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ppt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ppt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ppt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ppt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06.2020,1,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2004年7月24日,2004安徽省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心理学专题讲座,08.06.2020,2,内容安排:,第一讲心理健康概论什么是心理健康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第二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第三讲健康心理的调节艺术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几种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08.06.2020,3,第一讲心理健康概论,什么是心理健康常见的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08.06.2020,4,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健康的涵义1、狭义的健康: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辞海侧重于:身体健康,08.06.2020,5,2、广义的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身心健康,体魄俱健“人”字,08.06.2020,6,“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躯体疾病。例如:结肠炎、心脏病、高血压、溃疡病、偏头痛、神经性厌食症等。,08.06.2020,7,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08.06.2020,8,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古希腊赫拉克利特,08.06.2020,9,(二)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社会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能达到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一种相对关系,而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08.06.2020,10,二、常见的心理疾病,(一)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情感型精神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例:1、特征: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互相分裂。2、表现:视幻觉(错把云彩当仙人)听幻觉(流水中有人骂他),08.06.2020,11,(二)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致使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而造成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例如:癔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共同特征:确实有心理异常表现,但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08.06.2020,12,神经衰弱,特征:易兴奋、易激惹;易疲劳、易衰竭表现:感觉过敏,怕光、怕声、尤其怕嘈杂的环境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易惊醒或早醒发病人群:青壮年脑力劳动者居多,08.06.2020,13,焦虑性神经症,特征: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双眉愁锁、面孔紧绷,整日忧心忡忡。发病率:妇女比男子多,约为21种类:素质性焦虑、境遇性焦虑霍尔姆(Holmes)“紧张事件的再适应量表”,08.06.2020,14,Holmes:“紧张事件的再适应量表”,08.06.2020,15,恐怖性神经症,特征:明知自己的害怕是不切实际的、也知道别人对同样的事物并不感到恐惧,可就是难以自控。表现:动物恐怖,如狗、猫、鼠、蛇、毛毛虫、飞蛾特殊境遇恐怖,如旷野、走廊、电梯、地铁、高处社交恐怖,表现为见到异性就脸红、发抖、出汗学校恐怖,表现是上学前尿频、肚子痛还有疾病恐怖、不洁恐怖、黑暗和雷雨恐怖等等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08.06.2020,16,强迫性神经症,特征: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意向或行为的存在。表现:强迫观念,如怀疑忘锁门、怀疑寄错信、念头或歌词在头脑中反复出现。强迫意向,如母亲想扔孩子。强迫行为,如记数、洗手、三步一跳、进门先敬礼。发病率:常发于青年期,比上述三种神经症发病率要低。,08.06.2020,17,三、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1、智力发育正常智力的涵义: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结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智商(IQ)的正态分布,08.06.2020,18,2、自我意识正确,自我意识的涵义: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意识,即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观察、分析、评价)自我体验(自尊感、自信感)自我监控(检查、监督、控制)自我评价不当的表现:过低的评价妄自菲薄(自责、自怨、自卑)过高的评价夜郎自大,08.06.2020,19,古希腊:“认识你自己”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08.06.2020,20,3、意志品质健全,意志的涵义: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意志品质与不良意志品质的对照:自觉性受暗示性、独断性果断性优柔寡断、冒失自制性畏难、懒惰坚持性冲动性、不稳定性,哪怕是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08.06.2020,21,4、行为反应适度,指人的行为表现要协调有度。行为反应不适度的表现:迟钝火烧手、吃撑了过敏夜惊疑鬼心理学例证:感觉剥夺实验,08.06.2020,22,5、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涵义: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人际关系和谐的意义:“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没有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比人类低级,要么是超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公元前328年),08.06.2020,23,6、情绪稳定而乐观,情绪的涵义: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四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中医“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病理:喜心,怒肝,忧肺,思脾,恐肾案例:范进中举恐治喜,08.06.2020,24,关于情绪的讨论,哭的好处泪水能冲走有毒物质,女性因此比男性长寿。