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夫妻财产关系三、夫妻相互继承权(一)夫妻遗产继承权的历史发展1、古代社会的夫妻遗产继承制 在我国的夫妻遗产继承制度中,以男系亲为本位的宗祧继承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实行财产的亲属团体共有制,财产继承是与分家析产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中国古代法律,家庭共有财产在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分割:一是在世的父母、祖父母责令子孙各自独立生活,二是主要家庭成员犯重罪被判严刑,三是父母、祖父母全部死亡。 罗马法在夫妻继承权方面应该注意它的两个特点。第一,古罗马盛行遗嘱继承,但在多数时期男女两性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第二,在法定继承中,配偶被列为最后一个继承顺序。2、近现代的夫妻遗产继承制 早期仍体现事实上的不平等。以英国为例,依普通法传统,丧偶一方获得的对方遗产有寡妇产和鳏夫产之分。这显然继承了封建法律原则,在互享继承权上,丈夫优于妻子。早期法国民法认为,配偶接受遗产属于不正常继承,妻子的继承权实际上受到不少限制。2、近现代的夫妻遗产继承制 当代国家大多承认配偶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法定继承中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配偶作为独立顺序法定继承人和配偶不作为独立顺序法定继承人)。 多数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为了限制遗嘱处分而设立了特留份(或称强留份)制度。如瑞士民法典第470条规定,立遗嘱人只能用遗嘱形式处分特留份范围以外的财产。(二)我国的夫妻遗产继承权主要内容:1、权利主体(1)夫妻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平等的继承权。(2)夫妻相互继承时,应划清个人财产与共同财产的区别。(3)对未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当事人,如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可以配偶身份按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处理。(4)夫妻登记结婚后尚未同居或同居时间很短,配偶一方死亡的,其配偶权应依法承认。(5)1950年婚姻法颁布以前被继承人的妾,仍与夫保持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与妻子享有同等的继承权。2、权利客体 首先,夫妻一方的遗产,包括属于其个人所有的财产。其次,相互继承遗产时,应先行分割夫妻共同和家庭共同财产。再次,我国实行限定继承制度,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死亡配偶个人债务,生存配偶自愿代为偿还的为法律所允许。第八章 *离婚法第一节 概述一、离婚与离婚制度概说(一)离婚的概念与分类1、离婚的概念 离婚是配偶在生存期间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又称婚姻的解除。特点:(1)离婚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2)离婚的主体必须是夫妻双方。(3)离婚是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4)离婚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2、离婚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离婚与婚姻终止 婚姻终止指婚姻关系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消灭。原因:在近现代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都把一方死亡和双方离异视为婚姻终止的两个基本原因。2)离婚与婚姻的无效与撤销 离婚与婚姻无效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从性质上说,离婚所要解除的是合法有效的婚姻,而婚姻无效的特点是这种“婚姻”具有非法性。第二,从效力上说,离婚自婚姻关系解除之日起生效,而无效婚的宣告溯及既往。第三,离婚由婚姻当事人提出,而婚姻无效之诉,除可由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提出外,还可由第三人或有关机关提出。离婚与婚姻撤销也有明显的不同,主要是:第一,在性质上,离婚是对合法婚姻的解除,而婚姻撤销是对有瑕疵婚姻的纠正。第二,在程序上,离婚由当事人提出且不受时间限制,而婚姻撤销和婚姻无效一样也可由第三人或有关机关提出且附有时效。3)离婚与别居别居的涵义:是配偶双方暂时地或永久地解除同居义务。别居的分类: 当代别居制度有司法别居和协议别居之分。别居的效力:别居原则上是在保存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停止同居义务,同时还涉及到其他夫妻权利义务的存废问题。区别:1、别居只解除夫妻同居义务,婚姻关系依然存在,别居期间双方均不能再婚,否则视为重婚。2、别居后夫妻互负贞操义务,一方与他人的性行为,构成通奸。3、别居后夫妻间仍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且必须尽相互扶养的义务。两个方面,一种是按照一些国家规定,别居和离婚可以相互转换;另一种是许多国家把一定时间的别居作为离婚的一个法定理由。3、离婚的分类1)片意离婚和合意离婚 这种分类的根据是夫妻双方对离婚所持的态度。2)协议离婚和裁判离婚分类根据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 协议离婚指以双方达成全面的离婚协议为基础,依法定程序解除婚姻关系。2)协议离婚和裁判离婚分类根据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 裁判离婚是指由夫妻一方提起离婚之诉后,由法院裁判解决双方的婚姻关系。还有其他分类,比如国内公民间的离婚和涉外婚姻、附财产关系的离婚和不附财产关系的离婚。各种分类共同作用,体现离婚制度的全貌。二、离婚制度的演进(一)离婚制度的立法发展1、禁止离婚主义和许可离婚主义1)禁止离婚主义 禁止离婚主义是禁止一切离婚的主张,它产生于基督教的寺院法,盛行于欧洲中世纪。2)*许可离婚主义涵义:许可离婚主义是允许解除婚姻关系的主张,它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始终存在的一种离婚制度,大致经历了专权离婚主义、限制离婚主义、自由离婚主义三个阶段。 阶段:专权离婚主义(对离婚主体的限制)、限制离婚主义(对离婚原因的限制)、自由离婚主义。