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b)晕眩(yn)高邈(mio)骇人听闻(hi)B卖弄(nng)哺乳(b)倚重(y)畏罪潜逃(qin)C抟土(tun)荫蔽(yn)热忱(chng)莽莽榛榛(zhn)D嗔怪(chn)宿儒(s)蜷伏(qun)随声附和(h)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盘缠蝼蚁天伦之乐一泄千里B糍粑沉缅中流砥柱睡眼惺忪C打鼾豁免一气呵成万恶不赦D营生饶恕鸡犬不零浩瀚无垠二、现代文阅读课外类文阅读向泥土敬礼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用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家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支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作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它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儿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有删改)3 . 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4 . 你如何理解第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5 . 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6 . 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让文化抖落浮躁的尘埃郭震海在一个宁静的黄昏,辞掉一切繁杂,找一个僻静之处,放松身心,读一篇好文,犹如品茗,酽香四溢,荡气回肠。读完良久,心醉神往,掩卷静思,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个独立的文字,经过作家的召唤,排列成文,可以直抵心灵,喊醒灵魂。精神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一个人一个时代莫不如此。一篇好的作品,就是一座丰碑,可以千年不朽,万年犹新。 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文学一路记载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灵魂,又如一把除尘的刷子,净化着人类的心灵。然而,好作品不易得,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的至上荣耀。今天的文化场域,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也弥漫着功利浮躁之气。有的人或沉浸于描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或以剪贴拼凑模仿为写作生存方式。一些图书出版,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只求在轰轰烈烈的氛围中赚足眼球和银两,图书的实际影响无人问津。一些本该严肃认真的作品研讨会,也沾染上求名博利的风气,互相吹捧和宣传,忘记了研讨会的初衷和意义。“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和城市宁静下来。”文化浮躁了,灵魂的困乏和焦虑谁来救赎?急功近利不仅是对文化的伤害,更是对社会精神气质的污染。如果说文化是治愈浮躁的良药,那么文学作为文化原野上的高峰,不仅不能浮躁,还应担当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责任。一位文艺界人士说:“浮躁,本身就是一道障碍,只有克服,才能更好地向前。”无论如何,一个作家不能忘了握笔书写的初衷,不能推脱肩上应有的道义担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精益求精是优秀作家最基本的品质。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才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柳青、赵树理等作家为了写一部好的作品,双脚时常沾满泥土,四季深入农村。文学说到底就是参与,参与到人民的实践中去,走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好作品的种子才能萌发出来。巴尔扎克说:“生活是最过硬的。”与生活隔离,还能写什么?拂去功利主义,抖落浮躁尘埃,创作确实是一项淡泊名利、远离喧嚣的心灵表达。欲作文先做人,做人必先修心,因为文由心定、文起于心。古人讲“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如其人”“言由以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之宽度决定文之高度,思想和境界决定文风和文路。俯察古今中外,但凡名垂青史的文学大师,无不心怀万物、悲悯苍生。文字工作者,无疑是一项神圣光荣的职业。写作不仅仅是记录和表达。一篇好文扰如灌顶酸酬,足以让无力者有力、让蛮横者明理、让迷失者转向,也可以抚慰受伤的身心、洗涤蒙尘的心灵、唤醒沉睡的灵魂。写作是一件苦劳之事。一个真正的好作家,追求不一定多但一定很高,笔耕一生,若能孕沙成珠,留得一篇千古不朽的好文,可谓生之万幸,一生无憾。(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4日04版,有改动)7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 第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9 . 本文第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三、文言文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抎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驎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战国策齐策)(注释)受籍:受封。抎:yn,丧失;失掉。骐驎、騄耳:骏马名;耳,駬。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縠:h,绉纱一类的丝织品。便辟: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11 . 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抎之焉能有四焉12 .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臣之妻私臣(_)(2)闻寡人之耳者(_)(3)宣王说(_)(4)王使人为冠(_)13 . 与乙文“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时时而间进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博学而笃志D登轼而望之14 . 翻译下面句子。(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2)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_。15 . 请结合选文内容,从劝谏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邹忌与王斗的不同表现。四、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默写。(1)更深月色半人家,_。(刘方平月夜)(2)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酒困路长惟欲睡,_。(苏轼浣溪沙)(4)_,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5)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6)年少万兜鍪,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池上碧苔三四点,_,_。(晏殊破阵子)(8)陛下亦宜自谋,_,_。(诸葛亮出师表)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各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乙)江亭夜月送别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注释)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17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18 . 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19 . 王勃的这两首送别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来简析六、语言表达20 . 下面是漫画看表和挖元宝,请选择其中一幅,用简要语言阐述漫画揭示的哲理。我选择的漫画是_哲理:_七、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_,共十篇。_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父亲让我背鉴略的痛苦。文章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讲了“_”“_”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近日,知乎上有一热门话题“低学历是否比高学历更加会赚钱”引发热议。学历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国内外各类权威统计给我们答案:表一:美国社会失业率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数值表示失业率%;数据来源BLS)表二: 2011年中国年平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的关系(数据来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材料二无数权威统计资料证明: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水平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指标都呈正相关。例如:华盛顿社会学家Richard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道德问题的相关询问越倾向于显示出较高道德水平的回答。他认为教育通过这几种途径影响道德水平:直接接受到道德信息;减少暴露在非道德环境中的机会;逻辑思考能力提升;更多更好的社会互动。相应的,较低的教育水平会显著降低人的道德水平。英国也曾做过统计,统计表明在21-25岁的成年男子群体中,未受教育群体比受教育群体受徒刑率高出8.57倍。22 .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社会失业率与受教育程度相关,且逐年增长。B2001-2011十年间,美国社会失业率于2010年达到峰值。C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等所有人类社会指标都呈正相关。D英国统计,21-25岁的成年男子群体中,未受教育群体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张家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管理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云南省分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和“双师型”教师(1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河池市招聘紧缺学科教师11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贵州铜仁开放大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陕西大秦电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大禹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河南省投资促进中心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时事政治试题库及答案(共550题)
- 汽车玻璃升降器培训资料
- DB2301∕T 178-2024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规程
- 中医肠道健康课件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5版)解读
- 2024年江苏南通中考满分作文《前进我有我的姿态》13
- 行前说明会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 《另眼观察》(课件)-2024-2025学年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美术六年级上册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体育运动概论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