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C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深情回顾了鲁迅童年无忧而快乐的时光,读来倍感温暖。C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塑造了一个不完美的甚至有点平庸的父亲形象,然而正因为其不完美而平庸,反而更具真实感人的力量。D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里的主人公,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3 . (题文)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志犹未已/犹鱼之有水B比肩接踵/自比于管仲C遂用猖獗/贤能为之用D山水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4 . 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是( )A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B采桑子欧阳修南宋C赤壁杜牧唐代D饮酒陶渊明晋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虽然他的父亲浑浑噩噩,但他却是个精明的人。B他已经穷到家徒四壁,身无分文的地步了。C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用蹬三轮车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令我肃然起敬。D没想到,一些别人不以为然的小事,也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暴风骤雨。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ku(_)梧伶俐(_)径自(_)契诃夫(_)kn(_)肩旗zh(_)醋栗(_)恐吓(_)畜生(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玉米在人间,回答下列小题。玉米在人间李思维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包围在万绿丛中,带着乡亲们的体温,聚着他们的心血,成为乡村最朴实,最优美的风景,在我的眼睛里,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涌动蓬勃的生命。身居城市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家乡的那些景物,尤其是那些庄稼,那碧波如浪的玉米林,我仿佛听到风儿吹过来的沙沙声响,嗅到阵阵夹杂着甜味的清香,每当这个时候,我好像又找回了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找到了我的乡村记忆和童年的快乐时光。闲暇时翻阅史料,得知玉米的渊源来自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墨西哥因此被誉为“玉米的故乡”。历史风云,世事沧桑,我想,当年墨西哥那些土著居民,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培育的这种黄金般的玉米竟漂洋过海,养活了无数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玉米用一代一代的生命轮回精心地呵护着村庄民众,与村庄一起经历风雨洗礼,一起接受阳光的爱抚。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逢春风吹醒冻裂的泥土,父亲总在这个时候左手持鞭右手执犁,跟在那头老牛后面,用一把锋利的犁铧划开春天的序幕,农事是一波接一波的,耕好了地,接着就要把玉米种子播进地里,A乡间的路上,随处可见推着种子化肥,肩扛锄头的人们,偶尔还能看见施拉机“突突”地驶过,整个田野像一锅煮沸了的开水欢腾起来。一场春雨过后,玉米就开始疯长,放眼望去,一片葱茏,一片苍翠,漫山遍野的绿像大海一样铺天盖地卷来,淹没了村庄。闭上眼睛,整个田野里都是玉米拔节的声音,这时节的天空是明朗干净的,土地是妩媚舒展的,玉米生长着,长到一筷子高的时候,又要追一次肥,B追过肥的玉米像发育期的少年,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下,使劲地蹿个儿,似乎不几天,田野成了青纱,一片浩瀚壮观的风景。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大自然的芬芳犹如久违的甘露沁人心脾,我们孩子们难以控制焦急等待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往玉米地里钻,童年里玉米杆的美味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汁水甜得黏牙,是我们最喜欢的免费零食,孩子们像挨了饿的小兽,迫不及待啃生棒子,甜甜的有种牛奶的香味,还有煮玉米,水是村中甘甜清澈的井水,把嫩乎乎的小玉米丢进煮饭的开水锅里一起煮,煮熟的嫩玉米水灵灵的,热气氤氲,握住玉米的两头,用牙齿轻轻地啃食,满嘴都是清香。