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兰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兰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兰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兰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D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2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些电信骗子打着公安办案的旗号招摇撞骗,在人们上当之前,电话,制造紧张气氛吓唬人,一旦汇款过去,骗子马上消失得。其实这样的骗局并非,只要我们冷静应对,很容易就发现其破绽。A络绎不绝无影无踪滴水不漏B络绎不绝荡然无存天衣无缝C接连不断荡然无存滴水不漏D接连不断无影无踪天衣无缝3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趾高气扬的形象,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B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C乘客因为自己坐过站向公交车司机泼开水,导致车辆失控,差点儿坠入河中。这个乘客的做法简直不言而喻。D在著名作家李杰所写的文化的信仰一书中,很多观点颇有建树,为学习传统文化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4 . 以下关于各篇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B唐雎不辱使命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C活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为国效命的愿望。D隆中对一文谈到建立“霸业”的根基,诸葛亮先分别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再总论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我最喜欢的是那绵绵的细雨,因为它温柔、_(tin jng)。执着是悬崖上的小草,_(go ji)我们要有顽强的意志。渐渐地,竹笋长大了,变成了苍劲(_)挺拔的竹子。这里的小池塘不见了,只留下一片龟裂(_)的土地。三、现代文阅读(二)阅读足迹完成小题。足迹拐过那道挂满冰柱的断崖,大雪山的山顶就在眼前了。路,越来越难走了。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落下来。指导员曾昭良觉得脑袋仿佛胀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动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猛地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心跳得“砰砰”响,似乎一张口那颗热乎乎的心就会一下子从口里跳出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啊!可是不行,还在接受收容任务的时候,他就听说过,山顶上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被搀扶着的病号倚在曾昭良的肩膀上,喘了几口粗气,仰起脸,乞求到:“同志把把我扔下你”“瞎说!”曾昭良生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像是为了回答,他加快了脚步。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他们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就在登顶的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还有几个刚刚赶到的,正摇摇晃晃地寻找着地方,准备坐下来。曾昭良的心像是被谁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了,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脚步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冰冷,再也起不来了。他又奔向旁边的一个年轻的司号员,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的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曾昭良的心头立时松宽些了。他抹去了眼角上的雪水,定晴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渣,堆着白雪,浓密的眉上沾满了雪花。看去简直像神话里的老人了。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11)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12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和头上的积雪,然后扭转身,向着山顶上的人们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13这话声音不高,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都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双眼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往起站,有的已经在同志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扛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下山的路移动了。14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伤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地说道:“走吧,您身体不好”15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伸过来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望山后,又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了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16“是党员吗?”17“是。”曾昭良回答。18“你累了吧?”19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20“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呢?”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21那人 A,然后 B,又 C。可是,谁身上又有多余的衣物呢?22警卫员显然弄错了首长的意思,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23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24“不要停下,继续前进!”25然后,那人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周恩来。26曾昭良看着这个整个红军都衷心敬爱着的名字,顿时,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严地复诵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27“同志!”周副主席沉重地点了点头,“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这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关口,共产党员就要出现在这些关口上!”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再交给下一个同志。”28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29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30风雪更紧了。31曾昭良紧握着命令,深情地望着长征部队走去的方向。32只见敬爱的周副主席,搀扶着战士,迎着弥漫的风雪,在大步走着,走着在他的身后,在这千年积雪的雪山上,留下了一长串深深的脚印6 . 周副主席来到山顶后,做了哪些事或决定?阅读-(32)段,仿照所给示例加以概括帮助曾昭良搀起了即将坐下的小司号员_决定山顶的雪坪上需要留人;_7 . 阅读(21)段,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择下面合适的语句填入文中空白处。 (只填序号)抚摸着自己身上 打量着周围的人 伸手摸了摸曾昭良的衣服A_B_C_8 . 本文的人物描写很生动形象,请从文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9 . 曾昭良看到雪地上那一长串深深的脚印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或者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你发挥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100字左右。