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协议配置 交换机基础.ppt_第1页
路由器协议配置 交换机基础.ppt_第2页
路由器协议配置 交换机基础.ppt_第3页
路由器协议配置 交换机基础.ppt_第4页
路由器协议配置 交换机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换机配置基础,路由与交换技术,主要内容,交换的面板,交换机的组成,交换机的启动过程,交换机硬件,交换机硬件,风扇,LED指示灯,1、这里以锐捷RG-S3760-24交换机为例,其前面板,包括Console端口、24个10Base-T/100Base-TXRJ45端口、模块化插槽、LED指示灯。2、锐捷RG-S3760-24交换机的后面板有风扇、交流电源开关等,有些交换机后面板有模块化插槽。,交换机的面板,Console端口,交换机硬件,交换机的组成,交换机相当于是一台特殊的计算机,同样有CPU、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只不过这些都与PC机有些差别而已。交换机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软件部分主要是IOS操作系统,硬件主要包含CPU、端口和存储介质。交换机的端口主要有以太网端口(Ethernet)、快速以太网端口(FastEthernet)、吉比特以太网端口(GigabitEthernet)和控制台端口(Console口)。存储介质主要有ROM(Read-OnlyMemory,只读储存设备)、FLASH(闪存)、NVRAM(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交换机硬件,交换机加电后,即开始了启动过程,首先运行ROM中的自检程序,对系统进行自检,在NVRAM中寻找交换机的配置,然后将其装入DRAM中运行。如果没有配置文件,会询问是否进行配置,若键入“yes”进行配置。,引导运行FLASH中的IOS,如果没有,要求经过TFTP传送,交换机的加电启动过程,进入交换机配置环境,交换机的命令模式,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交换机配置基础,交换机配置基础,进入交换机配置环境,要对交换进行配置,首先应登录连接到交换机,通常有远程终端登录配置、CONSOLE本地登录配置、TELNET登录配置,利用TFTP服务器进行配置和备份等。,交换机配置基础,交换机的命令模式,用户EXEC模式,Vlan数据库配置模式,Line配置模式,特权EXEC模式,全局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交换机的命令模式相互转化,1用户EXEC模式命令状态行是:Switch,2特权EXEC模式命令状态行为:Switch#在用户模式下执行enable,4接口配置模式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在全局模式下执行interface),3全局配置模式命令状态行为:Switch(config)#在特权模式下执行config命令Switch#configterminalSwitch(config)#,5.Vlan配置模式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config-vlan)#在全局模式下执行vlanvlan_id命令,模式转换图,交换机的端口类型,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交换机的接口类型,二层接口(L2interface),对二层交换机,如RG-S2126G,三层接口(L3interface),如对三层交换机,如RG-S3760-24,交换机端口类型,二层接口,交换口(SwitchPort),Trunk口,二层聚合口(L2AggregatePort),三层接口,交换机虚拟接口SVI,路由接口(Routedport),三层聚合口(L3AggregatePort),交换机的端口类型,交换口,交换机的端口类型,交换口,交换机端口类型,Trunk口,一个Trunk是连接将一个或多个以太网交换接口和其他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或交换机)的点对点链路,一个Trunk可以在一条链路上传输多个VLAN的流量。,思科的交换机有两种封装,为IEEE802.1Q(dot1q)和CISCO私有的ISL封装。因此要特别指定是哪种封装,用switchporttrunkencdot1q或isl。,交换机端口类型,Trunk口,每个Trunkport都属于一个nativeVLAN。所谓nativeVLAN,就是指在这个接口上收发的未标记(UNTAG)报文,都被认为是属于这个nativeVLAN的。,交换机端口类型,Trunk口,配置Trunk口的步骤如下: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2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定义该接口的类型为二层Trunk口*/Switch(config-if)#switchporttrunknativevlan10/*为这个口指定一个nativeVLAN*/Switch(config-if)#switchporttrunkallowedvlanall|add|remove|exceptvlan-list配置这个Trunk口的许可VLAN列表。,交换机端口类型,二层聚合口(L2AggregatePort),把多个物理链接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逻辑链接,这个逻辑链接称为一个aggregateport。对锐捷S2126G,S2150G交换机最大支持6个AP,每个AP最多能包含8个端口。,Aggregateport可以为accessport或trunkport,但Aggregateport各成员端口必须属于同一类型。可通过interfaceaggregateport命令来创建Aggregateport,配置二层access聚合口的步骤如下: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rangefastethernet0/1-5/*取二层的以太网接口0/1到0/5*/Switch(config-if-range)#port-group5/*将0/1到0/5access接口加入二层聚合口aggregateport5中(如果此二层聚合口不存在,则创建它)*/,二层access口聚合成一个逻辑口,需两台交换机的对应口及成员口都属于同一个VLAN(子网),才有意义。这种交换机的级联,目的是增加端口数量(扩容),通过聚合,增加带宽,提供冗余。,配置二层trunk聚合口的步骤如下: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rangefastethernet0/1-5/*取二层的以太网接口0/1到0/5*/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定义该接口的类型为二层Trunk口*/Switch(config-if-range)#port-group5/*将0/1到0/5access接口加入二层聚合口aggregateport5中(如果此二层聚合口不存在,则创建它)*/,交换机的端口类型,SVI是和某个VLAN关联的IP接口。