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献科技-知识灌溉北大荒(王丹)-2_第1页
一片丹心献科技-知识灌溉北大荒(王丹)-2_第2页
一片丹心献科技-知识灌溉北大荒(王丹)-2_第3页
一片丹心献科技-知识灌溉北大荒(王丹)-2_第4页
一片丹心献科技-知识灌溉北大荒(王丹)-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片丹心献科技,知识灌溉北大荒王丹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王丹,今年32岁,来自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我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第三代,出生在北兴农场朝阳林场,那里一家只有几十亩地旱田,因为不懂用药,满地大草只能用手薅,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跪倒爬起,忙活一年却挣不了几个钱。那时我心中就澎湃着一个梦想,长大了我要学本领,带领他们致富。2000年高考,我第一志愿填报了八一农大园艺系,如愿以偿的学了农业。我想当一名园艺师,回到家乡,领着乡亲们种植经济作物,特色果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然而,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04年毕业之后,北兴农场不招聘园艺专业毕业生,我的男朋友应聘到前进农场工作,我只身到南方找工作,跑销售,可能是水土不服,总觉得像无根的浮萍,没有踏实感和充实感。2005年初,我毅然决定到前进农场发展。没有工作,总不能闲着,我摆地摊卖冰棍,去学校当代课老师,给农药店卖货。4月初,农场领导听说我的事,就把我找到办公室说,农场新成立的科技园区急需技术员,问我去不去,我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兴奋无比地说,行!太行了!就这样,我有幸成为农场科技园区的一名员工。那时候的园区没有办公室,试验地边上有一个地点的管理房,住着雇工,我们占用了一个房间,挂上科技园区的牌子,就算安营扎寨了。那时试验田有10亩地,两个人,一个砝码天平、几根格尺、笔、记录本,几本参考书基本就是全部家当。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对我来说,这个岗位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我终于有了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舞台,我内心充满了神圣感,干起工作来就有无数的劲头。前进农场是水稻大场,科技园区服务的对象是水稻种植户。刚开始旱田改水田,许多种植户不懂水稻栽培技术,还有不少出现了药害。他们拿着得病或受害的稻苗找到我时,看着他们那焦急的样子,期盼的眼神,我知道这稻苗背后是一家人的积蓄和一年的指望,让人不忍心说抱歉。我学的园艺专业跟水稻有很大不同,为了快速掌握水稻专业知识,我就买回来水稻栽培、管理、防病等方面的书籍,边学边干,遇到不会的就向老技术员请教,上网查找,碰到实在弄不懂的就给大学老师打电话求教。在园区搞试验可不是像电视片中穿着白大褂、看着显微镜那样风光,搞科研就得起早贪黑,水里泥里,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想知道水稻怎么了,你就得问水稻。成天泡在水稻地里,认真观察、总结、记录。“小黑手,泥巴裤,一看就是水稻户”,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每年春节刚过,建三江依然冰天雪地,我们这些在家里、学校里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常常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清雪、扣棚、筛土,为早春播种做准备。累出一身汗,风一吹,冻得浑身上下透心凉;夏天调查取样,火热的大太阳,晒得脸上、手上都黢黑,有的晒曝了皮。再热的天我们也穿着厚厚的迷彩服,带着蚊帽,因为最厉害的是建三江的蚊子小咬,“三江蚊子赛飞机,张开翅膀两米七”,恐怖劲就甭提了。我还是敏感性皮肤特别怕咬。记得刚上班时我没经验,光着脑袋到地里观察水稻生长情况,被一群一群的小咬围住了,两只手忙着拿着尺子、笔和记录本,根本腾不出手来赶小咬,不一会儿功夫脸就肿起来了,眼睛都眯成缝了,像个猪头。从地里出来,几个男同事就看着我直笑,中午回到家,觉得头疼的厉害,越想越委屈,就躲在屋里哇哇大哭起来。哭够了,摸一把眼泪,我的倔脾气上来了,心想“和爸妈他们当年开发建设农场时比,现在条件好上不知多少倍,他们都能坚持下来,一个堂堂大学生,还能被小小的蚊虫吓跑不成。”现在,我可能是被咬的多了,有了抗体,不在乎了。为了节省资金,也为了能更好的了解生产过程,那时的农活儿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干,育苗、插秧、施肥、放水、收割别的还好说,对于从没摆弄过机械的我来说,开“水上漂”插秧机是个挑战,插秧时,人得跟在插秧机后面扶着走,控制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刚开始走不成直线,曲里拐弯,跟油炸方便面一样,后来熟练了,也能插得跟挂面差不多了,附近种地大哥看见了,拍着我的肩膀夸我行,干得不错。聊得挺愉快,末了一句话挺让人崩溃,“大兄弟,你媳妇在哪上班呀?”敢情白唠了半天,我是男是女他都没搞清楚。