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地里的玉米成熟了,经过阳光照耀的玉米,籽粒饱满,色泽光亮,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轻轻抽动鼻翼,满口满鼻都是甜蜜的气息,那年月收获玉米没有机械化,一家一户的几亩地,全是人工收获。人们拉上车子,提着袋子,挎着篮子,来到地头,掰玉米的人一手握紧秆子与玉米蒂。一手握紧玉米棒一折,一个玉米棒子就掰下来了。玉米秆砍下来后,捆成直径一尺的草捆子,再一簇簇地把十来个这样的草捆子聚拢,让它们彼此依靠着,站立起来,玉米秸秆要在收获后的玉米地晾里一段时间,等到水分全干了,再运回家仔细地垛起来,到了冬天,或铡成草料喂牲口,或用来搭建菜窖的顶棚,或烧火做饭,或沤制农家肥到了春天还可以扎成菜园子的篱笆,人们一点儿也舍不得丢掉。吃过晚饭,碗一推,剥玉米又要开始了,干这种活,不用点灯,白白的玉米皮已经映得院里发亮,或搬个小凳子,或席地而坐,大家围着玉米堆,去除玉米的外套,只留下几片薄薄的内叶,成对成对地栓在一起,待绑好了,一下子搭在事先栽好的木桩上,挂在一个个树杈上,炫耀着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丰收7 . 文章围绕“玉米”写了那几幅生活画面?请分别加以概括。8 . 文章开头写对玉米的回忆,有什么作用?9 . 朗读“当年墨西哥哪些土著居民,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培育的这种黄金般的玉米,竟漂洋过海,养活了无数中国人。”这句话时,至少有一个词是需要重读的,你认为是哪一个?请简述理由。10 . 本文语言非常优美灵动,请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1 . 通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一下子搭在事先栽好的木桩上,挂在一个个树杈上,炫耀着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丰收”一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明年我回家十年前父亲患绝症,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了父亲,我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每年回到那座围墙内的小楼里。母亲一人独守这空荡荡的房子也不合适,妹妹便将她接到自己家住。然而,母亲虽住女儿家,却总是隔三差五地要回老宅去。“她不听的!风雨无阻!” 妹妹经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听多了,有时我也会假装生气,在电话里“责令”母亲不能再没完没了往老宅跑了,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那天晚上,我陪母亲回老屋,姗姍而行在故乡的小路上。夜幕暗淡的灯光下,四周朦朦胧胧的。风从树叶的缝隙间溜过来,凉爽柔和。路旁的草丛里偶尔传来几声虫儿的窃窃私语,令我陶醉,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到了自己家的院子。母亲掏出钥匙,很用力地将“铁将军”拉开那大门很重,母 亲用力时整个身子都往上“跳”了一下,有点“全力以赴”。我伸手帮忙,却被母亲阻止: “你挪不动的!”她的话,其实更让我心痛:我一个大男人挪不动,你一个八十五六岁的 老太太怎么能挪得动呀!看完前院的桂花树、后院的柿子树,母亲带我进屋。母子俩事先没说一句话,却不约而同地进了楼下一间放置我父亲骨灰和遗像的房间。“阿爹,小明回来看你了!”父亲含笑地看着我们,只是那笑一直是凝固的那是 他相片上的表情。呵,十年了,只是一转眼的工夫! 三鞠躬后,我为父亲点上一支香烟, 再插上一把母亲点燃的香我忍不住哽咽起来,像少时在外受了委屈后回到家的孩子。“走,看看你的房间。”母亲怕我太伤感,一把拉我上楼。其实从进门的第一眼,我已经注意到:房间内,无论是墙还是地,无论是桌子、椅子 还是沙发,甚至电话机,都与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样。放在原位,整齐而洁净。“还 这么干净啊!是你经常擦洗的?”母亲含笑道:“我隔三差五回家就干这些事,把所有的地方都擦一遍不要让你爹 感觉没人理会他了,也好等你们回来看着舒服。”母亲最后把我领进我的房间,一张宽宽的床上,上面盖着的是我熟悉而陌生的黑底花 被面,被子的夹里是土布,那土布是母亲和姐姐亲手织的,尽管摸上去有些粗糙,但它令 我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当年母亲与姐姐在织布机上日夜穿梭的情景床边是一排梳头柜, 也叫书桌,上面的相框内,是父母引以为自豪的他们的儿子在部队时当兵、当军官的照片, 以及与他们的合影。那个时候,我们全家人多么幸福,好像有我这个当小连级干部的军官 就知足了!“看,里面全是你的书”母亲拉开一个个抽屉,让我看。令我惊喜的是,它们多 数是我早期的作品,有的我早以为遗失了。母亲一边唠叨着,一边弓着腰,开始翻箱倒柜。 “这是你的衬衣,没穿两次。”“这件棉衣,是那年冬天你回家时特意给你缝的。” “看, 这是你爹让你从部队拿回来的解放鞋,还是新的,他都没来得及穿”二三十年了,母 亲竟一件不少地将我曾经用过和我孩子用过的衣物,一样样保存得如此完整、完好!“你看这个”母亲从一个包袱里拿出一个暖水袋,说:“还记得那一年你们第一 次春节回家,我给小孙女买的这个暖水袋吗?”“记得!怎么不记得呢!”我一把抓过暖水袋,摸了又摸,眼睛很快模糊了那一年冬天,我带女儿回家探望父母,遇上特别寒冷的天气。