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广东省英德市黎溪中学 黄丽琼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用形象作为情感的依托,对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的散文常用的写法。 2.学习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 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 (二)难点 掌握文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达到用真情实感去感动读者的目的。 三、课型:教读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的形式五、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解题。 2.提出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3.朗读全文。 二、教学程序: (一)导语: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爱。但是对一个瞎养母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处(板书) (二)导读 1.题解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2.生字正音 炫 著 黝 荤 揶揄 ? 哽 孽 颊 蹒跚 a 憧憬 瘪 3.学生朗读全文 提示:注意把握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画出文中刻画养母外貌、神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4.概述课文内容 请12位同学发言 提示: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 5.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母亲早已察觉“我”的感情变化?为什么采用间接描写方法? “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篇散文的主线是什么?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6.布置作业:回家后细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 1.归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2.由于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从本文主旨中去拓展、升华,并展开讨论。二、教学程序:(一)导读1.让两位同学把刻画母亲外貌、神情的句子读出来,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毒辣的阳光?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p38)“在风中,她无助?又光又亮的竹棒。”(p42)“在风中,她的脸?又仿佛在等候。”(p43)总结:以上三处是对母亲外貌、神情刻画的句子,它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同时,也抒发出了“我”被母爱打动,有深深的自责的思想感情。2.讨论归纳上节课的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讨论提示: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p40)“终于,她点点头,顺手取过那根不知啥时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间接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更有利于表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第二个问题讨论提示:第一问:满足厌恶淡忘悔悟。 第二问:“我”的虚荣。第三个问题讨论提示:“我”的感情变化是此文的主线。第四个问题讨论提示: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3.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去拓展、升华并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自古就有一句朴实的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教我们要去爱自己的母亲。 6、小巷深处 林莉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感悟母爱、赞美母爱,感受人性美。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刻画人物方法 难点:“我”的感情变化 教学方法: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 入:同学们,在唐诗中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全班背诵游子吟) 几年前,香港曾举行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荣登榜首。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这首诗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幻灯 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林莉的小巷深处,来玲听一段感人的有关母爱的故事。 一、读文.幻灯 1、作者 2、字词 瘦瘪炫耀造孽 门闩 执著揶揄黝黑 粗糙 落寞哽咽斑驳 脸颊 蹒跚憧憬 二、合作、探究.幻灯 (1)、感知课文:这是一个 的故事。 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 (2)、养母为我做了哪些事? 1、收养我 2、换住处 3、改变性格 4、亲勤劳作 5、以我为荣 6、宽容待我 7、克服困难、照顾我 (3)、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具体事例品质 1、收养我 善良、淳朴、 2、换住处 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 3、改变性格 4、亲勤劳作 5、以我为荣 6、宽容待我充满爱心、宽容、 7、克服困难、照顾我坚强 三、小结。作业 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的、最美好的。母爱向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第二课时 一、作者运用哪些描写刻画母亲 ? 妙在_,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或它说明了、它点出了)_ ? 示范:妙在“在风申,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妊那么的粗糙,她帕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足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幢惊,又仿佛在等候。”妙在描写了母亲的外貌,它写出母亲的痛苦经历,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 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 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 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 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 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二、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对生活感到满足,并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依相伴。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勤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三、我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波动,症结在什么地方? 明确:幼时纯真无邪,长大后爱慕虚荣,后来老婆婆的一番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开选拔学校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含答案)
- 贵州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大数据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钻采仪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时尚芭莎项目合作计划书
- 供热基础知识常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河南省开封市重点名校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供水业务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025年调速永磁交流电动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血标本抽错人导致患者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应急演练脚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应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临时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 推拿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水利工程档案验收项目法人自检工作报告
- 工资管理课件
- 电商客服培训 课件
- 2025社区治理一表通应用规范
- 中国古诗词歌曲课件
- GB/T 26148-2025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