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黑暗中的花香五岁那年他失明了,起初,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停地问母亲,为什么总是黑夜,为什么不打开灯? 母亲告诉他,他头顶有一块乌云,挡住了太阳和所有的灯光,不过不用害怕,虽然不能见到光明,但乌云挡不住太阳散发的温暖,用心感受世界还是暖烘烘的。他似懂非懂,却突然雀跃了起来,妈妈没有骗我,天上真的有乌云呢,有雨落在我手背上了。母亲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紧接着,有更多的雨落在他的手背上、脸颊上,雨水咸咸的、涩涩的,那是母亲的眼泪。 黑暗中,他的听觉变得异常灵敏,甚至能听到一朵花开放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角落中传来细微的“噼叭”声,于是摸着墙壁走到角落,他伸手轻轻触摸,发现那儿有一盆植物,一股香气随着他的触摸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淡淡的无可名状的味道,像是光明的味道。母亲告诉他,那是一盆菊花。从此后,他爱上这盆花,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恍惚中,有一束光注入他黑色的世界。时光的流逝静寂无声,他渐渐顺从了黑暗,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反而变得有些依恋起来。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诉他要上学了,那个学校很好,虽然仍然黑暗,却充满了花香。 随着父母跌跌撞撞走出家门,听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声音时,他的身体变得僵硬起来,他感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自己身上,那温暖有些燥热,令他平静的心剧烈地跳动。他进入的是一所盲人学校,果然如父母所说,这儿充满了淡淡的花香味道,在穿过一段坑洼不平的林阴道时,他感觉到阳光忽明忽暗,他紧紧握住父母的手,害怕自己会迷失方向。那一天,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然后,他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你好,请坐下吧。他坐了下来,父母不知何时松开了手,他无所适从地四处摸索着,突然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桌子,这时,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循着花香探去,果然,家中角落里那盆菊被放在了桌子的一角,在熟悉花香环绕下,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然后,他听到四周传来了他异常熟悉的声音,那是一种呼吸的声音,只有身处黑暗之中的人才会那样呼吸,细微、悠长、平静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与他一样身处黑暗的年轻人,他学会了许多,生活能自理了,可以用盲文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在操场跑道上与人赛跑。他逐渐长大了,有了很多朋友,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他热爱上了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光明。每天的课程很多,但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伺候桌上的菊花,老师告诉他,这种菊花叫作墨菊,虽然朴质无华,却端庄稳重,在花的世界里,墨菊惬意舒缓、洒脱娴静、隽永鲜活、醇厚如酒,将其融汇到心境中,会凝聚起一份自然天成,飘逸出一份清绝品格。 他听得悠然神往,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做一朵墨菊,在黑暗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把平凡的生命沉淀成一杯醇香的酒。10 . 标题中“花香”除了指菊花的香味之外,还有什么特殊含义?11 . 面对生活的遭遇,“他”经历了哪些情感上的变化?从“最初的恐惧” _12 . 文中有三件事体现了父母对“他”的精心呵护,请简要概括。13 . 为什么“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你从“他”的故事感悟到什么?14 . 本文着重从内心展开描写,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妙处。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式守信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参考注释)太学:京城最高学府。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张劭;字元伯,范式的朋。告:告假。过:拜访。克:约定。白:告诉。馔:饭食1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式谓元伯曰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B后期方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C必不违约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D若然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16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题干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少游学于太学A告之于帝(愚公移山)B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7 . 翻译句子。 尔何敢信之诚也?18 . 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原文语句回答)?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叟:对年老男人的尊称。后:怠慢。19 .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利:天时不如地利兵革非不坚利也B是:是天时不如地利是焉得为大丈夫乎C至:寡助之至至于夏水襄陵D以:以天下之所顾不以疾也20 . 把语段(1)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1 . 简要分析语段的论证思路。22 . 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君主应该怎么治理国家。举例说明。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注)上:指唐太宗。傥:倘若。23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管夷吾举于士_(2)人恒过_24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25 .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1处)行 拂 乱 其 所 为26 . 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六、句子默写27 . 诗、文名句填空。(请注意:题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必答题:_,寒光照铁衣。独坐幽篁里,_。谁家玉笛暗飞声,_。草树知春不久归,_。_,赏赐百千强。杨花榆荚无才思,_。选答题:_,关山度若飞。当窗理云鬓,_。此夜曲中闻折柳,_。_,送儿还故乡。七、诗歌鉴赏阅读蝈蝈与蛐蛐,完成后面题目。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章啊!他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他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28 . 这首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_的描写,表达了诗人_。29 . 诗中分别描写了两个时令富有特征的景物,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景说说有什么作用?夏夜追凉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30 . 作者夏夜“开门小立”的原因是什么?31 . 诗末说微微凉意“不是风”,那是什么?请结合诗中内容作简要分析。八、名著阅读32 .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1)这段话出自苏联作家_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2)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A小说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