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2 . 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洲是( )A亚、非B非、亚C亚、大洋D非、欧读下图(左图),完成下列问题。3 . 关于上图(左)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B该洲西部主要分布着黄色人种C人口数量仅次于非洲,居世界第二位D该洲东部与南部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4 . 七大洲中,哪一个大洲与该洲是同处一块大陆?( )A北美洲B亚洲C欧洲D大洋洲5 . 该大洲有世界陆地最低处,如下所说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B里海C贝加尔湖D死海湖面6 . 上图(右)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间低7 .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且有“火山国”之称的是A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C菲律宾D日本8 . 亚洲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下列描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A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D东侧有群岛和海沟9 .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虽然比较贫穷,但其在核能研究和开发方面居世界先进水平,信息产业也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印度高科技比较发达的原因是( )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工业以高科技为主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工业基础雄厚ABCD10 .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A土耳其海峡B白令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区域位置对自然环境影响深远,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图是某区域的位置 及该区域农业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1 . 对该区域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深居内陆B位于北温带中部C海陆兼备D位于中纬度地区12 . 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可以推测该区域A气候比较干旱B地势四周高中间低C河流均为外流河D植被四季茂密长青13 . 2012年8月7日晚,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国女队以3比0击败日本 队,蝉联该项目冠军。新加坡队3比0战胜韩国队,获得季军。前四强的国家中,不属于东亚的是( )A中国B日本C韩国D新加坡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4 . 亚洲地形特点是( )A西高东低B中部高,四周低C北部高,南部低D东西高,中部低15 . 亚洲河流( )A均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都自东向西流入海洋C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入海洋D大多由北向南流入海洋16 . 影响亚洲气温南北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亚洲( )A跨纬度大B地势起伏大C三面被大洋环绕D季风气候显著读亚洲气候、河流分布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7 . 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是( )A从中部向四周流B从西部向东部流C从四周向中部流18 . 图中序号处的区域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别是( )A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B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C中南半岛、热带雨林气候19 .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图中序号( )代表的区域ABC20 . 淮安处于南北方的过滤地带,该地区的气候兼有图中两种气候类型是( )ABC21 . 决定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季风B植被C降水量22 . 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区分布面积最广,最为典型的大洲,从图上看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A东部、南部B西部、北部C中部、西部23 . 当地时间 2017 年 11 月 12 日下午,应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邀请,国务院总理乘专机抵达马尼拉,出席 12 日至 14 日在这里举行的第 20 次中国东 盟(10+1)领导人会议、第 20 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 12 届东亚 峰会。东南亚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附近,其不利影响是( )A临近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B城市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交通便利C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D丰水季节容易产生洪涝,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失联以来,中国、马来西亚、美国等二十几个亚太国家开展了联合搜寻工作,充分展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 . 关于图中甲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地形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位于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在平原地区和河口三角洲主要种植冬小麦ABCD25 . 下列物产,菲律宾产量最大的是( )A天然橡胶B蕉麻C棕榈油D椰子26 .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 )A东亚B南亚C西亚D中亚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7 . 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A潮湿B干旱C寒冷D温暖28 . 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A地震频发B石料缺乏C土质疏松D山洪多发29 . 甲地的经纬度是( )A60W,40SB60W,40NC60E,40SD60E,40N30 . 北京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甲地正处于深夜。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地球公转地球自转经度差异纬度差异ABCD阅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31 . 亚洲大部分位于(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ABCD32 . 图示反映亚洲河流流向呈( )A由南向北B由西向东C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D由东向西读下列四幅世界著名的海峡位置图,回答下面小题。33 . 沿岸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生长着热带雨林的海峡是A甲B乙C丙D丁34 . 处于两个大洲分界线上的海峡是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35 . 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ABCD读日本主要工业带示意图,回答下题36 .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A. 北部岛屿 B. 西部平原 C. 太平洋沿岸 D. 周边小岛37 . 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因此多( )A. 火山地震 B. 台风灾害 C. 暴雨天气 D. 洪涝灾害38 . 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十分发达,主要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 位于高纬度地区 B. 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C. 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 D. 国内矿产资源贫乏39 . 下列对俄罗斯地理环境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间是俄罗斯灵魂的工程师”面积大B“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 东西相距遥远C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俄罗斯的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 地形以高原为主D在西伯利亚,-40不能算冰冻,饮料中含40%酒精也称不上是烈酒冬季寒冷二、连线题40 . 日本雨林探险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泰国 人山人海印度水上市场三、解答题41 . (9分)读印度图,完成下列问题。(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_带,其判断依据是_。(2分)(2)图中城市C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_。(1分)(3)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_”政策。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_(粮食作物)分布区。(2分)(4)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其产生的原因是_(5)A、B两城市中,_(填字母代号)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42 . 读下图表材料,回答问题。(1)亚洲东面濒临洋。(2)写出图中字母与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 。(3)半岛, 。(4)A、B、C三条河流注入洋,D、E、F三条河流注入洋,G、H两条河流注入洋。可见亚洲的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大陆地势的特点是。43 . 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1)东南亚包括A_半岛和C_群岛两部分。(2)B是_海峡,被誉为“海上生命线”。(3)河流D是_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4)A半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高质量教学课件
- 物流课件培训心得
- 江苏省书法动漫教学课件
- 车床工作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车床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医学移植感染防控考试题目及答案
- 几何思维培养在初中数学三角形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5成人物理声学现象原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成年人英语同声传译基础训练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农业碳生产率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网络关联模型
- 2025年纪委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 玉露香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 校园方责任保险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诺帝菲尔FCI-2000消防主机操作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租房合同附带室内物品清单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满鲜一体化”视域下“满鲜”商业会议所联合会研究(1918-1929)
- 高中生物开学第一课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 小学生AI科普课件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