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车间应急预案分析_第1页
锅炉车间应急预案分析_第2页
锅炉车间应急预案分析_第3页
锅炉车间应急预案分析_第4页
锅炉车间应急预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纸业热电公司锅炉车间应急处理预案1 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订本预案,对锅炉“灭火爆炸”、“二次再燃烧”、“满水缺水”、“炉膛严重结渣等重大恶性事故提出了技术预防预案,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在机组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发生,对一般事故的发生,要正确及时分析判断,按规程果断处理,措施一定要得当,使事故范围不致扩大,力求使损失(损坏)减少到最小。2 编制依据a. 热电公司锅炉调试资料b. 热电公司锅炉运行规程c.锅炉产品说明书d.锅炉运行说明书e. 其它运行说明书f.锅炉运行导则g.工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h.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 i.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3.预防与预警3.1危险源监控本单位实行4班4运转,车间锅炉实行DCS监控,监控人员随时记录锅炉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根据报警情况进行处置,车间运行人员每隔30分钟派人到现场进行巡视,发现问题立即用对讲机通知控制室人员。3.2预警行动 控制室监盘人员发现报警信号或现场巡检人员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报告的方式包括对讲机、电话等,锅炉车间接到预警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厂部,厂部根据事态大小,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通知临近企业做好应急准备。4 应急处置4.1响应分级根据锅炉事故造成的后果,分为3类一般重大特大泄漏燃油管、导热油管轻微泄漏燃油管、导热油管轻微泄漏或非明火区较大泄漏明火区燃油管导热油管较大泄露缺水一般性缺水严重缺水已爆管或筒体鼓包爆炸锅炉房内小型爆炸、未伤及建筑物及人员爆炸引起锅炉房内部倒塌爆炸引起大量建筑物倒塌及引发二次爆炸火灾锅炉房内小范围火灾,但消防设施周全锅炉房及周边大面积火灾锅炉房及周边易燃易爆物范围内大面积火灾一般事故由车间现场人员进行处置,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当班班长、车间主任、值长来处置,并启动本应急预案,特大事故要立即报告厂部,并向上级部门报告。4.2处置措施:4.2.1 锅炉调试(试验)中的注意事项4.2.1.1 调试(试验)人员和运行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有关锅炉运行中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方法。4.2.1.2 每项检修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并按规定办理手续。4.2.1.3 所有调试(试验)项目,调试(试验)人员事先应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事故预防措施。4.2.1.4 25MW机组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运行和调试(试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对设备的操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防止人为的误操作而引发事故。4.2.1.5 认真做好试运(试验)值班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使当班人员对设备运行情况全面了解。4.2.1.6 事故发生时,调试(试验)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运行人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事故处理,同时要做好事故记录以供分析。4.2.1.7 试运(试验)期间,调试(试验)人员、运行人员等必须挂牌上岗,要加强责任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勤观察、勤分析、勤调整,并做好事故预想,以便遇到问题有备不乱,正确处理。4.2.2 防止锅炉灭火爆炸的技术措施4.2.2.1 锅炉启动前必须对炉膛炉膛吹扫、根据运行规程允许点油、投煤等条件)进行试验。4.2.2.2锅炉点火后,应注意及时调整风量、观察油枪着火情况,使火焰着火良好、稳定,火焰呈金黄色,炉膛内清晰不冒黑烟,无油滴分离,当发现油枪雾化不良时,应及时停止该枪运行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4.2.2.3火焰电视是监视炉膛火焰必不可少的设备,如果运行中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4.2.2.4火检探头是靠一次冷却风冷却,应注意监视维护冷却风量、风压,以确保火检系统正常。