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落实,需要明确奖惩机制,建立追责制度。B .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 .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D . 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2. (2分) (2019八下铜仁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B . 大自然启示我们: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C . 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竖起来。D . 德江县交管局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3. (3分) (2019九下台州月考) 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我们徜徉原野,贪ln地嗅着花香,那份陶醉就是向花朵行礼;我们仰望天空,借月亮的银辉思念远方的人,那份qin诚就是在向月亮行礼;我们_足阳台,用柔软的云的手帕来慰藉在尘世奔波劳碌的心灵,那份宁静就是在向云朵行礼。(1) 根据拼音写汉字。 lnqin贪_诚(2) 给文中划线字“藉”选择正确的读音( )。 A . jB . ji(3) 给文中横线处选择正确的字形( )。 A . 驻B . 住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9深圳模拟)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 蒹葭苍苍,_。(诗经蒹葭) (2) 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 夕阳西下,_。(天净沙秋思) (4) 杜甫在春望中表现战火连续不断,亲人消息隔绝,音讯久盼不至的迫切心情的诗句是:_,_。 (5)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两句写与朋友的交往,借以显示自己性情的高雅。 (6)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将土们冲锋陷阵,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5. (2分) (2017九上杭州月考) 水浒传中108个好汉均有绰号,请从下列绰号中选出一个说说他(她)是谁,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呼保义(及时雨) 玉麒麟 小李广 一丈青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6. (16分) (2019七上宣州期中) 七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_(2) (道德风尚我倡议)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律制度;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_”一词删除。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一词改为“_”。(3) (助人为乐我践行)有一同学学习成绩较差,性格也很孤僻,且做事畏畏缩缩,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你会如何劝说他让他自信起来?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8八上宁波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浦:近岸的水面。(1) 诗的二,三联各描写了_、_等雨中景物,营造了朦胧沉重的氛围。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联的妙处。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 (2019九上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节选自湖心亭看雪)(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春和景明_云归而岩穴暝_余拏一小舟_(2) 把文中横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三段短文都围绕季节景色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四季景色,丙文描绘大雪覆盖下的西湖冬景。B . 三段短文都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写景抒情。甲文多用四字句,音韵协调、整齐流畅;乙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丙文多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朴素淡雅。C . 三段短文都表现了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亦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对西湖雪景的喜悦和赞美。D . 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痕”“点”等量词,写出了视线的移动和景物的变化。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9. (20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徐德新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明。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有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气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一声:“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得有点儿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里哩!”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那个什么测试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啦!”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他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什么?爹?”“在你面前低头弯腰。”(1) 为了让我顺利参加奥数测试,父亲都做了那些事情?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3) 体会第段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选其中一点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 (20分) (2019包头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聪明人与“笨功夫”“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话意味深长。有时候,“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愚公率子孙挑石移山,智叟笑其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笨功夫”的背后却是智者的远见。聪明人很多,可是能下“笨功夫”的人也同样多吗?拥有了聪明的头脑就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贝索,爱因斯坦好友,被他称为“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第二个的知音”。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在“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曾经给予爱因斯坦很多的启示,甚至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这样聪明的一个人却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说到原因,爱因斯坦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贝索是灵活、敏捷、讨人喜爱的蝴蝶,却又像蝶儿那样少了专注的精神,在某个地方稍作停留便飞走了;而他自己则像一只愚笨的鼹鼠,挖起洞来心无旁骛。正是这种差别,使爱因斯坦成就了伟业,贝索却一事无成。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贝索式的人物。他们天资出众,却对事业少了一种专注的精神,对待问题常常是浅尝辄止,最终浪费了天资,“泯然众人矣”。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小山般的稻谷堆中。他承诺,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作为赏钱。人们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可在成堆的谷粒中“大海捞针”,谈何容易。许多人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只好失望地回家了。最后,仓库里只剩下一个贫穷的小孩。天慢慢变黑,四下一片寂静。小孩虽然害怕,却不愿放弃,仍在翻找。突然,“滴答、滴答”的声音传进耳鼓,他停下动作,凝神细听。仓内更静了,滴答声也变得更为清晰。“是手表的声音!”小孩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循声在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手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注地对待一件事,总有一天,你会打开成功的大门。如果能“一生磨一剑”,何惧宝剑不够锋利?如果不畏苍山远,自然能够做到“山高人为峰”。台上三分钟的光鲜,是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聪明的人,你说呢?(1) 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4) 央视记者柴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出来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1. (20分) (2011玉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那一声吆喝召唤“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只见吆喝,不见人。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依山环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雾大,能见度很低。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老人枯瘦枯瘦的,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她背在背篓里的腊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手里呢,持着一束腊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腊梅,腊梅,刚从南山采的腊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腊梅最好似的。“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主杆笔直、修长、枝叉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腊梅后,就走了。“我等着你娃子!”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曾获“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奖”和“老舍文学奖”的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一直像浮萍一样“飘”的我,竟有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孤安居”。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不错唦。”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腊梅的。听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大兄弟?”“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天到南山采腊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说如果你来买腊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腊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背起背篓走人,惹得要买腊梅的顾客直纳闷。“大姐,人家要买腊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雾,散了。一瓣桔黄色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好是温暖,我总是时不时抬头,朝山坡上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选自美文,2006年4月)(1) 文章开头“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一句,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2) 第3自然段“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这一句中,“翻”字为什么用得好?(3) 江汉平原和山城的腊梅各具有什么特征?(4) 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5) 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6) 文章结尾一段写道:“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九、 作文 (共2题;共6分)12. (5分) 作文: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要经历许多的小事。这些往事在脑海中像镜头一样接连不断地上演,虽然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们一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