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学习马虎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关于孩子学习马虎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关于孩子学习马虎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关于孩子学习马虎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关于孩子学习马虎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给孩子讲有关马虎的故事。传说在宋朝,京城开封有一个画家,此人画画很不认真,粗心的很。有一天,他画老虎,刚画完一个虎头,就听一个人说,请给我画一匹马,于是他就在虎头下面画了个马身子。那人说:“你画的是马还是老虎?”这位画家说:“管他呢,马马虎虎吧。”“马虎”这个词就这么出现了。请他画马的人生气地说:“这么凑合哪行,我不要了。”于是生气地转身走了。可画家却不在意,还把这张画挂在自家的墙上了。他的大儿子问:“您画的是什么?”他漫不经心的回答:“是老虎。”二儿子问他:“您画的是什么?”他却随口说:“是马。”儿子们没见过老虎、真马,于是信以为真,并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有一天,大儿子到城外打猎,遇到一匹好马。误以为是老虎,上去一箭就把它射死了,画家只好给马的主人赔偿损失。他的二儿子在野外碰上了老虎,可却以为是匹马,迎过去要骑它,结果被老虎咬死了。画家痛心极了,痛恨自己办事不认真,太马虎,生气地把那幅虎头马身子的画给烧了。为了让后人吸取教训,他沉痛的写了一首打油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仿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这个如故事虽是传说,但有一定教育意义,家长在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的认识时,不妨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听,它比对孩子训斥更有教育意义。家长还可以找一些类似的故事,或自编一个故事教育孩子。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了,形象生动的故事可以使孩子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就接受了教育。(2)讲科学及生产中马虎所造成的危害。有个孩子从小养成马虎的坏习惯,长大了当建筑师,在计算工地用料时,把砖的数量后面多写了一个“0”,结果工地的砖多运去9倍,盖完楼又用汽车往回运,仅这一项就损失国家财产上万元。如果设计火箭、宇宙飞船的宇航专家马虎,那么一个数据写错就会造成上亿元的损失。如果工厂生产投料比例搞错,将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大问题。如果农业上施农药,浓度搞错就会使人吃了中毒。如果医生马虎,给病人开错了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等等。(3)讲述在学习中马虎所造成的危害。结合孩子切身会讲,本来全都会,可就是得不了满分,因而当不上三好学生,考不上重点学校。可以举例,如有的孩子在高考中因马虎落榜,中考中因马虎考不上重点学校等等事例教育孩子。2、 教孩子学会自检有些家长总怕孩子作业错了,得不到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养成孩子依赖思想,以为马虎了也没关系,反正有家长还给我检查呢。第二天老师发现孩子的题错了,问他:“你怎么这么马虎?”答曰:“不是我马虎,是我妈马虎,她没给我检查出来!”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的结果,往往助长了孩子不负责任、马虎的坏习惯。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检查,提高自检能力。如果家长不放心,也要让孩子自己先检查完后再给他检查,发现了错题,不要直接告诉他第几题错了,而要说:“你这作业里有错题,再去检查。”让他自己去找第几题错了,错在哪里,时间长了,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检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家长不给孩子检查作业,但要教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如:(1)正向检查法。这种方法是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地检查,看原题是否看准了,又无错误理解;题目中已知条件是否都用上了,运用的概念、公式是否正确;计算是否准确,格式是否标准等等。(2)反向检查法。这种方法是从答案往回,用相反的计算验算。如,加法用减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方程用代入法验算等等。(3)重做法。把题迅速重做一遍,看看两次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对比一下,分析错误在哪一步,是什么原因,然后更正过来。检查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方法,孩子经常自我检查,就会熟练地掌握住检查的方法,到考试时也能应用自如。如果平时孩子不是自己检查,到考场上出现了错误也检查不出来,那时家长还能包办代替吗?教孩子学会自检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所必须的,切不可忽视。3、给孩子搞一个错题集孩子马虎,经常出错,但对错误有不认真分析,很难吸取教训。很多孩子改错题时,并不是找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错的,只是把错题从头到尾再做一遍,蒙对了完事,这样改错题实效不大。为了引起孩子对错题的重视,我们可以帮孩子搞一个错题集(包括语文、数学等学科),具体做法如下:(1)把所有的作业、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原封不动的抄在错题集上,留下“错误档案”。