4.2.2.5 锅炉辅机联锁保护在启动前必须试验正常,设备启动前必须投入。4.2.2.6锅炉点火后,床温升至530时,开启送煤风门与播煤风门,采用脉冲给煤法少量间断投煤,逐渐加大送煤风门。4.2.2.7锅炉投煤后应观察炉内着火和燃烧是否正常、稳定,及时调整燃烧,使炉内燃烧工况稳定。投煤未着火,没有床温明显上升、氧量下降,应及时停止投煤,等待上述现象出现后再次投煤。4.2.2.8严密监视床温、床压和风量,防止床压过低布风板过热超温,保证床层的良好流化。4.2.2.9风量的调整幅度应缓慢,并控制风量不得低于临界流化风量。4.2.2.10 注意监视炉膛负压和火焰,及时调整燃烧,省煤器出口氧量低负荷时控制在5-6%,保证炉内燃烧良好,发现结焦应及时停煤、加大一次风量吹扫、排渣,并做相应的燃烧调整。4.2.2.11配合热控投自动时,加强监视,发现异常应及时切为手动,并联系处理。4.2.2.12 对入炉煤应及时取样分析,运行人员要注意查看,以便采取合理方式进行燃烧调整。4.2.2.13若发现炉膛负压出现较大波动,且负荷、汽温、汽压等参数异常,火焰电视看不见火焰,判断为灭火而MFT尚未动作,应立即手动MFT,紧急停炉,以免延误时间发生爆炸事故。4.2.2.14锅炉灭火后,必须吹扫5分钟后使MFT复位,方能点火。4.2.2.15应定期进行锅炉吹灰,手操吹灰时,不可同时投入几支吹灰器以免影响燃烧。4.2.2.16 增减负荷原则应遵循:增负荷时应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时应先减煤后减风。4.2.2.17锅炉运行时,送风风量不得低于30%ECR风量。4.2.3 防止锅炉满水、缺水事故的技术措施4.2.3.1 首先要确保汽包水位计指示准确,为此要做到:a.每次点火前要全面校对汽包水位计一次。b.点火后如果双色水位计不清晰,应及时调整,以确保水位电视水位清晰可见。c.运行中注意校对各水位计,偏差过大要及时检查处理。4.2.3.2 锅炉运行时水位保护必须全程投入。4.2.3.3 在锅炉启动中,应尽早投入给水自动以保证锅炉水位在正常的范围内,给水自动投入后仍要加强对水位的监视,如水位波动大应密切注意汽包水位趋势,校对各水位计,并观察水位自动是否失灵,如判断为给水自动失灵应立即切为手动调整,并联系有关人员处理。4.2.3.4 运行中注意蒸汽压力、流量与给水压力及流量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当水位异常时很快做出判断并将水位调至正常。4.2.3.5 机组增减负荷时,应缓慢进行,避免负荷大起大落引起汽包水位大幅度波动和出现虚假水位。4.2.3.6 当两台给水泵运行时,一台给水泵跳闸,应先将运行泵转速提高,同时降低机组负荷,根据补水情况带负荷。若给水泵均停,MFT应动作,否则立即手动MFT,紧急停炉。4.2.3.7 安全阀动作时,出现虚假水位,此时不能减少给水,禁止打开事故放水门,当水位不再有上升趋势时应相应加大给水。4.2.3.8 当发生锅炉承压部件泄漏时,应立即会同有关人员检查判明泄漏部位及严重程度,同时应加强对水位的监视。“自动无法维持水位时,应切为手动控制,加大给水量,尽量维持水位,请示停炉并降低负荷、降压运行。无法维持水位时,紧急停炉。4.2.3.9 当机组快减负荷时,应立即减少给水量,保持较低水位,以防由于虚假水位引发满水事故。4.2.3.10 汽机投、停高加时,要同锅炉运行人员取得联系,防止发生断水引起锅炉缺水事故。4.2.3.11 锅炉定期排污时,要与司炉取得联系,经同意后方可进行,排污不可同时开几点排污,单点排污时间不大于30秒。4.2.3.12 正常运行时汽包水位应在50mm范围之内,水位到+100mm时报警,应及时切“自动”为“手动”减少给水量,并要查明原因,如水位升到+250mm时,MFT应动作,如不动作应手动MFT。水位低至-100mm时应报警,应及时切自动为手动,增加给水量,并停止排污,如果水位继续降低到-250mm时,MFT应动作,否则立即手动MFT。4.2.3.13 所有水位计无法监视时,应立即手动MFT。4.2.4 防止炉膛严重结焦的技术措施。4.2.4.1 运行期间燃用煤质应与设计煤质相近,并及时对入炉煤取样化验分析,用以指导燃烧调整。4.2.4.2 尽量缩短油煤混烧时间,油枪雾化要良好,防止油雾对水冷壁造成严重沾污。4.2.4.3 认真做好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一、二次风调平,并能为热态运行提供调整依据。4.2.4.4燃烧调整过程中尤其在低负荷情况下,应使流化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4.2.4.5 机组在80%ECR工况下,应作进一步的燃烧调整,以达燃烧优化目的。4.2.4.6当负荷与燃烧安全调整发生矛盾时,应以燃烧安全调整优先不能强带负荷。4.2.4.7运行人员要认真监盘,特别是注意观察各级受热面壁温的变化趋势、减温水量的变化趋势、烟温的变化趋势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相应处理。4.2.4.8给煤与放渣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床温大起大落。4.2.4.9 入炉煤颗粒调整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如粒度过大可进行分离或二次破碎。4.2.4.10 坚持炉膛及烟道的定期吹灰制度,吹灰应尽量安排在高负荷下进行,以确保受热面的清洁。4.2.4.11发现结焦立即停煤,待床温恢复正常时再调节风量与煤量在正常范围内,结焦不严重时,适当增加风量,通过排渣把渣块排出。4.2.4.12如结焦严重,短时间又难以排除时,应立即停炉。