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2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萧红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本文捕捉鲁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最后一课是法国都德创作的一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小弗朗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本文以对话为主,“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就出自本文。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然界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B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C百十个安塞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使人叹为观止。D大家知道我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对我比较谅解,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二、字词书写3我国古代经典名篇中创造了大量成语,其中出自关雎的成语有“_”“_”等。5 . 传统文化,你我共享。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用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山脊谈歌褐色的大山裸露着粗壮的骨骼,暴虐的山风狂笑着在绵延几十里的山脊上疯跑。年轻的副部长沿着崎岖的山路攀上山来。十几个随从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两年以后,这里若再找不到新的矿点,十里之外,那座赫赫有名的、喧腾了半个世纪的矿山,就要弹尽粮绝,永远地归于沉寂了。年轻的副部长仰头望去,目光焦灼。山脊上,3座几十米高的钻塔,逼入云端。两个月前,这3台钻机被47条汉子推上山脊,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引吭高歌。过了一个月,钻机的歌声低哑了。这一个月见不到蔬菜,喝山涧里的泥汤汤过日子,山脊上的汉子们无法忍耐了。请假走了一个,又走了一个,又走了还有人要走。年轻的分队长急哭了。这天,年近60岁的前任分队长从医院里跑出来,上山了。走了的7个人,也被这凶神似的老汉像逃兵一样带了回来,满脸惭愧。大队派人追到山上,央求老汉回去。“软骨头的都走,我不走!”老汉吼。47条汉子齐声吼:“老汉不走我们也不走!”老汉笑了。钻进的歌声又重新雄壮起来年轻的副部长终于攀上了山脊,挥一把汗,检阅着他的士兵。最后,目光盯住了满身泥浆的老汉,皱一下眉,叹口气:“您的身体?”老汉笑了:“不碍。”“您还是下山的好。”副部长用商量的口气说。老汉收住笑,摇摇头:“找不到矿我不走!”副部长从秘书手里接过挎包,取出两瓶“五粮液”塞到老汉手里,说:“少喝点。”老汉笑弯了眉:“找到矿再喝。”副部长告辞下山,走下去十几步,又停住脚,回头望,老汉正含笑望着他下山。一年零9个月过去了,山脊上钻出了大矿。最后3个月,老汉瘦成了一根柴。他一手按着腹部,一手扶着机台,豹子一样的眼睛盯着旋转的钻杆。47条汉子流着泪,在老汉越来越弱的吼声里干活。终于,在新大矿发现的第二天,老汉说了句“大家喝五粮液”,便含笑倒下了。(21)喜报和丧讯同时发出。(22)大队领导来了,年轻的副部长也来了。(23)还未起灵。47条汉子让老汉安睡在山脊上,那两瓶酒,被47条汉子轮换拿着,洒在老汉周围。一下子温顺了的山风,默默地从老汉身上掠过,带走了浓郁的酒香。(24)年轻的副部长,缓缓地走到老汉身边,猛地跪下,伏在老汉身上,悲痛欲绝地哭喊着:“爹!”(25)凄绝的喊声,在山脊上传得老远,老远6 . 简析文章开头第自然段的作用。7 .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老汉的形象。8 .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标题“山脊”含义的理解。9 . 小说结尾揭示了老汉与副部长之间的父子关系,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感队伍的前头,吊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0 . 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分别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_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_11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2 . 文段中作者具体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言”和“行”完全一致?13 . 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14 .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令人肃然起敬。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常常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套,你是如何看待的?四、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名句默写。(1)谁言寸草心,_。(孟郊游子吟)(2)纸上得来终觉浅,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纵使晴明无雨色,_。(张旭山中留客)(4)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5)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6)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7)杜甫望岳诗中,“_,_”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8)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_,_”两句运用比喻,描写了清澈透明的月色和竹柏的倒影。五、对比阅读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选自太平广记)(注释)王:指孙权。伏羲、文王、周公:伏羲、文王,古代有名的贤德君王。周公,西周辅佐周王的贤臣。世祚:指国运。日月广明:指天地宇宙。政:只,仅仅。16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当世无双B莫不穷精极妙悲守穷庐C但当涉猎但微颔之D众人皆问之以我酌油知之17 .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中的“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书。B(乙)文画波浪线断句划分为: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C(甲)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D(乙)文的“常”是古今异义词,文中的意思是“有一次”。与(甲)中的“孤常读书”的“常”意思相同。18 .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的“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B(乙)文主要通过举吕蒙“博览群籍”和“梦中诵书”来表现吕蒙的好学。C(甲)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