南方没有暖气,屋子里跟冰窖似 的,她奶奶急得不行,半夜打着手电去镇上敲商店的门,硬是让人家卖给她一个暖水袋。不想回家途中,雪路很滑,母亲连摔了好几跤,卧床几天后方康复。“倒上热水还能用。啥时你带我孙儿们回来?”母亲顺势拿过暖水袋,认真地看着我。“他们都回来你也不用担心,我这里啥都有”母亲像变戏法似的,又从柜子里拿出两 个暖水袋,还有电热毯、铜热炉和夏天用的凉席、毛巾被、竹扇一年四季所用物品,应有尽有。我吃惊地张大嘴巴。母亲喃喃道:“你们要是回来,这些都能用上。”她抱过一床棉被和床单,放在我手上。棉被柔软软、绵温温的,像刚从太阳底下收进屋似的。我顿觉有一股巨大的暖流涌进我身,然后融入血液,一直暖到心窝。就在这天晚上,我异常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懂了。母亲惊诧地看着我,问:“你懂啥了?”我说:“明年我就回家来!”母亲有些不安地笑了。这时,她的双眼闪着泪光12 .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情节“我”的心理母亲总是隔三差五地要回老宅去 _ _心痛祭拜父亲 _ _吃惊13 . 下列句子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1)风从树叶的缝隙间溜过来,凉爽柔和,路旁的草丛里偶尔传来几声虫儿的窃窃私 语,令我陶醉,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从修辞角度赏析)(2)母亲有些不安地笑了。这时,她的双眼闪着泪光(从描写角度赏析)14 . 文章自然段写到:我异常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懂了。”请问“我”到底懂了些什么?15 . 为什么最后一段“我”说“明年我就回家来”?请结合全文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孝亲”的看法或感悟。四、文言文阅读相传赵公宏燮官直隶巡抚时,一夜,梦家中已死僮仆媪婢数十人,环跪阶下,皆叩额乞命,曰:“奴辈生受豢养恩,而互结朋党,蒙蔽主人,久而枝蔓牵缠,根柢胶固,成牢不可破之局,即稍有败露,亦众口一音,巧为解结,使心知之而无如何。又久而阴相掣肘,使不如众人之意,则不能行一事。坐是罪恶,堕入水族,使世世罹汤镬之苦。明日主人供膳蟹,即奴辈后身,乞见赦宥。”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饬举蟹投水且为礼忏作功德。时霜蟹肥美,使宅所供,尤精选膏腴。奴辈皆窃笑曰:“老翁狡狯,造此语怖人耶!吾辈岂受汝绐者。”竟效校人之烹,而以已放告;又干没其功德钱,而以佛事已毕告,赵公竟终不知也。此辈作奸,固其常态,要亦此数十僮仆婢媪者,留此锢习,适以自戕。请君入瓮,此之谓欤?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根柢:比喻事物的根基。汤镬:滚开的水锅或油锅。出自孟子万章上,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校人养在池中,校人把鱼煮了,欺骗了子产还洋洋自得。自戕:自杀,自己伤残自己。16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精选膏腴(肥美)B奴辈皆窃笑曰(偷偷)C竟效校人之烹(效仿)D固其常态(固定)17 . 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饬举蟹投水/且为礼忏作功德B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饬举蟹投水/且为礼忏作功德C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饬举蟹/投水且为礼忏作功德D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饬举蟹投水且为/礼忏作功德18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坐是罪恶,堕入水族,使世世罹汤镬之苦。_老翁狡狯,造此语怖人耶!_19 . 本文讽刺了哪一类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五、句子默写20 . (题文)(2017届中考海南卷)默写下列诗句原文。(1)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2)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4)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表现诗人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_。”(6)自海南实施“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的发展规划以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说:“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龙潭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释)王守仁,号阳明,浙江余姚人。青年时就有经略四方之志,但初入仕途,就因反对刘瑾,远谪龙场驿。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