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一、选择题 1 . 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瞥(pi)见 鲜妍 矫(jio)揉造作 红装素裹 B箴(zhn)言 宽宥 强聒(gu)不舍 不可明状 C骈(pin)进 困厄 自惭形秽(su) 鸠占鹊巢 D恪(k)守 忧戚 心无旁骛(w) 段章取义 2 . 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周末到孔子学堂听讲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句中“听讲座”和“新选择”都是动宾短语。 C“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句中“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活动”依次是状语、宾语。 D“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太空看地球,城市在苍茫夜色中散发出光亮,如黄金点缀在深蓝色的地球上。 B与书为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沉静。 C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D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留遗撼,活在阳光下。/好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分明是条变色龙。 B萝卜丝、圆馒头、韭菜粉/葱由花卷、青椒豆芽/千层蛋饼、荷叶土豆丝饼 C虚心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学而不厌,悔人不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秦直古道是秦始皇精心部署修筑的两项巨大的国防工程之一。/包家寨会议旧址的修复和改造,打造出了合水革命历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写这短短几行文字,靠的是相当长时间的观察而取得的。 B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今年运动会的百米比赛,竞争异常激烈,但他还是凭借实力和经验连续蝉联冠军。 6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一分耕耘,二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B有时几天没写日记,再写时笔就像一个旷了几天课的学生。那几天的日子,像从一块冰面上滑过去了。 C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D听说岳池县要打造“朝阳乔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县城凤山公园北城观音岩翠湖农家”休闲旅游带,许多人都非常关心旅游带怎么建设?这一带百姓怎么安置? 二、现代文阅读 一声巨响过后,所有的计算机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都将瞬间被“烧焦”,所有电气化引擎都无法发动,电网全部瘫痪,整个城市会瞬间倒退上百年这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电磁脉冲炸弹爆炸后的可怕景象。 电磁脉冲武器是依靠人工技术产生的电磁脉冲,在特定地区或目标周围空间造成瞬间的破坏性电磁环境,致使敌方的电子设备遭到破坏或干扰,从而达到战役、战术目的的新概念武器。它威力巨大,号称信息时代的“第二原子弹”。其产生源自人类所进行的氢弹引爆试验。 1963年7月9日,美国在太平洋海岛约翰斯顿岛上空400公里处进行空中核爆试验。结果,距离其数千公里外的檀香山的数百个警报器全部失灵,瓦胡岛的照明变压器全部被烧坏,檀香山与威克岛的远距离短波通信也突然中断。与此同时,距离爆破中心投影点1 300公里的夏威夷群岛上,美军的电子通信监视指挥系统也相继失灵,整个岛上防盗警报器响个不停,街灯熄灭,电器被烧毁。 因为这种由核爆炸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具有巨大的军事价值,各国科学家们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电磁脉冲武器,其中美国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 现代战争中,各种军用电磁辐射体如雷达、通信、导航等辐射源的功率也越来越大,数量成倍增加,频谱也越来越宽,再加上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定向能武器和电磁脉冲弹及超宽带、强电磁辐射干扰机的出现,使战场的电磁环境变得异常复杂。这就给了电磁脉冲武器巨大的用武之地。 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就使用了电磁脉冲武器。美军利用一枚配备非核电磁脉冲弹头的战斧巡航导弹,破坏了伊军的防空雷达,伊拉克军队的防空高射炮只能对着空中盲目扫射。 而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又使用电磁脉冲炸弹轰炸伊拉克,造成巴格达地区大面积停电,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信号中断,雷达、电脑、媒体和通信设施陷入瘫痪。 电磁脉冲袭击不需要精确制导系统,因为其影响区域十分广泛,方圆可达数百乃至数千公里。