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_第1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_第2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_第3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_第4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3个词语造句 2会把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3感受刘伯承司令员和*政委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4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把课后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 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全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脉络,结合习题1中的(1),重点教学第二段。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揭题:两块银元。 提问:“银元”指什么? 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怎样想呢? (学生讨论) (为什么以“两块银元”为题? “两块银元”与哪些人相关? “两块银元”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划出新词 按字的音、形、义的要求学会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新词。 2根据“塞银元一缝银元一还银元”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chng),平舌音:损 辨别;沏一彻:损一捐:怨一怒。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词语的。(学生讨论,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课文可分段,是按的顺序分段的。(先填空,再讨论段落的起讫。) 四、讲读课文。 1轻声自由地读第段。 (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想想第2句话的作用;(引出两块银元的故事) 老师简介背景: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为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两块银元故事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 2默读第二段。 思考讨论: 这个段主要写什么? (塞银元) 为什么刘司令员、邓政委要赔孙老汉两块银元? a 用“一一”划出老汉打碎茶壶的句子(表情朗读时,注意体会老汉焦急,语速稍快。 b “圈出邓政委把银元塞给孙老汉的相关词语。 投影显示(句子)。 刘伯承笑着说:“老孙,这就不对了,你要协助解放军遵守纪律嘛。” 茶壶是孙老汉打破的,为什么刘伯承要说“你要协助解放军遵守纪律”呢? (学生讨论)“塞银元”这件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划出相关句子。 投影显示(句子)。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日夜操劳,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 a分别划出孙老汉所见所感所为的语句。 b这句话表达了孙老汉对两位首长怎样的思想感情? (敬佩与疼爱之情) c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位朴实农民对解放军首长的敬爱之情 d仿说句子。 感情朗读第二段,读出孙老汉对两位首长的敬爱之情和打碎茶壶焦急的心情以及体会两位首长严格要求,遵守纪律的精神。 小结:这个段通过两位首长的言行,孙老汉所见所感,反映了人物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1课堂作业本1、3题。 谁 所见 所感 言或行 孙老汉 见两位首长日夜是敬佩又是忙沏茶送过 操劳顾不上喝水 心疼 右 军属大爷见同学们擦窗拖又高兴又心 地忙得满头大汗 疼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段,落实本课的训练点,把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说说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过渡语,刘司令员、邓政委塞给老汉两块银元重新买一把茶壶,孙老汉是怎样做的?) 1默读第三段。 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什么? 用“一”划出老伴埋怨孙老汉不该拿两块银元的句子。(结合理解“埋怨”并读出埋怨的语气。) 说说孙老汉是怎样送还银元的? “这下,两位老人才安心了”,为什么这才安心? 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位老人热爱解放军的真诚情感)。 小结过渡,孙老汉的老伴把银元缝进衣领,当刘司令员发现此事后是怎样做的? 2学习第四段。 轻声自由读文 当刘司令发现衣领的银元时,是怎样嘱咐警卫员的,用“”划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结合理解“再三”一词,体会两位首长模范严守纪律的品质。 “孙老汉手棒两块银元,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句话的“热泪盈眶”什么意思?什么使他如此感动?为什么使老人感动之极?读读相关句子,品赏、体会:两位首长“心里想的全是老百姓”,这反映了“我军的纪律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情朗读,体会军民的鱼水情谊。 三、揭示“学习提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全文,回答课后习题1中的问题(先说后写:作业本第5题)。 2修改每一问题的答案,把答案连起来。 3揭示“学习提示”的重点训练(指名读提示)。 a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b训练的方法怎样? c把自己归纳的内容与“揭示”中的实行比较。意思基本完整即可)。(同桌说、指名说) 四、小结(填空练习)。 回答课后习题中的( ),再把答案( )是归纳课文的( ),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训练的方法是,先( ),再( ),最后( ),如两块银元这篇课文就是这样根据课后习题l的三个问题,先( ),再( ),最后( ),归纳主要内容为(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复习巩固重点训练,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完成相关作业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同桌互查、订正。师抽查)。 2轻声读“学习提示”。 二、自读全文,总结填空练习。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这是( )的方法归纳的。课文按( )的顺序,写了“两块银元”的故事,抓住人物的( ),反映了( )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军民( )。 三、复述课文(学有余力的学生)。 1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能够简要复述)。 2结合板书,各自复述,同桌互述。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四、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五、作业:完成课后1、2、4题。