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织物保形性.ppt_第1页
十八章织物保形性.ppt_第2页
十八章织物保形性.ppt_第3页
十八章织物保形性.ppt_第4页
十八章织物保形性.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测试方法1)斜面法(悬臂梁法):指标:抗弯长度C,c-试样抗弯长度(cm)l0-试样滑出长度(cm)-斜面的角度为方便,一般固定=45C=0.487l0,试样:长宽=15cm2cm,2)心形法:,测1min后因自重下垂悬垂高度l(称为柔软度)。悬垂高度越大,试样越柔软。适用于薄型织物、丝绸织物及有卷边现象织物的刚柔性测试。,试样(20cm2cm),三、影响织物的刚柔性的因素(1)纤维性状纤维初始模量,织物刚性。如:天然纤维中,羊毛刚性蚕丝棉麻纤维合成纤维中,锦纶刚性斜纹织物缎纹织物厚度,织物刚性明显(例:毡制品),(4)后整理棉、麻织物液氨处理,可改善织物的柔软性,效果显著。松式染整加工弯曲刚度紧式加工。合成纤维染整处理温度,织物硬板。改变织物刚柔性的方法:机械的、化学的:硬挺整理整理浆液粘附柔软整理机械整理机械多次揉搓,使织物活络柔软剂整理利用柔软剂的润滑作用,减小织物中纱线间或纤维间及织物与人手之间的摩擦阻力。弯曲刚度不是越小越好,要适宜,18-2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一、抗皱性折皱性织物被揉搓挤压时发生塑性弯曲变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抗皱性织物抵抗折皱的能力。通常指折皱(折痕)回复性产生折痕后的回复能力。,1.测定:折叠法揉搓拧绞法(1)折叠法指标:折皱回复角(干湿态)垂直法: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测量不受重力影响水平法: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平行。,垂直法,水平法1-试样2-试样夹3-刻度盘4-弹簧夹,2.影响织物抗皱性的主要因素:(1)纤维性状a.几何形态线密度:纤维越粗,折皱回复越好;纤维形态:圆形、光滑纤维织物,折皱回复好。b.纤维弹性:最主要因素弹性(特别是急弹性),折皱回复。如涤纶、锦纶、羊毛比较c.纤维表面摩擦:抗皱第二要素,变形前机械锁结0,回复无阻摩擦系数适中,抗皱性好,(2)纱线结构捻度适中,抗皱性好。(3)织物几何结构a.厚度:厚度,回复b.织物组织平纹回复最差,缎纹最好织物经、纬密,回复针织物抗皱性优于机织物(4)后整理:树脂整理或液氨整理,折皱回复。抗皱的两个基本机理:纤维的高弹性化;纤维间的低摩擦或弹性联结,二、褶裥保持性定义: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折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褶裥记忆性)实质:大多数合成纤维织物热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测试:目光评定法。通常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褶裥保持性分析:1)热塑性和弹性好的纤维,褶裥保持性好。(涤纶最好,锦纶也可,维纶、丙纶较差)2)纱线的捻度和织物的厚度大、织物紧密时,褶裥保持性好。3)织物有适当含水率时,折痕效果好。(增塑)但过分增加含水率,会使折痕效果降低。4)树脂整理织物能够获得较持久的褶裥。5)适当的热定型温度,褶裥保持性较好;热定型压强达到一定时能提高折痕效果(当压强达到67kPa时,折痕效果不再增加);熨烫时间与褶裥持久性关系较大(30s平衡)。,三、织物的免烫性,免烫性织物洗涤后不经熨烫所具有的平挺程度。衡量服装的“洗可穿”特性及评定棉、粘纤和丝绸织物的免烫整理效果。免烫纺织品四方面的要求:洗涤干燥后尺寸稳定性外观平整度褶裥保持性接缝外观免烫的含义:对洗涤干燥后要求保持褶裥的产品(如裙子、裤子等),免烫的含义是耐久压烫;对于没有褶裥(折痕)或洗涤干燥后不要求保持褶裥的产品(如衬衣、休闲装等),免烫的含义是防缩抗皱。