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限时训练(四)_第1页
政治限时训练(四)_第2页
政治限时训练(四)_第3页
政治限时训练(四)_第4页
政治限时训练(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限时训练(四)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盘点过去的2012,我们一起追的网络流行语:萌、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吃货一个词语就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 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 )A、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B、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C、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些基本理念,对后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启蒙文化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这种观点正确,因为没有启蒙就没有后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B、这种观点正确,因为文化理想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C、错误,启蒙文化虽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但文化不能决定政治、经济D、错误,启蒙文化只是决定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类文化元素而已,尚有其他文化的功劳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体现了下列道理(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 B、 C、 D、4、伦敦奥运会奖牌榜和2011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GDP排行榜进行对比,发现排在奖牌榜前两名的美国和中国,恰好也是国内生产总值第一和第二,奖牌榜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也全部跻身世行GDP排名前15名。这表明( )A、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D、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5、西方人注重分析,一分为二;而东方人注重综合,合二为一。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说:“欧洲的数学体系与中国不同,他从公理系统开始,而中国数学体系从实用出发。”这最能体现(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6、“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不仅是对人而言,对于一座城市更是如此。12年来,深圳依托每年的读书月,将许多人从酒吧、歌厅、商场拉回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中,为深圳营造了一种崇知重智的社会心理,塑造了城市卓尔不群的气质和高屋建瓴的气度。由此可见( )阅读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 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 B 、 C 、 D 、7、“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淘宝商城当下流行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 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8、文化是软实力,但要由硬实力来支撑。这启示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就须( )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A、 B、 C、 D、9、文化是软实力,但要作为硬任务来抓好落实。这是因为( )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文化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 B、 C、 D、10、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育价值具有包容性和幵放性,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11、我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意味着我国的文学作品得到世界的欣赏与肯定。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中国和世界吗?莫言作品中的文学力度压过大多数当代作品。” 对“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中国和世界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B、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交流与传播C、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 D、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2、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引用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上述经典谚语和诗句的运用,拉近了习主席与俄罗斯听众之间的情感,也体现了中俄文化异曲同工之处。这说明( )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要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A、 B、 C、 D、1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D、对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4、对于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庆长假期间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关于“随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B、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抛弃C、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D、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15、当不少“艺术家”坐在办公室里“憋”小品,在舞台上“喊”笑话时,赵本山更显得有底气,有定气。宋丹丹说,“他是个双脚没离地的人”。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新主要源自艺术家的天赋16、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17、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发展需要兼收并蓄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18、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有( )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A、 B、 C、 D、19、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20、在我国,以下的典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颂。其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A、愚公移山 B、屈原投江 C、苏武牧羊 D、岳母刺字21、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法国的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如笛卡尔、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都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这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兼容并蓄 D、革故鼎新22、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重伦理、尊重传统。这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 )A、中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C、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23、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周游列国。请想象一下,孔子在奥巴马连任后去白宫拜访,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 )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A、 B、 C、 D、24、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 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 B、 C、 D、25、某学者指出:“在中国,一个文学教授如果不知道莎士比亚,会被人嘲笑。而在西方,一个教授如果不知道红楼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我们需要( )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促进中西文化的传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减少中西文化的差异A、 B、 C、 D、26、“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她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表明(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起促进作用 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文化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A.、 B、 C、 D、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文化现象错综复杂绞织在一起,或高雅或低俗、或清高或媚俗、或传统或现代、或流行或经典等。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一方面提供了各层次的文化供人们选择,另一方面让选择的人面对选择的困难。因此,文化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成为了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回答2122题。27、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落后文化的是( )求神拜佛 看风水 婚事、丧事,大办特办 游戏人生 色情暴力文化A、 B、 C、 D、28、对当前这种文化现象的评价正确的是( )A、这是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要让文化自己自由发展B、不同的人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承认所有文化的合法性C、个人要全面发展就必须接触各种文化D、国家必须加强对于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引导,努力塑造健康的文化环境29、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节晚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存在表明( )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国家必须对流行的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 B、 C、 D、30、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 B、 C、 D、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2大题,每题10分,共20分)31、材料一 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声音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崇尚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中讲到:世界的文化是多样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认为这都不妨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和借鉴。在这方面,我曾经在新加坡就讲过,开放包容,国家才能富强。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10分)32、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其中一小组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我是歌手、妈妈咪呀、中国星跳跃、爸爸去哪儿、两天一夜等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10分)高二政治限时训练(四)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CABDBACDBCD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DDABBBBBCADDA31、(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