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学习,从了解生产过程到发现落后问题,想办法改进。我有了自己的想法。2008年春天,园区负责人一职出现空缺,我就毛遂自荐找到领导说出了我想试试看的想法,领导不知是想吓退我还是想试探我的决心,语气严肃的说,你可想好了,如果干不好,技术员你可能也干不了了!看着领导怀疑的眼神,我主动立下了“军令状”干不好这摊儿,就回家哄孩子去!没了退路,只能拼了。从别人领着干变成了领着别人干,压力可想而知,我每天白天要跟着同事们一起干活儿,搞试验;晚上学习充电、查资料、做计划、整理记录。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那一年体重由生完孩子后的130多斤一下子降到了110斤。付出就有回报,这些年,我们的试验田已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现在的500亩,我们先后做了品种、栽培、新机械、肥料、植保等各种试验上百项,成为指导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我们的努力下,水稻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纸质秧盘育苗到毯式钵育秧盘育壮苗,从手推播种器、盖帘扇土到精准电动播种器覆土器,从木槽子浸种土炕催芽到芽种工厂集中浸种催芽,从经验施肥到测土配方优化施肥,我们有了物联网现代农田管理技术系统,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托管”,用手机就能远程操控管理;有了“空间电场”用物理方法预防控制水稻病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稻米生产。我们的生产标准、科技含量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上来了,一路走来,我们跟心爱的水稻事业一同成长起来。科技园区多项试验的成功,不仅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也得到了农场种植户们的信任。种植户从选种、育秧、用药各环节都经常打电话向我们咨询,我们园区也有了“科技直通车”,开通了园区网站、电话服务热线、联系卡,每年平均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2000余件,大大小小的培训二三十场。丰收和成绩的背后是奉献和付出。几年来,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但我们也是为人儿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却由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特殊性,有很多无奈。还记得我刚接手园区主任时,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狠下心来,将一岁大的女儿送到200多公里外的婆婆家。当园区工作一步步走向正轨,秋收忙完了,也是时候把女儿接回来了。半年没见了,真想孩子呀,心想着她看见我一定会兴奋的扑到我怀里喊妈妈,可是到了婆婆家看见她捧着奶瓶站在电视前,见有人来了,只扭头看了一眼,根本不在意,过了很长时间,才怯怯的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姑姑,姑姑,你陪我玩一会呗。”听到孩子叫我姑姑,那一刻心里特不是滋味儿。当女儿2岁后,我将孩子送进幼儿园,但周末幼儿园休息,我只好将孩子带到园区。那年春天,我们在园区清雪扣棚,孩子困了,我就在办公桌上铺了一些工作服让她躺在上面睡觉。正当我们清雪时,忽然听见一声惊恐急促的哭声“妈妈”,抬头一看,女儿光着脚站在水泥台上可怜兮兮地看着我们抹眼泪呢。原来女儿睡醒觉找不到我,急的光着脚丫跑出来了,那一刻,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在为梦想无悔付出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我的同事赫磊、张海艳怀孕五六个月,仍然坚持下试验田调查;副主任姜洪涛为了抢晴天进行防病喷药,耽误了去医院照顾手术的妻子;姜留学为准备现场会加班两天一宿废寝忘食,王春生为捕捉稻瘟病孢子方便半夜开机器,晚上就睡在办工作上.这样的情景,太多太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9年的艰苦磨砺,我对这句话理解的更深刻了。在科技园区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承担总局级、省级、国家级科研实验项目22项,转化推广科技成果9项,辐射带动全场79万亩土地,累计为农户增收3200余万元。2009年3月被授予“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称号,2009年7月被授予“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示范基地”称号。2012年被评为“感动北大荒人物(群体)”,2013年被中华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在这么高的荣誉面前,我们的付出,真的微不足道。 有一天,女儿跑过来问我,妈妈,人怎么能变大呀?见我回答不出来,她就露出狡猾的笑容,哈哈,告诉你吧,人加上一横就变成大了。细细品味,女儿说的真好,人的肩上只有加上担子,有了压力才能成长的更快,变得更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