待燃烧室冷却后,打开人孔门清焦。4.2.5 防止锅炉“四管爆漏”的技术措施4.2.5.1 点火前的水压试验(超压、工作压力)要认真按有关规程进行,不合格时一定要查清原因,消缺后需再进行试验直至合格为止。4.2.5.2 吹灰器一定要进行冷态检查,防止安装偏斜、不到位,造成热态吹灰时,蒸汽吹刷管壁引起爆管。4.2.5.3 点火升炉过程中,对炉本体的膨胀进行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各级受热面的热膨胀自由畅通。4.2.5.4 锅炉巡回检查要严格执行,发现异常声音应及时汇报并进行原因分析,判断事故点,需停炉处理要尽快申请批准,防止泄漏蒸汽高速冲刷邻近管子造成事故扩大。4.2.5.5 运行过程中对汽、水品质要认真监督、化验,防止管子内部结垢、腐蚀引起爆管。4.2.5.6 点火和停炉过程未连续给水时,省煤器再循环门一定要打开,连续给水时关闭。4.2.5.7 点火、停炉升降压速度严格按锅炉启动曲线及规定进行,防止热应力过大拉坏管子。4.2.5.8 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监视过热器管壁温度,不允许过热器管壁温度超限或长期超温带负荷运行,以防止受热面局部过热引发爆管。受热面管壁温度按下表控制:序号受热面名称报警控制部位报警温度()1低温过热器出口联箱4842屏过热器出口联箱4964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5754.2.5.9 锅炉点火前,炉膛出口烟温探针应及时投运,控制燃烧使炉膛出口烟温不大于884,以保护受热面的安全。4.2.5.10 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防止飞灰磨损管壁或积灰形成烟气走廊从而引起爆管。4.2.5.11 减温水量不宜大幅度变化,特别是低负荷燃烧一定要精心控制,防止减温水大开大关使过热器发生水塞引起管子损坏。4.2.512 停炉时应采取响应防腐措施保养锅炉。4.2.6 防止主要辅机故障损坏4.2.6.1 辅机启动时的事故预防措施a. 润滑油系统经检查正常,启动后油压、油量、油位均指示在规定范围之内。辅机就地事故按钮试验合格。b. 冷却水系统经检查正常投入。c. 挡板位置指示与就地相符,且在正确位置。d. 电机相序正确,接地线要良好。e. 合闸后,启动过程时间应在正常范围之内,若异常,应立即停止并查明原因,消缺后重新启动,两次启动的时间间隔应大于30分钟。f. 辅机启动后,注意监视轴承温度、振动、声音,就地观察电机转向是否正确。g. 严禁风机在倒转的情况下强行合闸启动,也不允许带负荷启动。h. 跳闸后未查明原因时,不许强行启动。i. 联锁保护试验不正常或未投,不允许启动辅机。4.2.6.2 辅机运行时的事故预防措施a.应注意监视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润滑油压、油位正常,出现异常时检查滤油器滤网、限压阀定值、供油泵等情况,及时消除原因。 b. 当发现转机轴承温度、电机轴承温度不正常升高时,应检查冷却水、润滑油系统、振动情况是否正常,核对电机电流与所带负荷是否相符。严密监视轴承温度,防止发生轴承烧毁事故。遇有下列情况,应采用紧急停机方式停止辅机运行:a.轴承或电动机冒烟着火时;b.转机或电动机发生强烈的振动、摩擦和撞击时;c.转机或电动机各轴承温度或振动急剧上升,超过允许值时;d.发生火灾危及设备安全时。4.2.7 防止风机“喘振”事故的技术措施4.2.7.1 对运行风机要勤巡检,发现异常声音、磨擦或振动大时要及时汇报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4.2.7.2风机的喘振保护应及时投入,对风机动叶应缓慢、间断操作,不允许连续开(关)。严禁在喘振区内运行,喘振时应立即关小动叶,降负荷运行,直至喘振消失为止。4.2.7.3 运行中发现振动,在安全条件下应及时进行测振试验,查清原因及时处理。4.2.7.4 油煤混烧时间尽可能缩短,尽早使电除尘器正常安全投入,防止飞灰对引风机叶轮的磨损引起动平衡的破坏造成事故。除尘器不能正常投运时,严禁投煤带负荷。4.2.7.5 油站运行要确保各参数(包括油压、油位、油温)在正常范围,越限报警及保护要可靠准确,冷却水要畅通。4.2.76 并联风机的运行调整要缓慢,尽量采用同步调节方式,防止“抢风现象,两台风机的负荷(电流)偏差不能太大,应调平运行。4.2.7.7风机的停止严格按规程操作。4.2.8 防止汽包壁温差超限技术措施宗旨:严格控制制造厂家规定的汽包任意两点间的壁温差56。4.2.8.1 锅炉点火前投炉底加热过程中,严格按要求进行升温速率的控制。4.2.8.2 锅炉点火后升温、升压过程中,增减燃料应均匀,切不可大起大落地进行调整,并严格按照锅炉升温升压曲线的要求进行操作。4.2.8.3 锅炉点火后应加强排污,尽快建立正常的水循环。4.2.8.4 锅炉按滑参数停炉时,应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降温、降压操作。4.2.8.5 锅炉若属紧急停炉,锅炉采取排汽降温、降压应与补水协同进行,其操作应尽量在高水位下进行,操作的前提条件是:严格控制汽包壁温差56。4.2.8.6 锅炉熄火前,汽包应上水至高水位(+300mm以上)。4.2.8.7 锅炉停炉后,锅炉及尾部烟道应做好密封和隔离措施。4.2.8.8 锅炉停炉放水按规定执行。4.2.9 防止人身伤亡4.2.9.1 任何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须戴安全帽。4.2.9.2 检查运转辅机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电机旋转的切线方向。