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正式)_第1页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正式)_第2页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正式)_第3页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正式)_第4页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正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五单元第14课,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1793年9月14日乾隆帝在承德接见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图,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夷夏观念:夷,原指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后泛指外国;夏,华夏,指中国。是汉武帝建立汉文化圈后,也就是其他民族都向汉族学习,所以产生了优越感。中国以天朝自居,儒家以教化为要务,鄙视化外之地。,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科学技术,设立译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一、开眼看世界,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书影,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一、开眼看世界,魏源,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在国内(1842年)很少有人问津骂声扑面而来,将其付之一炬大逆不道的书。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一、开眼看世界,20年后的中国:曾国藩面对北京条约“阅之不觉呜咽”,奕目睹圆明园大火“痛哭无以自容”时,他们力搏众议,小心翼翼将“师夷”的主张付诸实践,在日本(1851年)如获至宝革新内政的“有用之声”被大量印刷,印刷15版“呜呼!予与魏,可谓海外同志矣!”,海国图志,孤寂,荣光,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师夷”之见,“师夷”之实践,曾国藩(18111872),(出国留学)子弟于经书八股之外,兼工诗赋杂艺则佳,若借杂艺以抛弃经书八股,则浮矣。为了使幼童的思想不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曾国藩认为必须派出正副总监,对学生“严加管束”,除规定教授“中学”的内容外,还必须逢节按清朝礼节跪拜,用以表示对清王朝的忠诚。,为了兴办洋务事业,从1867年开始,曾国藩在江南制造总局内设立翻译馆,聘请外国人为翻译,翻译外国书籍,了解西方文化和技术;在翻译馆内,有舆图、格致、器声、兵法、医书等诸书,他们先后译出了180多种科技书籍,为西方近代文化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有益的条件。,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中体西用,材料一:近日学西方者,多糟粕程朱,秕糠孔孟,赞美夷人,以为事事顺于中国,以夷变夏,即可自强,此大误也。大理寺卿王家璧,材料二:且夷人,吾仇也。咸丰十年,称兵犯顺,凭陵我畿甸,震惊我宗社,焚毁我园囿,戕害我臣民。此我朝二百年来未有之辱,学士大夫无不痛心疾首,饮恨至今。倭仁,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在推广电报,架设线路的过程中,乡民因有碍风水农田,于夜间拔去,近日百姓竟有无故暴病死亡,众情汹汹,察求申请宪台,一饬令偿命。,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根据以上材料,分别说明时人对于“中体西用”的态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纲五常”是立国之本,西方的近代技术可以作为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但不得混为一谈。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之目的。,二、中体西用,(1)“中学为体”以封建纲常名教作为根本,(2)“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来挽救封建统治,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探究:如何评价中体西用?,二、中体西用,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探究:如何评价中体西用?,二、中体西用,一、可贵的“睁眼”,难得的“师夷”,局限在学习西方物质文化方面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新式学堂,建立近代海军,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有利于西学传播。,(2015年江苏卷,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高考真题,C,郭嵩焘(1818年1891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利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窃以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之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郭嵩焘,中国外交使臣第一人,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1)背景:,(2)代表:,对外商战;学校西学;君主立宪,(4)评价:,进步:关注力从工商科技到政治制度,(3)主张:,洋务运动的展开外国侵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王韬、郑观应等,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正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正如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里说的,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然而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回答:1、梁启超为什么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2、1895年,中国人的心情如何?之后的中国发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3、你如何看待1895年之后中国的求变心切?,文化:,(1)背景:,(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政治:,经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三、维新变法思想,二、迷梦终醒的维新变法思想,“维新”之见,“维新”之实践,2、代表:(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二、迷梦终醒的维新变法思想,2、代表:(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梁启超:著有变法通议倡导变法,宣传民权,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3)严复:编译天演论,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第一人借用进化论,宣扬变法维新,否则将亡国灭种被淘汰。,二、迷梦终醒的维新变法思想,2、代表:(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梁启超:著有变法通议倡导变法,宣传民权,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3)严复:编译天演论,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第一人借用进化论,宣扬变法维新,否则将亡国灭种被淘汰。(4)谭嗣同:著有仁学,时代的最强音,二、迷梦终醒的维新变法思想,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谭嗣同仁学,二、迷梦终醒的维新变法思想,谭嗣同(18651898),1895年春,在浏阳设立学会,讲时势和救亡之道,另设立算学格致馆,开启了湖南讲学的新风气。1896年春,在北京,结识了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写文章、作演讲,积极投入变法运动。1897年1月,完成了它的重要著作仁学,深刻批判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也把矛头指向清廷的腐朽统治”。1897年6月,和梁启超等人在上海设立不缠足会,倡行放足。,二、迷梦终醒的维新变法思想,谭嗣同(18651898),三、维新变法思想,谭嗣同(18651898),变法流血第一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二、迷梦终醒的维新变法思想,思想解放不断深化,课堂小结,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加深,高考真题,(2013年福建卷,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高考真题,A,(2015年四川卷,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D洋务人才的匮乏,高考真题,D,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文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