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B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C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D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红安天台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人们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C班长站起来说道:“王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D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呜咽/咽喉处方/处心积虑头昏脑涨/水涨船高B字帖/粘贴拮据/前倨后恭名垂青史/唾手可得C伺候/窥伺兴奋/兴利除弊否极泰来/不置可否D滂沱/磅礴酝酿/面有愠色瑕不掩瑜/矢志不渝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锃亮(zn)抽噎(y)倏忽(sh)逮捕(di)B尘滓(z) 叱咤(zh)召唤(zho)悖论(bi)C叛逆(ni)摇曳(y)泥淖(no)翩跹(qin)D华裔(y)隽永(jun)笑靥(yn)翘望(qio)5 .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后)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市教育局”调到“为了”前)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取得”前加上“能否”)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下列小题。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阮直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人学”。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选自2019年5月10日中国文化报)6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 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8 .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加点词语的理解。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9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用的文学”是作者说的反话,其实文学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B呼唤文学的回归必将成为多数人的需要,热爱文学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C作家吴亮的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与作者观点相反。D中国人的文学即“人学”,它是民族精神永存的根脉,是不会消失的。速读经典背离了阅读的本质袁跃兴最近,一部名为如何读懂经典的新书在各大售书平台上颇具人气,相较于中文译名,其英文书名更为直白地道出了全书主旨:“如何跟人讨论你没读过的书”。书中对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这些“难读”的经典名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罗列了其中的典故、名言、经典桥段,还穿插着许多“贴心”小伎俩,教读者怎样在别人面前谈论这本没读过的书且不会穿帮:“若对方动不动就提到人名,不妨反问回去谨慎质疑对方说的一切即可。”用该书宣传广告上的话来说,这本书是专门针对“想读总也没时间的人、因没读过的书太多而有焦虑的人、每次翻不到10页就不支倒地的人”,为之提供一套“高效阅读”的方案。这种图书之所以会出现且销量还不错,正是抓住了一些读者希望快速轻松阅读和掌握经典读物的心理。源于这种读者的阅读需求,这种“速读”类图书的出现,似乎已成了一种趋势,诸如一本书读通中外经典世界经典名著快读一分钟读懂这些指导阅读的图书,基本以“速成”为主。翻阅这些图书,大多是对名著经典的作家生平、写作背景、情节梗概、人物角色作简明扼要的梳理,偶尔会加上编者个人的评价。从内容上看,颇有些类似以往的“经典导读”,但更为醒目的书名,却透露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阅读理念:导读的作用,是引导读者更有把握地去阅读原著;而这些图书则是教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名著的精华,从而不用再去啃原著这块“硬骨头”。除了名著内容概述以外,也有一些书致力于为读者提供花样百出的“高效”阅读方法。譬如经典名著快读是将原著作简化改写,把46万字的简爱缩写为每章仅千字左右,篇幅约为原著的十分之一。10分钟读懂孙子兵法则是从孙子兵法中抽取一些概念,再用当代商场上的实际案例加以延伸。这种阅读方式,其实质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简单化、幼稚化,放弃了深入的思考、抽象的领悟和理性精神的训练,一切以实用、实效为原则总之,快速见效、带有功利目的和商业利益的阅读的需求,取代了提升人文精神和升华生命品质的经典作品、文化精品的阅读。今天,我们当代人很少有空闲时间,我们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使我们满意,即便是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也必须服务于我们的短暂的快乐。除了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外,我们不想去发掘自己的能力。“阅读快餐化”“速读”“速成”类阅读法的流行泛滥,不正是折射出了我们这种文化心理和文化选择?在这个“速读”的时代,在喧嚣、浮躁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正在失去安静、悠闲的阅读心境和环境,从容的“慢读”状态变成了一种十分奢侈的事情,浪漫的阅读时光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然而,这是否就是阅读的本质?其实,读书大家林语堂早就给我们描述了这样的“读书的真艺术”: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可以拿一本离骚或奥玛开俨(波斯诗人)的作品,牵着他的爱人的手到河边去读。如果天上有可爱的白云,那么,让他们读白云而忘掉书本吧,或同时读书本和白云吧或许在一个雪夜,坐在炉前,炉上的水壶铿铿作响,一个人拿了十数本哲学、经济学、诗歌、传记的书,堆在长椅上,然后闲逸地拿起几本来翻一翻,找到一本爱读的书时,便仔细地看起来人们可以完全听从自己的自由兴趣去阅读,去一读再读,他们是多么幸福啊!这是成熟期中所有的心情和美趣的纯粹快感。“速读”时代,但愿我们的心中还保有和珍存着这种文化情怀,能真正去享受浪漫的、诗意的、悠闲的读书生活。选自今晚报10 . 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11 . 第段运用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为什么?陈继儒描写读书的情调,最为美妙:“古人称书画为丛笺软卷,故读书开卷以闲适为尚。”13 . 结合你读书的经历,谈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小题。【甲】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4 .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余闻之也久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5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即书诗四句(_)稍稍宾客其父(_)无从致书以观(_)同舍生皆被绮绣(_)16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钱币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尝识书具尝趋百里外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8 . 读完这两则短文,你一定得到了不少启示,请分别写出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的最大的感受。四、对比阅读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9 .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20 . 请解释下面划线字词的含义。(1)谈笑有鸿儒(_)(2)无案牍之劳形(_)(3)可爱者甚蕃(_)(4)不蔓不枝(_)21 . 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花之隐逸者也B濯清涟而不妖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可以调素琴以刀劈狼首D同予者何人晓之者亦舍然大喜23 . 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五、诗歌鉴赏古诗文赏析饮酒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田家三首其一唐柳宗元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注释:蓐食:坐在床席上吃早饭;耒耜:农具。乌鸢:鸟鸦和老鹰,泛指鸟类。助读资料:前人多认为,柳宗元的诗文与陶渊明相似,宋代学者陈善曾说:“白乐天、柳子厚俱效陶渊明作诗,而惟柳子厚诗为近。”其又云柳宗元学陶诗是“语近而气不近。”可谓一语中的。24 . 这两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_展开。25 . “动静结合”是这三篇古诗文共用的表现手法,请从其中摘出一例,并阐述它的作用。26 . 根据材料,陶诗和柳诗都借助“鸟”这一意象来抒怀,请简述这两处“鸟”带给你的不同感受。27 . 面对眼前所见的景象,柳宗元和陶渊明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结合上述诗文简要分析。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28 . 这首诗主要采用_的表现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颇具江南风味的图景:_,江岸小草细长,鸟在清亮鸣叫,_,营造了一种_的意境氛围。29 . 结合三、四句简要分析一下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六、综合性学习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黎明醒来,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任思维的雪橇悄然滑向岁月的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