每个SVI只能和一个VLAN关联,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SVI可作为二层交换机的管理接口,通过该管理接口,配置其IP地址,管理员可通过此管理接口来管理配置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中只能有一个SVI管理接口,可定义在NativeVlan1上,也可定义在其他已划分的VLAN上,交换机虚拟接口SVI,配置SVI的步骤:Switch(config)intvlan10/*创建虚拟接口vlan10*/Switch(config-if)#ipaddress54/*配置虚拟接口vlan10的地址为54*/,交换机虚拟接口SVI,(2)SVI可作为三层交换机一个网关接口,用于三层交换机中跨VLAN之间的路由。,路由接口,在三层交换机上,可以使用单个物理端口作为三层交换的网关接口,这个接口称为Routedport。通过noswitchport命令将一个三层交换机上的2层接口switchport转变为Routedport,然后给Routedport分配IP地址来建立路由。,配置f0/24为路由口的步骤: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24Switch(config-if)#noswitchportSwitch(config-if)#ipaddress54,交换机的端口类型,交换机端口类型,L3Aggregateport使用一个Aggregateport作为三层交换的网关接口。L3Aggregateport不具备2层交换的功能。可通过noswitchport将一个无成员2层接口L2Aggregateport转变为L3Aggregateport,接着将多个路由接口routedport加入此L3Aggregateport,然后给L3Aggregateport分配IP地址来建立路由。锐捷S3550-12G,S3550-24G12AP8系列交换机最大支持12个,每个最多能包含8个端口。,三层聚合口,网络拓扑图,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接口配置方法(2)了解各种接口的作用,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实验,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实验,【实验配置】(1)配置接口基本信息Switch#config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2Switch(config-if)#descriptionPort_A/*配置接口的描述Switch(config-if)#shutdown/*关闭此接口*/Switch(config-if)#noshutdown/*启动此接口*/Switch(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uritySwitch(config-if)#speed10|100|1000|auto/*配置接口的速度*/Switch(config-if)#duplexauto|full|half/*配置双工否*/Switch(config-if)#flowcontrolauto|on|off/*配置接口的流控模式*/Switch(config-if)#end,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实验,(2)配置2层接口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access/*配置SwitchPort*/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10/*配置accessport所属的VLAN*/Switch(config-if)#endSwitch#(3)配置trunk口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2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定义该接口的类型为二层Trunk口*/Switch(config-if)#switchporttrunknativevlan10/*为这个口指定一个nativeVLAN*/,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实验,(4)配置L2aggregateport将二层的以太网接口0/1和0/5配置成2层aggregateport5成员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rangefastethernet0/1-5Switch(config-if-range)#port-group5/*将接口加入aggregateport5(如果不存在,则同时创建它)*/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3Switch(config-if)#noport-group/*删除aggregateport5成员接口fastethernet0/3*/Switch(config-if)#end,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实验,(5)配置L3aggregateportSwitch#configuretermin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rangefastethernet0/20-23Switch(config-if-range)#noswitchport/*将该接口设置为三层模式*/Switch(config-if-range)#port-group2/*将接口加入aggregateport2(如果不存在,则同时创建它)*/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aggregate-port2/*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如果这个aggregateport不存在则创建它*/Switch(config-if)#noswitchport将该接口设置为三层模式。Switch(config-if)#ipaddress/*给接口配置地址和子网掩码*/Switch(config-if)#noshutdownSwitch(config-if)#end回到特权模式。,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实验,(6)配置SVI通过interfacevlanvlan-id创建一个SVI或修改一个已经存在的SVISwitch#configure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vlan100Switch(config-if)#ipaddressSwitch(config-if)#endSwitch#,交换机的工作机制,A,B,交换机的工作机制按左图的示例进行说明。假设网上有1台交换机和5台主机,各主机的主机名、MAC地址以及与交换机连接的端口号如图中所标注。交换机在数据通信中完成两个基本的操作:(1)构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