笑比哭好法拉第的药方:“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08.06.2020,25,关于情商(EQ)的讨论,情商(emotionalintelligence)的涵义:情感智力是指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情商的意义:“它不是你的IQ,也不是一个数字。但它是生活成功的最好预测者,它重新定义了聪明的意义。”,08.06.2020,26,情商的主要内容:,(1)知道自己的情绪识别正在发生的情绪、随时监控情绪(2)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整情绪使它们比较合适、安慰自己、摆脱焦虑、抑郁与恼怒(3)自我激励引导情绪达成目标、延迟满足并抑制冲动能够进入状态(4)识别他人的情绪同情意识、适应别人的情绪(5)处理人际关系管理他人的情绪、与他人和谐相处,08.06.2020,27,第二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08.06.2020,28,请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主课教师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任课教师男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教师。教师的职业压力从主到次依序排列是:竞争激烈工作繁重评价不客观待遇不公业绩不显潜能压抑工作条件简陋工作不体面信心不足,08.06.2020,29,教师的生活压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经济收入少住房紧张人际关系复杂福利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分配不公子女入学入托难子女就业难,08.06.2020,30,教师在过什么日子?,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的老师,可是真正能记住老师的又有几个?又有几个人去理解他们的每一份劳动呢?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这样一个终生受骂的职业却拥有极为高尚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的灵魂是那么好教育的?人的灵魂可是另一个人所能拯救的?所以他们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时刻承受着生活的多重挤兑!,08.06.2020,31,我厌我师之25条戏说,1、上身西装革履,脚下踏双旅游鞋之“中西合壁”型。2、脸上挂霜,脚下叮当之“全副武装”型。3、唾沫星乱溅,粉笔头横飞之“身怀绝技”型。4、上课迟到,下课压堂之“挥”时“如土”型。5、课下股票市场,课上手机乱响之“业务繁忙”型。6、上课喷云吐雾,下课推杯换盏之“逍遥神仙”型。7、平时不备课,上课老出错之“临场发挥”型。8、教案老一套,上课唱老调之“孔乙己”型。9、平板呆滞,照本喧科之“新闻联播”型。10、豆大小事请家长,有点事故去教导处之“无事生非”型。,08.06.2020,32,我厌我师之25条戏说,11、天马行空,天花乱坠,言不达意之“不知所云”型。12、语言粗俗,行为粗鲁之有暴力倾向型。13、联欢会上,扭扭捏捏,矫柔造作之“故做深沉”型。14、安插密探,疑神疑鬼之“容嬷嬷”型。15、与人滴水之恩,索人涌泉相报之“小肚鸡肠”型。16、揭人旧伤疤,伤我自尊心之“喋喋不休”型。17、知错不改,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之“唯我独尊”型。18、盛气凌人,摆足架子之“大法官”型。19、先看学生档案,然后打成一片之“厚此薄彼”型。20、年岁已高,崇尚新潮之“追赶第二春天”型。,08.06.2020,33,我厌我师之25条戏说,21、只顾评比拿奖,不顾学生喜好之“天天向上”型。22、出我不意,攻我不备,扒窗扒门之“特高课”型。23、拆开信件,当众就念,怀疑在“恋”之“特别关心”型。24、自习不自习,老师来出题,一讲半小时,学生直着急之“用心良苦”型。25、家里有活不雇工,就找学生当小工之“我爱我家”型。(童言无忌,勿对号入座,望各位老师权做一计苦口良药,想想您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08.06.2020,34,一、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1.生理心理症状(1)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漠然等。(2)焦虑。主要有三类表现:1)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如过分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2)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3)预期焦虑。如并不怎么关心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是担心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3)更常见的症状是在抑郁和焦虑之间变动,当一种心理状态变得不能忍受时,另一种心理状态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通常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疼、晕旋等。,08.06.2020,35,讨论,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或情绪归因不当,则很可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问题。有的教师开始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产生了内疚感并开始自责。有些教师则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教学上的失败归于学生、家长或领导,变得易激惹、好发脾气,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通常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都是交叠在一起的,而且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有些教师时而感到愧疚,时而感到愤怒。,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36,2.人际关系问题,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往往会发生认知偏差,这时,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作出消极的判断,从而相应地作出消极的反应。,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37,2.人际关系问题,对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不仅其劳动的特点使教师比其他人更易在工作中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一家之长、子女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也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作出种种心理调节。因此,教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38,2.