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4页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A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B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C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D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丰润飘逸漫游丰功伟迹B妖饶汹涌风骚荡然无存C精微流盼赃物断章取义D鲜妍秘决制裁不二法门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C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D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宽宥(yu)旁骛独辟蹊径(p)眼花缭乱B豢养(hun)防碍矫揉造作(jio)净手焚香C箴言(zhn)劫掠扭捏作态(ni)恻目而视D白芷(zh)褴褛自惭形秽(hu)形神闭现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这世上没有你不行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然不理睬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一“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11)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12)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13)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14)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15)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16)“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17)“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18)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19)“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20)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像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5 . 选文第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冷漠怀疑A_愉快自信B_6 . 选文第段和第(18)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第一个“妙事”:_第二个“妙事”:_7 . 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8 . 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9 . 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0 . 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九月二十五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1 . 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其中直接批驳有三种方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间接批驳一般可采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本文直接批驳的方式属于哪一种?又是怎么进行间接批驳的?12 .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请从文章第一段加点的三个字中任选两字进行赏析。三、句子默写13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2)_,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3)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_,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4)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5)_,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_,恨别鸟惊心。(作者_春望)(7)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四、课内阅读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各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4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隶而从者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C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D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6 . 南宋杨万里有云:“诗人自古例迁谪”,不仅是欧阳修,刘禹锡、柳宗元、范仲淹、苏轼等都曾有过贬谪的经历。请你结合他们作品中的关键词句谈谈古代文人对待贬谪的不同态度。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7 . 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的特点。18 . 这首诗,在炼字上,“_”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19 .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课外阅读20 .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题。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匀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种:指越国大夫文种。成:讲和,和解,质:人质。罢:通“疲”,胙:祭肉。(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越王勾践反国厚遇宾客为质于吴勾践已去(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使范蠡治国政 使老有所终B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 忠之属也C以淮上地与楚 念无与为乐者D与鲁泗东方百里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女忘会稽之耻邪?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B范蠡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吴越争霸的转折点。D吴王一方面被越国君臣表面假意示好所蒙骗,另一方面因为与其他诸侯的战争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七、语言表达21 . 请结合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100字)八、名著阅读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1)选段出自水浒传,请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名称。(2)选文中的“他”的绰号是什么?九、综合性学习23 . 书法,是中华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请你参加八年级(1)班开展的与书法有关的一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