此外,也不需要重返大气层载具,因为弹头会在大气层以外的高空引爆。导弹的可靠性也关系不大,因为只要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就能实施电磁脉冲袭击。因此,其实际威胁可能比核武器更大。 由于独特的物理效应,电磁脉冲武器应用可谓广泛攻击隐形武器,某些隐形武器依靠吸波材料吸收雷达探测波来达到隐身效果,而电磁脉冲武器正好可以攻击隐形武器,烧毁吸波材料。攻击导弹防御系统,当防御系统还未探测到电磁脉冲炸弹时,它就已经被炸弹所释放的电磁脉冲摧毁了。与此同时,电磁脉冲武器还是对付航母编队的一个“杀手锏”。航母编队在遭到非核电磁脉冲武器袭击时,所有的雷达、通信设施、指挥设施可能会全部瘫痪,从而导致舰载武器变成废铁。 (选自大众科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 7 . 下列说法不符合“电磁脉冲武器”的特征的一项是( ) A电磁脉冲武器依靠人工技术产生的电磁脉冲,在特定的地区或目标周围空间造成永久破坏性电磁环境,致使敌方的电子设备遭到破坏或干扰。 B电磁脉冲武器号称“第二原子弹”,它威力巨大,破坏力强,是目前世界各国争相开发的新武器。 C美国已经掌握了该武器技术。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电磁脉冲炸弹,发挥了巨大作用。 D电磁脉冲袭击不需要精确制导系统,因为它影响区域十分广泛,方圆可达数百乃至数千公里。 8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段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电磁脉冲武器的概念。 B第段详细地说明了电磁脉冲武器在战场上产生的巨大威力和作用。 C第段列举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电磁脉冲武器的例子,说明了该武器正在加速走向实战化。 D各国科学家们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电磁脉冲武器,美国在这个领域走在前列。 9 .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回望上一次的全球变暖 苏学良 地球变暖会怎样?人们提出了许多猜测,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猜测正确么?看一看离我们时间最近的暖期上新世(距今530万年250万年)就知道了。通过古代地质遗迹以及古生物化石的证据,科学家发现,上新世时期地球的温度比现在高,南北两极的面貌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符合人们对全球变暖现象的预期。 首先,温暖的地球唤醒了北极的原始森林,将那里打造成生命的乐土。比如,在加拿大靠近北极的埃尔斯米尔岛,科学家发现了大量上新世时期的古代植物化石以及黑色木炭层,经过分析,这些树木属于温带的铁杉树种,表明当时温度比今天高出了18,而黑色木炭层则是森林大火留下的遗迹。又比如,在西伯利亚的苔原带,科学家也有类似的发现,上新世时期的地质沉积层中不仅有泰加森林,甚至出现了花粉,那种花一般只存在于平均温度为0的地区,表明当时温度比今天平均高出了10左右。 根据其他动植物化石以及生物亲缘关系,科学家推测,上新世时北极是一片森林世界,生存着大量的三趾马、巨型骆驼以及其他动物。在夏季高温时,闪电能频繁造成野火,导致火灾发生。这与目前北极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吻合的。2012年,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就有大约28万平方千米的森林被火灾烧毁,2015年,美国阿拉斯加州有20230平方千米森林发生火灾,2016年夏天,在格陵兰岛西部的冻土中也爆发了一场野火。所以科学家警告我们,全球正在变暖,人们需要为未来的火灾做好准备。 其次,温暖的地球确实带来了冰川的融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科学家在南极考查时,就曾发现这里的山脉存在上新世时期海洋微生物以及海洋动物的化石,这表明当时波涛汹涌的海面已经覆盖了今天南极大陆的一部分,当时南极洲的面积肯定要小于今天。 另外,科学家曾经预测,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就会升高60米。上新世的地质证据表明,这种预测也是有道理的。比如,科学家对美国北部沿海平原上的一条从北卡罗来纳州延伸到佛罗里达州的山脉进行过勘测,该山脉形成于300万年到5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中前期,科学家发现它曾经受到过海浪的侵蚀,表明那里曾经是沿海岸边,海拔测试表明,当时海平面比今天至少高出了35米。由此可见,全球变暖对于沿海城市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10 . 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文中提出了哪两点需要关注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11 . 最后一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12 . 第段画线句中的“一般”和“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13 . 全球变暖的灾难后果正逐渐显现,二氧化碳等气体排量过大已引起全人类的关注。请你提几点建议,给人类的行为提个醒。(不少于两条) 阅读下面 文章,完成 下面小 题。 露天电影 苏童 直到现在我的记忆中还经常出现打谷场上的那块银幕。