禁止在运行设备周围的栏杠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4.2.9.3涉及高空作业时,应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工作空间是否宽敞顺畅、周围是否有安全网或防护栏杠,系好安全带。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防止落物伤人。4.2.9.4 在做锅炉膨胀记录或设备检查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例如:汽、水、燃油管道的法兰盘、阀门,锅炉烟道的人孔及检查孔、汽包水位计等处。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处所长时间停留时,应做好安全措施。4.2.9.5 在锅炉燃烧调整过程中就地观火时,应戴手套操作观火孔,不要正对观火孔,小心炉膛产正喷出烟火烧伤,观火时最好戴防护眼镜。4.2.9.6 到运煤层检查时,无论运煤皮带运行或停止,禁止在皮带上或其他有关设备上站立、越过、爬过及传递各种用具。跨过皮带必须经过通行桥。4.2.9.7 夜班外出检查或巡视设备时,楼梯、过道、设备周围应投入照明,外出工作人员应带有电池充足的手电筒或便携式照明灯。4.2.9.8锅炉安全阀校验过程中进行实跳时,工作人员应远离等待起跳的安全阀,防止意外伤人。4.2.9.9 天气较冷时,禁止逗留在汽水管道法兰盘、阀门等较暖和的地方。4.2.9.10 任何运行设备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停止设备运行。在停止运行前除必须的运行维护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接近该设备或在该设备附近逗留。4.2.10应急疏散预案4.2.10.1原则在事故险情出现时,现场指挥人员首先疏散无关人员撤离险区;只要事故险情无法控制,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立即下达紧急疏散命令,紧急疏散命令只能由应急总指挥下达;险情现场的指挥人员确定现场抢险人员全部撤离后再撤离。疏散命令下达后,视事故险情出现地点和方向,以最近的路线和最少的时间,迅速撤离。特殊情况下,可翻墙或采取其他措施撤离。4.2. 10.2应急疏散程序a.在抢险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时刻关注事故险情变化,如果险情无法控制,应下达紧急疏散命令;b.应急疏散命令下达后要及时传达给每一部门每个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c.撤离要按次序按应急疏散路线有序进行;4.2.10.3应急疏散和自救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遇险人员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的意识,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观察,争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a.疏散时如果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事故现场。带领人可用绳子带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b.在撤离事故现场的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浓烟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比较稀薄,因此可争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迅速撤出烟雾区。c.楼房楼下着火时,楼上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应根据现场不同情况争取正确的自救措施。d.火灾时自身衣帽一旦着火,应尽快地把衣帽脱掉,如果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身上的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身上着火可就地躺下打滚,把身上的火压灭,在场人员可帮助灭火。5.指挥机构及职责5.1指挥机构本单位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班子,下设5个应急处置小组总指挥: 李福存副总指挥:李宗军现场处置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组组长刘忠王同伟王德雨韩艳峰李双龙组员李相利、齐振兴、汪玉宽、易绍开、王洪军、吴峰、田刚、白立星、刘奎、孔志勇、刘晓阳、彭明政、倪庆生、王亮张龙、盛涛、高伟、张松、赵传山、徐亮、张盼、刘波、武振李茂荣、刘青、陆华波 、郭金龙、张晗、房全印、杨化志、秦超、史国科张勇、尚传栋、马良、韩森、刘玉栋、李慧、张燕辉、张利军唐伟、宋志国、袁婴安、徐凯、罗天龙、孟艳5.2职责及分工总指挥:a.确定可靠有效的抢险方案,发布抢险命令b.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汇报c.指挥调动现场人员设备,协调各小组配合副总指挥:a.协助总指挥落实抢险方案b.按照总指挥指令,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