篇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2、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质疑读议(解疑)说练”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说说”的教学方法,在读议、理解过程中穿插实行语言文字训练,在注重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应把时间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水平,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悟两位首长乃是*领导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守军纪、关爱群众、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才使“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条心”,才使自己的政党有了极强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战斗部队坚不可摧,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十八年,*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了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重点】 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教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 1、出示两块银元,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银元,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钱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块银元相关,围绕这两块银元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记记生字的字形,想想新词的词义。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反馈 (1)做作业本第二题,做完后自由轻声朗读,全体完成后齐读。 (2)出示习题: 埋怨(mn mi )缝补(fng fng )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暂时不要求学生十分完整的概括, 只要求学生说个大概)(孙老汉给刘司令员和邓政委沏茶时不小心打碎了茶壶,邓政委塞给他两块银元叫他再买一把。孙老汉的老伴把银元缝进了刘司令员的衣领里。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又派人把银元送还给孙老汉)二、分段理清文章线索 1、围绕着银元,你能给课文理出一条线索来吗? (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塞银元(孙老汉的老伴)缝银元(刘司令员和邓政委)送还银元。 2、根据以上线索,给课文分段。 (1)学生根据提示分段。 (2)交流。 一、交代故事的历史背景(1) 二、塞银元(23) 三、缝银元(4) 四、送还银元(56)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从课文中知道多少信息? 2、学生自由读、划。 3、交流反馈: 故事发生的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别山区一带 人物;刘伯承*孙老汉 当时正处于紧张的战斗当中:转战 4、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为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两块银元故事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 四、学习课文的结尾部分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思考读了这段话后又些什么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交流反馈 估计学生的答案有:A、“盼头”是什么意思?B、这样的军队是指怎样的军队?C、为什么说有了这样的军队中国就有盼头了?D、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 4、理解“盼头”希望。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其余几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是本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即时予以肯定问题提得好,提到了点子上,并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这篇课文要研究的主要话题,这样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然后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课文,即阅读第2、3、4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词语 二、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三、带着“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问题深入学习课文的2、3、4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四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3、反馈学习结果。 感动一:孙老汉打碎茶壶,两位首长自掏腰包赔钱。 引导讨论的话题:这打碎的茶壶,两位首长该不该赔钱? 相关话题: A、孙老汉为什么要给两位首长沏茶?着重理解“日夜操劳”、“又是敬佩又是心疼”。说说孙老汉是怎样敬佩,怎样心疼? B、两位首长又是什么态度?理解两“笑”的含义:前一个打破尴尬的局面,不让孙老汉难堪,后一个幽默风趣,使孙老汉不好意思拒绝。 C、茶壶是孙老汉打碎的,为什么刘伯承要说:“你要协助解放军遵守纪律。”? 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独立读书、思考,根据需要可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使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启发,思维互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全班交流,同时结合一定的语言训练,使学生理解了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感动二:缝进了衣领里的银元最终又被首长送了回来。 相关话题: A、孙老汉和他老伴觉得这前该拿吗,为什么?理解“埋怨”、“安心” B、当两位首长再次看到这两块银元时,百感交集,会如何想?又是如何做的? 引导学生想象填空: 刘司令员发现了缝在衣领里的两块银元,百感交集:“孙老汉啊,_ 。 学习“他俩再三嘱咐警卫员:损坏东西要赔,这是我军的纪律,可含糊不得!” 反复朗读之后,引导学生想象:当警卫员拿出两块银元,一路上,他激动地想。 四、再读第6自然段 1、说说孙老汉因什么而感动?这是激动的眼泪,幸福的眼泪,他的眼泪想告诉我们什么? 2、这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 五、根据“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线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在说完整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在添加一些细枝末叶复述课文。篇三一、复习词语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引导质疑:茶壶是孙老汉自己打碎的,*和刘伯承为什么要赔他两块银元? 暂时撇开课文讨论:这两块银元该不该赔? 统计学生的对此问题的理解情况。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带着自己的观点,深入学习课文,到文中寻找理由。 观点这两块银元不必赔。 【论据一】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日夜操劳,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没想到一不小心,茶水溅了出来,把桌上的地图沾湿。孙老汉急忙用衣袖去擦,不巧又碰翻了茶壶,把茶壶打碎了。他不由得满面羞愧。” 【论点】孙老汉是自己要给两位首长沏茶才打碎茶壶的。 着重理解“日夜操劳”、“又是敬佩又是心疼”、“满面羞愧”。说说孙老汉是怎样敬佩,怎样心疼?打碎茶壶后孙老汉又是怎样想的?读中促思,以读代讲,读中悟情,读中悟意。 【论据二】“回到里屋,他跟老伴一说,老伴可埋怨开了:你呀,真是!一把泥壶值几个钱,又是你自己打破的,怎能要这两块银元?” 【论点】这是一把泥壶,不值钱。学着“埋怨”,着重理解“怎能要这两块银元”。 观点这两块银元一定要赔。 【论据一】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日夜操劳,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没想到一不小心,茶水溅了出来,把桌上的地图沾湿。孙老汉急忙用衣袖去擦,不巧又碰翻了茶壶,把茶壶打碎了。他不由得满面羞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