一块白色的四周镶着紫红色边的 银幕,用两根竹竿草草地固定着,灯光已经提前打在上面,使乡村寂寞漆黑的夜生活中出现 了一个明亮欢快的窗口。如果你当时还匆匆行走在通往打谷场的田间小路上,如果你从城里 赶过来,如果新闻简报已经开始,赶夜路的人的脚步会变得焦灼而慌张,打谷场上发亮的银幕对于他们好像是天堂的一扇窗,它打开了,一个原先是空虚的无所事事的夜晚便被彻底地充实了。 农用拖拉机、打谷机和一堆堆草垛被人湮没了。附近乡村的农民大多坐在前排,他们从 家里搬来了长凳和小板凳,这样的夜晚他们很难得地成为了特权阶层。更多的是一些像我们 这样来历不明的孩子和青年人,他们在人群里站着,或者在一片骂声中挤到前排,在一个本 来就拥挤的空间里席地而坐,对来自身边的推搡和埋怨置之不理。银幕的反面也有人坐着, 那些人显得孤傲一些,为了不与他人拥挤和争吵,情愿欣赏一部“左撇子”电影。电影开始 了,打谷场上的嘈杂声渐渐地消失,人们熟悉的李向阳挎着盒子枪来了,梳直发的让年轻姑 娘群起效仿的女游击队党代表柯湘来了,油头粉面的叛徒王连举来了阴险狡诈的日本鬼 子松井大队长也来了,孩子们在他们出场之前就报出了他们的名字,大人让他们的孩子闭嘴, 实际上这是一次人群与电影人物老友重逢的欢聚。打谷场上的人们凭借经验等待着那些朋友 的到访,不管是英雄还是坏蛋,他们一视同仁,热情地报出你的名字。如果正是冬季,西北 风会搞些恶作剧,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人,男的,女的,其嘴脸都随风歪斜着,不仅是坏人, 好人或者英雄也被讨厌的大风吹歪了嘴脸。我记得在一个大风之夜,美丽的女英雄柯湘始终 歪着嘴巴高唱着乱云飞。 打谷场上的欢乐随着银幕上出现一个“完”字而收场,然后是一片混乱。有的妇女这时 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于是尖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也有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突然扭 打在一起,引得人们纷纷躲避,一问原因,说是在刚才看电影时结了怨,谁的脑袋挡着谁的 眼睛,谁也不肯让一让,这会儿是秋后算账了。我那会儿年龄还小,跟着邻居家的大孩子来 到一个个陌生的打谷场,等到电影散场时却总是找不到他们的人影,因此关于露天电影的记 忆也少不了那些令人恐惧的夜路。 我记得那些独自回家的夜晚,随着人流向田间小路走,渐渐地同行的人都折向了其他的 村庄,只有我一个人走在漆黑的环城公路上。乡间的空气与工厂区完全是两种气息,干草的 清香和农家肥的气味混杂在一起,扑进你的鼻孔。露天电影已经离你远去,这时候你才意识 到回家的路是那么漫长,不安分的孩子开始为一部看过多次的电影付出代价了。代价是五里 甚至十里夜路,没有灯光,只有萤火虫在田野深处盲目地飞行着,留下一些无用的光线。有 几次我独自经过了郊外最大的坟地,亲眼看到了人们所说的鬼火(现在才知道是骨质中磷元 素在搞鬼),而坟地特有的杂树乱草加深了我的恐惧。我摆脱恐惧的方法就是不向恐惧的事 物张望,向公路的另一边侧着脸,侧着脸狂奔,听见风“嗡嗡”地划过我的脸颊,所见坟地 向身后渐渐地退去。当城郊结合部稠密的房屋像山岭一样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时,我觉得那些 有灯光的窗口就像打谷场上的银幕,成为我新的依靠。我急切地奔向我家的窗口,就像两个 小时以前奔向打谷场的那块银幕一样。 那不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但是在一个并不美好的年代里,会出现多少美好的夜晚,使你 忽略了白天的痛楚和哀伤。一切都与生命有关,而与生命有关的细节总是值得你回忆的。 14 . 本文以“露天电影”为题,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 . 阅读相关语段,概括“放映中”和“放映后”的内容,要与放映前内容表述形式一致。 放映前:观众之多,场面之热闹; 放映中:_,_; 放映后:_,_。 16 .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打谷场上发亮的银幕对于他们好像是天堂的一扇窗,它打开了,一个原先是空虚的无所 事事的夜晚便被彻底地充实了。 17 .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删除?为什么? 18 . 结合你的生活阅历与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并不美好的年代”? 三、句子默写 19 . 根据课文填空。 金沙水拍云崖暖,_。(毛泽东七律 长征) 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 _?曹刘。_。(辛弃疾南乡子) 王笑曰:“_,_。”(晏子使楚) 四、课内阅读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 .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孰若孤 (_) 蒙乃始就学(_) 及鲁肃过寻阳 (_) 21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2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主要是为了揭示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 园 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李贺:作者写作此诗时,年二十有余,无人赏识,不被重用。草蔓:草的长茎,这里指草本的花。 23 . 下列诗句中,与“小白长红越女腮”表达技巧相同的一项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