起来了。门外就是田野,麦田还懵懂着,是那种深的冷凝的绿。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打春过后,大约等不了几天,万物就该醒过来了。在我们芳村,有一个民谚,一年打俩春,粮食赛如金。意思是说,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当年的年景就不好了,粮食会像金子一样珍贵。在芳村,节气的意思,不是二十四节气,而是节日。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的长篇陌上的楔子里,我就是用的节气这个词,还引来了一些疑问。可见,一个地方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仿佛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扎根在血脉里了。芳村人过节气,不外是吃一顿好饭食罢了。芳村有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躺着。吃饺子,是芳村人过节气最隆重的仪式了。然而,打春这一天,好像在吃上是不大讲究的。不过是家常便饭,擀面条、蒸馒头、烙饼、小米粥。这个时节,新鲜菜蔬还没有下来,大白菜却还多着。炒白菜,炖白菜,醋杀白菜,翻过来倒过去,横竖都离不开白菜。芳村人说,白菜就是百菜。我们却吃出了不一样的滋味。打春这一天,母亲下炕了,也有兴致和闲情,亲手给我们做饭了。母亲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再简单的饭食,都能做出天下的美味来。有时候,倘若打春恰巧在新年正月里,饭菜就越发丰盛了。窗外有零星的鞭炮声,屋子里香气弥漫。丰饶的,甜美的,太平的,热腾腾世俗生活的气息,穿过重重光阴,扑面而来。而今,母亲离开人世已经十九个年头了。我也早已远离故乡,在异地辗转漂泊。流年似水,往日不可追。每年的打春,再没有人监督我下炕了,再也吃不上母亲的饭菜了。我却总是记着那一个场景,母亲立在院子里,衣衫洁净,鬓发清爽,微微笑着,笑着,看着她的家,看着她的孩子们。阳光和煦,满院子纸鸢飘摇。打春了。春来了。7 . 文中多次提到“打春”,在作者心里,“打春”意味着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意味着_,意味着同新年连在一起,意味着_,意味着_,意味着 _。8 .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打春了。春来了”一句的理解。(链接材料)随着年纪渐长,对故乡的牵挂越来越多了。是不是,这也是初老症状之一种呢。河北老家那个村庄,那个村庄里的人和事,那里的草木砖瓦,鸡鸣狗吠,都令我在遥远的异乡魂牵梦萦,日夜不得安宁。(惟有故乡不可辜负创作谈付秀莹)我想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心事。我想找到一条回家的路。(我想写出这个时代的中国心事付秀莹)如今,每一回从京城回乡,都有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滋味。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仿佛,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母亲早已经离开了人世。这世上,恐怕再也没有人为我包饺子了。而父亲,也已经步入了他的暮年,对很多事情,或许失去了关心的能力。上马饺子下马面。这些淳朴的民间习俗,也渐渐没有人记得了。人们好像是都急匆匆的,忙着挣钱,忙着打工,忙着往前赶路。谁还会有闲情闲心,在这些情感细节处流连不去呢。我的兴趣在于芳村的日常生活,我试图写出一个村庄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生机勃勃的细节。比方说,一场婚礼的繁规缛节,一餐饭菜的色香味形,一个女子的服饰妆容,一场争吵里隐藏的方言俚语,以及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这便是世道,是人心,是一个地方的习俗,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在这些细节里面,从唐宋传下来的中国,中国文化中生动琐细但却活泼泼毛茸茸的质感,都在其中了。 正如陌上的尾声里所说的:年深日久。一些东西变了。一些东西没有变。或许,是永不再变的了吧。(中国村庄的日日夜夜付秀莹)9 . 打春时节,成年后的作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假如她在院子里见到了尚在人世的年迈的母亲,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以作者的身份展开想象,描写和母亲相处、交流的场景。(不超过120字)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注)令誉:好的名声。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10 . 用“”为下列文言句子标出停顿。(共四处,每处0.5分,2分)帝 曰 卿 面 何 以 汗 毓 对 曰 战 战 惶 惶 汗 出 如 浆。11 .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期日中(_)(2)尊君在不(_)(3)家君(_)(4)少有令誉(_)12 . 翻译下面句子。(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13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14 . 甲乙两文中写到的三个孩子共同特点是:_;不同的是元方性格_,钟毓、钟会性格则显得_。五、情景默写15 . 默写(1)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2)我想:_,_。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关雎中运用比兴手法,引出君子爱慕淑女,营造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的环境氛围的句子是:_,_。(4)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六、诗歌鉴赏本学期学习了诗歌单元以后,同学对诗歌的阅读和写作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跟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6 . 下面两首短诗都出自艾青诗选,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就你喜欢之处写几句赏析。17 . 请你选取你喜欢的意象写一首题为秋的小诗,表达你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要求:诗中意象不少于一个,诗作不少于四行。七、作文18 . 小作文改写晏子使楚中晏子驳斥楚王的部分,注意增加适当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力避对原文进行简单的翻译。19 .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