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他人作出反应,如冲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另一类行为则是指向内部的,如交往退缩,避免与他人接触,对家庭事务缺少热情等。,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39,3.职业行为问题,教师心理健康可使学生受益,而若教师出现种种心理行为问题,受害最大的自然也是学生。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1)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40,3.职业行为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将领导和其他人的关心看作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3)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41,3.职业行为问题,(4)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这种怨职情绪常常会在教师之间得到互相的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42,4.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西方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它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这种知觉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职业倦怠常发生于从事教育行业和服务行业(尤其是要求与需要帮助的服务对象面对面接触的职业)的个体身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43,4.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惹、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这种状态在根本上由一种不平衡感引起,即觉得帮助别人的种种努力已经无效,任务永远不会结束,而且总是不能从工作得到回报(回报的形式可以是成功、进步、他人的承认或欣赏)。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为:情绪衰竭(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等)人格解体(指对学生作出冷淡和没有感情的反应)降低的个人成就感,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8.06.2020,44,二、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个体对压力的应对是外界压力和自身人格特性的函数。若教师无法对来自社会、职业的压力作出有效的应对,就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08.06.2020,45,1.社会因素,在中国历史上,儒家的尊师传统对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影响极大。但是这里的“师”指的是“成人之师”。“儿童之师”的情形则有所区别了,如中国民间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三教九流,教为末等”的说法。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46,1.社会因素,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些事实:(1)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教师早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了,这使得教师的权威意识日渐失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47,1.社会因素,(2)教师劳动的复杂度、繁重度、紧张度比一般职业劳动者大,但教师的待遇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住房、医疗保健福利和其他方面的福利如解决夫妻分居、子女就业等都较差,尤其是一些农村、山区学校更是如此。中国的职称评定也远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48,1.社会因素,(3)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较低。社会对教师的看法与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不成比例的,尽管教师法已经颁布、实施,但教师被侮辱、被殴打事件仍不断发生,时有耳闻。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成为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49,2.职业因素,(1)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源。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教好每个学生,但是学生作为具有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发展中的个体,其学业成绩较易衡量,但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不仅缓慢、难以评价,而且往往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比例,大部分教师难以证明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这很可能导致教师的角色模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0,2.职业因素,教师的角色冲突有以下几种类型:A、社会对教师职责的高要求、教师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与现实社会中教师的经济地位、职业声望等的矛盾造成的角色冲突;B、教师所承担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值日、卫生、上操等)与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冲突;,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1,2.职业因素,C、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教师角色的不同期望以及教师自己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D、教师的边缘地位造成的冲突。如学校中的副科教师常常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这与教师的职业自豪感相冲突;E、教师的社会角色规定与其真实人格及真实情绪体验之间的冲突。,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2,2.职业因素,目前,班级容量越来越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动机和成就水平,每个家长都希望教师重视他们的“独生子女”,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家长及学校的需要又不能表现出烦躁、沮丧等情绪,这不能不造成教师的角色过度负荷。