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pt_第1页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pt_第2页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pt_第3页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pt_第4页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经济上工业化,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政治上民主化,辛亥革命,社会生活的变化?,?,精神生活的变化?,?,一、生活中的变化,1、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是在什么时期?2、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何时出现变化?从西方传入的新交通工具是什么?我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是谁开办的?中国人自己开发被一条铁路是哪一条?有轨电车出现在那些城市?3、新交通工具的特点是什么?对我国的影响是什么?4、西方列强把电话电报带到中国的原因是?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那两个城市之间?电话最先出现在哪个城市?,预习检测,轮船招商局的商用轮船,轮船招商局是清政府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及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招商局均设有分局。该局成立时仅有3艘轮船,1877年时轮船总数达30艘。,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出现,清末火车,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洋务运动后期,中国出现修建铁路的热潮,到1949年全国铁路总长度已达到2.4万千米。,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最早的火车,“黄鹄”号轮船,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1910年广州至九龙铁路建成后的第一班火车,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弛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申报,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黄包车、摩托车、电车。,仔细观察这张拍摄于20世纪初上海外滩的老照片,找一找上面有哪几种交通工具?,探究1:新式交通工具传入到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交往范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等。,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探究2:新型交通工具给以人力车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带来哪些冲击?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冲击的?,冲击:新型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们生活更加艰辛,传统行业开始衰落。看法:这种冲击一方面使得传统行业开始衰落,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积极影响是主要的。,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2.生活中的变化-通讯方式,古代用什么传递信息?,喇叭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灯塔信号旗,飞马驿站,烽火,飞鸽传书,当今用什么传递信息?,手机电话传真网络短信,晚清电话机(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早期的电话机,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中国使用电话始于清朝末年,当时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在民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探究:电报、电话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电报机,2.生活中的变化-通讯方式,清朝末年有了邮政事业(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2.生活中的变化-通讯方式,查一查,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可口可乐、巧克力、汉堡包、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联系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为什么近代以来的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西方传人中国的。,社会制度的压抑、教育模式的禁锢、经济发展的束缚、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等不能给以科技为基础的发明创造良好的环境,致使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外新报报纸原样复印件,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创办。它既是侵略我国的工具,又是西学的传播者。1858年香港出版中外新报,是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第一份报纸。咸丰八年(1858),中国第一家近代中文日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它改变了以往中国报纸所采取的书本形式,第一次采用西方的报纸形式进行编排。初为晚刊,两天出版一次,后改日刊,以四开白报纸单张印刷。内容多以广告及各种商业消息为主。,1.头脑中的变化-大众传媒,夏瑞芳18711914江苏青浦人,鲍咸恩鲍咸昌1861191018641929浙江鄞县人,商务印刷馆旧貌1897年创办于上海,中国近代出版事业起步于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期。,1.头脑中的变化-大众传媒,上海申报馆旧址,1872年上海申报创办,1.头脑中的变化-大众传媒,2.头脑中的变化-娱乐方式,拉洋片,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1人。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2.头脑中的变化-娱乐方式,旧上海摩登女郎,定军山剧照1905北京丰泰照相馆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京剧舞台片,歌女红牡丹剧照1931第一部有声电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3.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剪发辫,康有为剪发康有为逃亡日本后,仍留着他那大清帝国的大辫子,所以出出进进招来不少看热闹的人。梁启超和许多华侨都劝他把辫子剪了,他死活不同意,后来他自己也感到太被日本人取笑了,只好同意剪掉。在康有为剪辫子的那天,好像举行什么盛大典礼一般,他朝北京方向摆了香案,还宣读了一篇奏文。奏明圣上自己着满服在日本的种种苦衷,乞求圣上恩准削发。接着又读了一篇给祖宗和生身父母的祭文,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每念完一篇就行一次三跪九叩礼,行礼完毕才坐下来。康有为请来的日本理发师站在一旁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已经问了好几次是不是要理发。等理发师刚拿起剪子,忽然十几串鞭炮齐鸣,理发师大吃一惊,把手上的剪子都吓掉了。,3.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三寸金莲”,禁缠足,“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缠足妇女穿的小鞋,4.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中山装,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4.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轰动一时的离婚,鞠躬、脱帽握手,跪拜、作揖请安、拱手,礼节,先生、君、同志,大人、老爷老太爷、少爷,称呼,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前,改称呼废跪拜,淡化了传统封建等级观念,充分体现了国民人格民主、平等思想观念。,4.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联系八年级所学内容,看一看1912年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