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论文关于海洋新能源低碳经济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新能源论文关于海洋新能源低碳经济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新能源论文关于海洋新能源低碳经济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新能源论文关于海洋新能源低碳经济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新能源论文关于海洋新能源低碳经济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论文关于海洋新能源低碳经济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中国拥有广阔海域且人口众多,GDP总量增长快,能源需求量大,与之相对,中国能源资源优质率低、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导致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对此,笔者查阅资料,搜集并结合自己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海洋能源开发目前状况、低碳经济发展及两者相互推动的倡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调研勘探显示,中国能源开发利用有以下特点: 是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处于较低水平。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二是能源资源禀赋存在分布不均衡。主要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所在地与能源消费地存在明显差别。煤炭资源主要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三是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 预计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大约50亿吨标准煤,但是根据目前估计,2050年时我国国内常规一次能源最大可能的获得量分别为:煤炭约30亿吨,相当于21.4亿吨标煤;石油约1.5亿吨,相当于2.1亿吨标煤;天然气约1600亿立方米,相当于1.4亿吨标煤;水电约为300GW,按平均年运转4500小时计算,相当于4.1亿吨标煤;核电约为50GW,按平均年运转7000小时计算,相当于1亿吨标煤。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积极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等利用技术,将建设若干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 海洋中未充分开发利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均属于新能源。海洋能通常是指海洋本身所蕴藏的能量,它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化学能,不包括海底或海底下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和“可燃冰”,也不含溶解于海水中的铀、锂等化学能源。 海洋能有如下特点:1.可再生性,由于海水潮汐、海流和波浪等运动周而复始,永不休止,所以,海洋能是可再生能源;2.属于一种洁净能源;3.能量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运用起来比较困难;4.总量巨大,但分布分散、不均,能流密度低,利用效率不高,经济性差。 1.潮汐能。潮汐能是海水受到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周期性海水自然涨落现象,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一种海洋能。潮汐能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组成基本是一样的,也是利用水的能量使水轮发电机发电。我国从1958年起,陆续在广东顺德、上海崇明等地建立了几十座潮汐能发电站,其中,浙江省温岭市西南角乐清湾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装机容量最大,功率为3 200kW,是亚洲最大的潮汐电站。 2.波浪能。波浪能是大气层和海洋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在风和海水重力作用下形成永不停息、周期性上下波动的波浪,这种波浪具有一定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的大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我国波浪能资源丰富,估计约有5亿kW以上,我国波浪能发电的研究起步较晚,1990年才在大万山岛建成第一座20kW级的试验性波浪发电站。 3.温差能。温差能是由于深部海水与表面海水温度差而产生的能量。温差能发电与地热能发电相似,其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开放循环式,第二种是封闭循环式,第三种是混合循环式。我国海域辽阔,东海、黄海、南海的平均水温都比较高,且大部分地区水深在1000m以上,具有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有利条件和广阔前景。 4.海流能。海流亦称洋流,是海洋中的海水朝一个方向不断流动,犹如河流具有固定流动路线一样,会产生一种不易觉察的海流动力。它的发电原理就是利用海流的冲击力使水轮机高速旋转,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5.盐差能。海水属于咸水,它含有大量的矿物盐,河水属于淡水。因此,当陆地河水流入大海的交界区域,咸淡水相混时就会形成盐度差和较高的渗透压力,淡水会向咸水方向渗透,直至两者盐度平衡。在两种水体的接触面上新生一种物理化学能,利用这种能量发电就是海洋盐差能发电。 在低碳浪潮的推动下,从全球到中国都正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英国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联合推动了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批准了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3个示范城市。这3个示范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为:在实现途径上较注重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制约能源需求。xx年8月,吉林市成立国内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之后,上海、保定旨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 (二)以低碳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 1.观念更新是前提。长期以来,工业文明所倡导的“高碳”发展思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2.利益协调是基础。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各地区的环境保护面对很大困难,也影响地区和谐。 3.技术创新是保证。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有效制约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推动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 4.制度创新是关键。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国近几年分别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和政策,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国内有学者倡议制定中华人民 _低碳经济推动法,其中,“第四条: _低碳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国低碳经济发展工作;第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委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 发挥立法的优势,不仅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