,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3,(2)与其他劳动者相比,教师属于一个比较孤立、比较封闭的群体,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教师生活在一个儿童的世界里,教师90%的工作时间是专门与儿童在一起的,他们进行反思和与亲朋好友交流的时间很少。因此,教师的合群需要和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国外有些研究已发现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缺乏社会支持的知觉有很高的相关。,2.职业因素,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4,(3)其他因素。目前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自主权太小,教材、教学进度甚至教学方法都不由教师决定。学校的组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只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顾教师的个人需要,管理手段简单机械。此外,师范教育与教学实践的脱节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职业因素,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5,3.个人因素,在相同的压力下,有些教师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则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造成这些差别的个人因素主要有:(1)人格因素。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6,3.个人因素,(2)个人生活的变化。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有生活的变化,无论这些改变是积极的(如结婚、升迁)或是消极的(如亲人死亡、离婚),都需要个体作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在这种调整时期,心理问题容易发生。尤其是进入一个人生阶段到另一个人生阶段的过渡时期,如艾里克森等提出的“中年危机时期”,个体需要对自己、家庭及职业生活作出再评价,这些很可能会显著地影响个体的自尊、婚姻关系以及对工作的忠诚和投入。,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08.06.2020,57,小结:,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有: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08.06.2020,58,第三讲健康心理的调节艺术,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08.06.2020,59,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拥有健康的人生态度,我们说一个人心理是健康的,主要不是因为他有一些具体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各方面心理机能正常,而首先是因为他有一个健康的人生态度,有一个既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身成长发展的生存方式,有一个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大境界,就是说他的“活法”是健康的。,08.06.2020,60,1.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多从积极方面看问题,2积极进取又反对完美主义目标心理健康的人积极进取,追求生活的意义,但又反对完美主义目标。完美主义目标的不适当之处在于:为失败和挫折准备了温床;完美主义往往会推迟工作的进展;减少了尝试的机会;所谓“完美”也只是一种自我感觉;其实缺陷也是一种美。低调原则,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08.06.2020,61,3.有观念明确而又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准则善良、爱心、宽容,善待他人、光明正大的人是健康的人。不道德的人和超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失控的人和过控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过控”是神经症的特征,容易形成刻板人格。,08.06.2020,62,4.既要考虑我“应该”、我“必须”做什么,也要考虑我喜欢做什么人既要完成自己的社会义务,也要按自己的喜好、兴趣去做点什么。不能生活在“应该”、“必须”的暴虐之下。人除了工作以外,不能只有满脑子的是非,满脑子的私利,满脑子的官司,满脑子的官场经验,更不是黄、毒、赌。而是还应该有一点个人的正当爱好,如集邮,下棋、打球、看球、钓鱼、唱京剧、读闲书、旅游、聊天、书法、看展览等高尚的或有益的爱好和人生趣味。,08.06.2020,63,5.多一点“体验”,少一点“占有”,不只是占有“生活”,也要体验生活。竞争,争名争利争奖争地位,都是“占有”的生活方式。要敢于竞争,也要输得起。有时候我们尽心尽力去作某件事,但没有成功。也可以欣赏过程。尽心尽力尽一切可能了,这就是黄金时代,这就是人生滋味,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辉煌。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你有一种参与感、充实感,你赢得了对自己的尊敬和满意。正如一颗炮弹,已经发射出去了,已经爆炸了,虽然没有命中目标,但炮弹毕竟燃烧了,爆炸了,有过辉煌了。,08.06.2020,64,6.养成审美的生活态度,马斯洛说过:自我实现的人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把做饭、把打扫房间、把教学都视作一个审美的过程。往事并不如烟中康同璧及其女儿罗仪凤在高度“革命化”、一体化的年代,仍然维持高度审美化、私人化的生活。,08.06.2020,65,08.06.2020,66,7.在工作之外有个人的专长、个人的领域,因为是自己的兴趣与专长,所以你会特别的专注,而专注者的心情是美好的。文化人在重大的生活压力下之所以能保持宁静的心态,得益于他在专业之外有个人的生活领域。,08.06.2020,67,8.严肃人生与游戏人生的配合,允许别人开玩笑,也可以自嘲。只有从容的人、有智慧的人、自信的人才有幽默。国外笑话:“如果人群中有一个危险分子,不知道是谁,可以这样来检验。请你讲一个笑话。有幽默感的大体是好人,立目横眉的是克格勃”。,08.06.2020,68,9.执着与超脱:儒表道里,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出世。我们需要执着,需要投入、献身、义无反顾、目标如一,也需要超脱。超脱就是暂时跳出热闹、流俗、痛苦、人际纠纷,而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之,以使自己保持距离、保持冷静、保持理智、保持判断能力。对流俗合而不同也是一种超脱的态度。以学理化的态度、研究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人际纠纷、丑恶现象。,08.06.2020,69,10.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人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自我尊重,自我尊重来自承担起对生活的责任。这与一个人自我控制、作决定、下决心、作选择的能力有关。心理不健康的人的典型表现是总把自己视为受害者。而受害者收益颇丰,他是高贵的、优良的、注意的焦点,而且他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坏事情没有任何责任。这种人对社会只有抱怨。人在作决定的那一刻,活出了人的本质。,08.06.2020,70,11.群集与独处的需要,在集体活动中能体验合作、交流的愉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