(2)让孩子认真检查错在什么地方,并用红色笔在错误下面画上曲线。(3)找出错误原因并写下来,写得要具体,是概念不清还是用错公式,是理解错误还是马虎。马虎错得也不要只写“马虎”两字,要写清怎么马虎的,写得越具体越好。(4)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答案。(5)错题集是把孩子的错题集中起来了,到一定阶段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个统计,因马虎而错的题占所有错题中的比例是多少,这时再教育才有利于孩子对马虎危害的认识。错题集可以使孩子及时改正错题,并找出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时,错题集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便于分析孩子的问题,找到漏洞,及时弥补。错题集实际上还是一本很好的复习资料,平时经常翻翻,提醒孩子不要重犯错题集上的错误,错题集是个警钟,到期末要让孩子重点复习错题集上的题,补上这个薄弱的环节,使错题集成为一本自制的参考书。 孩子最烦的就是改错,尤其是改错要经过错题集上要求的四个步骤,因而宁愿做三道新题,也不愿改一道错题,这很好,我们就要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告诉他们要怕麻烦就要仔细,争取不马虎,不粗心,不错题,一遍就对。4、培养孩子“不要依赖橡皮”有些孩子学习时不认真,写错了就用橡皮擦,擦了一遍又一遍,把纸都擦破了,这种学习方法不好。我们应该锻炼孩子不用橡皮,每次作业都仔细认真,争取一遍做对,这是防止马虎的重要措施。不用橡皮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可以锻炼孩子“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每次做题前后先动脑筋再动笔,想好再写,争取一写就对。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将来长大了,对工作也能认真负责,先想好再干,争取一次成功,不出废品。其次,不用橡皮,孩子写错了就可以把错误留在作业本上,这是孩子思维的档案,错误没被涂掉,便于家长检查出孩子的毛病,帮助他改正。对孩子来说也养成正视错误,不掩饰问题的好品质。错误留下来,以便复习时重点复习,有针对性地复习。不用橡皮可以促进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但这不等于不允许做错题,做错了还可以重做,只有把错了的留下,不擦掉,在下面重新做出正确答案。这种做法,可能现在还得不到老师的认可,那就先在家里试验。凡是家长留的作业都采取这种办法,逐步养成好习惯,再过渡到学校作业,总之要让孩子不依赖橡皮。5、告诉孩子“草稿纸不要太草”做数学题、写作文或答题往往需要用草稿纸。孩子对草稿纸往往不太认真,急急忙忙,写得乱七八糟。家长对草稿纸也不检查,可不少孩子错题往往就出在这个草稿上。由于草稿写得太乱,往往计算出问题,或草稿过乱,孩子往作业本上抄时抄错了。因此,管理好草稿纸是很重要的。草稿纸当然不能写得十分整齐,但也不能太草,要按顺序写,能认得出,万一抄错了还能找到草稿,这样就不必重新算起,而从草稿上就能发现问题,及时更正。草稿写得乱,表面看是省了时间,可实际上往往费了时间,如果草稿不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有了错误也便于检查,这不等于赢得时间了吗?草稿是孩子的思维过程的记录,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如发现错了,不妨检查一下草稿就能看出怎么错的了。现在,学校已开始重视草稿,升学考试卷子的边上专门留有“草稿纸”,我们当家长的要教育孩子重视草稿,不要把草稿写得乱七八糟,谁也认不得。6、教孩子“认真审题,注意埋伏”不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其实并不是不会,而是粗心。教师和家长都为这样的孩子感到遗憾。于是让孩子大量做题,以为做题多了孩子就能熟练,就会克服粗心的毛病。可是题做得越多,错误也越多,马虎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更严重了。要解决粗心的问题,主要不在做题,而在审题。审题要审三遍:(1)把题读懂,看看这题问的是什么,给了什么条件。(2)要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题,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出这道题,这道题是考什么的,心里有数了,遇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仔细了,这是克服粗心的好办法。(3)要看看这题里有什么“埋伏”。教师出题往往出学生容易错的,容易混淆的,也就是在题里打了“埋伏”,这个“埋伏”对于粗心的孩子来说是大敌。如果使孩子每次先静下心来,克服急躁情绪。如果粗心的孩子拿到题,不看也不想,三下五除二就算完,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总之,让孩子认真审题,是克服粗心的好方法。7、教孩子学会“解剖习题”有些孩子做题时间求快,并未很好的分析题,就急急忙忙解答,忙中出错。有的还未真正理解题意,就按自己想象的去答,结果所答非所问。家长要教育孩子,拿到题目先不要急着答,先认真分析,把题“解剖”一下,看看题目给了什么条件,问的是什么,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哪些是间接的已知条件等等。然后再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有些题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必须挖掘出潜在的条件,这个潜在条件是向结论过渡的关键。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分析法和综合法,把已知条件和问题一步一步联系起来。中间这个关键的一步如果分析清楚了,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分析题是解题的关键,如果不会分析题也就不会解题,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首先认真分析题,然后再做题。有些孩子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