,影响织物免烫性的主要因素,与纤维吸湿性、织物在湿态下的折痕回复性及缩水性密切相关。纤维吸湿性小,织物在湿态下的折痕回复性好、缩水性小,织物的免烫性较好。合成纤维尤其涤纶纤维的免烫性好。毛织物下水后干燥很慢,织物形态稳定程度明显变差,表面不平挺,其免烫性较差,一般都需经熨烫才能穿用。树脂整理后的棉、粘织物,免烫性明显改善。液氨处理也能改善高档棉、麻织物的免烫性,这是因为氨分子中的氮原子能同纤维素分子中的自由羟基结合,形成氢键网状结构,有助于弹性回复,从而改善织物的平挺度。,18-3悬垂性,1.定义: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程度及形态。良好的悬垂性:自然悬垂时能形成均匀平滑和高频波动曲面。悬垂性的实质:重力和弯曲应力达到平衡时的自然形状。,2.测试与指标静态动态圆盘法(伞式法)指标:悬垂系数(挺直系数)悬垂度U=1-FAF为试样水平投影面积(mm2);Ar为小托盘面积(mm2);AR为试样面积(mm2);F,表示投影面积,悬垂性差F,投影面积,悬垂性好,织物悬垂性测定示意图,悬垂比计算示意图,悬垂形态指标,波动数m最大波峰波谷差异Rmax平均波幅R越大,悬垂形态越好悬垂角LT经纬向悬垂比=LWLT、LW分别为经向和纬向的平均投影长度衣着用织物一般要求纬向比经向有较好的悬垂性,18-4织物的起毛起球性1.定义:织物经摩擦后起毛球的程度称为起球性。2.起球机理(a)起毛:织物表面的纤维端露出于织物中,呈现许多“毛茸”。(b)起球:起毛的毛茸未及时脱落,相互纠缠,揉成许多球形小粒。3.危害:外观明显变差,表面的摩擦、耐磨性和光泽也变化。起毛起球严重:易起球,起球后又不易很快脱落,织物起毛起球过程,4.测试圆轨迹式起球仪:,马丁旦尔式:翻动式(起球箱法):多用于机织物。多用于毛针织物。,起球曲线,5.评定(1)与标准样照对比来评定分5级;5级最好,不起球;1级最差,严重起球。(2)起球曲线(3)单位面积毛球数或起球重量,6、影响起毛、起球的主要因素织物起球条件:1)纤维足够的强度和伸长性及耐疲劳性;2)纤维柔软,易于弯曲变形和形成纠缠;3)足够多足够长的突出毛羽;4)产生纠缠的摩擦条件(1)组成织物的纤维的性能:纤维的机械性能:纤维间抱合力小,纤维强度高,伸长能力大,特别是耐弯曲疲劳、扭转疲劳与耐磨性好,起毛起球严重:天然纤维、粘胶和醋酯纤维中,除毛织物外,很少产生起球现象。(毛产生也不严重)各种合成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则产生较为明显的起毛起球现象。锦纶最严重、涤纶、腈纶也严重。,纤维的形态,长度:短纤维制成的织物起毛起球比长纤维织物严重(1*较长纤维组成的纱、织物中纤维头端少;2*较长纤维间的摩擦力及抱合力较大,纤维难以滑到织物表面)细度:细纤维织物比粗纤维织物易于起毛球。(1*细纤维成纱、织物中纤维根数多,纤维头端数多;2*粗纤维抗弯刚度大,刚硬,竖起在织物表面的头端不易纠缠起球)中长化纤较棉型长而粗,有利于防止织物的起毛起球。羊毛与合纤混纺,在选配原料时使羊毛转移在纱的表面对合纤有一定的覆盖作用,可减轻起毛起球现象,且增强毛型感。断面形态:圆形截面纤维织物易于起毛起球;扁平形、三角形与多边形等异形纤维抗起球性好摩擦和卷曲:从起毛起球来看,对合成纤维的卷曲数应有一定要求,不能过多。,(2)纺纱方法、纱线结构精梳纱不易起毛起球捻度大,起毛起球程度为防止起毛起球,涤/棉纱的捻度一般大于同特纯棉纱。纱线条干不匀,粗节处容易起毛起球股线织物较单纱织物不易起毛起球。花式捻线和膨体纱织物易起毛起球。混纺纱的径向分布,使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向纱的外层转移,可缓和起球现象。(3)织物组织、织物结构平纹起球少;缎纹起球严重针织物比机织物易起毛起球经纬密大的织物不易起毛起球(4)染整后加工烧毛、剪毛、刷毛减轻起毛起球织物热定型减轻起毛起球树脂整理可防止起毛起球,一组典型的起球曲线,7、起毛起球的消除方法,积极有效的方法:减少毛羽量,控制纤维的弯曲刚度,增加纤维集合体中纤维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纺纱、织造加工工艺及方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