专权离婚主义是丈夫享有离婚特权的制度,丈夫可以单方面决定解除婚姻关系,只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即可,妻子则无此单意离婚权。限制离婚主义是指离婚必须符合法定理由始许离婚的制度。凡夫妻一方具有法定理由时,他方有权提出离婚,故又称之为有因离婚或过错原则,因此类离婚必须经过诉讼程序,亦称诉讼离婚或裁判离婚。自由离婚主义是指可以根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志而离婚的制度。(二)我国离婚制度沿革1、古代离婚制度1)七出 “七出”最早见于礼,大戴礼记本命作过如下解释:“妇人七出,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2)和离 即通过协议方式离异。3)义绝特点:是一种强制离婚;是一种经官司判断的离婚制度。条件:配偶双方亲属间相犯及夫妻互犯。4)基于特定的事由呈诉离婚(准义绝) 即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向官府提起离婚诉讼,由官府依法判决。2、近现代的离婚制度1)清末及北洋政府对古代离婚制度的承袭。2)国民党政府的离婚制度。 两种方式:两愿离婚和判决离婚。3)现代离婚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的离婚制度始创于1950年婚姻法,它渊源于解放前革命根据地的离婚立法,对双方自愿离婚和一方要求离婚均作了明确的规定,设立了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并完善了离婚的程序。三、处理离婚问题的基本原则(一)保障离婚自由 保障离婚自由,主要是指保障当事人的离婚合法权利。(二)反对轻率离婚 反对轻率离婚,就是要反对对离婚的不严肃态度,即违背法律规定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任意离弃对方的思想行为。第二节 协议离婚(登记离婚)一、有关协议离婚的相关立法介绍(一)协议离婚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 协议离婚在我国称作双方自愿离婚,指婚姻关系因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解除。西方传统法学离婚中,多用特殊契约来解释协议离婚,认为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以解除婚姻关系为目的而成立的要式契约。2、协议离婚的特点 *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当事人角度说,协议离婚是夫妻双方在生存期间自愿终止婚姻关系,而从法律角度说,协议离婚是指法律承认并赋予这种离婚合意以合法的效力,二者的结合才构成协议离婚制度。由此看出,充分尊重当事人一致的意愿,采用简便的程序使婚姻关系得以解除,是协议离婚的基本特征。评价:肯定说和否定说,但总的趋势表明,协议离婚已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承认。(二)*协议离婚的条件和程序1、条件 指协议离婚的实质要件。可以区分为必要性条件及限制性条件。 必要性条件首先表现在离婚主体及其意思表示上,包括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夫妻双方有离婚的合意;夫妻双方还必须就离婚所引起的其他法律后果作出一致的安排(包括关于子女的监护及利益保护和夫妻关于财产处理达成的协议)。1、条件 指协议离婚的实质要件。可以区分为必要性条件及限制性条件。 限制性条件指协议离婚的排除性条件,即夫妻不得提出协议离婚申请的法定事由。一般包括:双方不得有未成年子女;双方结婚须届满一定时间。2、协议离婚的程序 大致可以分为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二、我国的协议离婚制度(一)我国协议离婚的概念和法律地位1、概念 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并未使用协议离婚一词,只是根据离婚的提出和适用区分为“双方自愿离婚”和“狭义离婚”概念。2、法律地位(二)我国协议离婚的条件(书第178页)1、对离婚主体的要求 合法的配偶身份;双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离婚的合意。2、其他要求 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子女问题包括:子女应由谁直接抚养、子女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的负担、子女的姓氏如何改变、不直接抚养方对子女探视权行使的问题等。 财产问题适当处理包括: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合理分割、对离婚后生活困难一方给予的经济帮助、对共同债务的清偿作出负责的处理及安排离婚后的住房问题。(三)我国协议离婚的程序1、申请:必须双方亲自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离婚。2、审查: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基因工程(解析版)
- 蒜黄的种植课件
- 常平中学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 向量加减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合成与推断题(原卷版)
- 衔接选词填空题目及答案
- 2025汽车租赁合同样本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4 Hands-on fun 动手实践(话题阅读)含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3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含答案)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华住酒店集团讲义
- 送货不达应急预案
- 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课件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GB/T 32486-2016舞台LED灯具通用技术要求
- 锚杆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整套教学课件《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生
- 油漆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RBA(原EICC)ERT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