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文言文PPT参考课件_第1页
《以虫治虫》文言文PPT参考课件_第2页
《以虫治虫》文言文PPT参考课件_第3页
《以虫治虫》文言文PPT参考课件_第4页
《以虫治虫》文言文PPT参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3,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词语。文言实词,如“岁”、“穰”等。文言虚词,如“之”、“以”、“其”等。3、获得“生物治虫”方面的知识。,4,它的内容涉及天文、生物、地理、气象、农业、文学、建筑等各个方面。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的科学成就。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关于梦溪笔谈,作者简介,沈括,(10311095),字存中,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5,沈括与沭阳,6,注意字音的正确读法,蝎喙钳穰傍,xi,hu,qin,rng,png,7,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尽量读得通顺流畅,富有感情,8,合作学习,1、先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理解课文(有疑难的作记号)。2、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句。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解疑。,9,解释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正当,成为,的,危害,小结:这一句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地方、季节和危害范围。,10,2、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产生,它的,本是鸟兽的嘴。这里指虫子的嘴。,遮盖,3、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就,成为,全都,代指子方虫,用,11,一“旬”为十,年成,收成,都,全,完,这里指被消灭,因为,庄稼大丰收,翻译第4句: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为(它)(获得)大丰收。,小结:以上三句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4、旬日子方皆尽,岁以(之)大穰。,12,这样,过去,曾经,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当地人,叫,称作,代指那种昆虫(子方虫的天敌),即“旁”,旁边。,小结: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曾有之”。,5、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13,解释下列句中的“之”。,方为秋田之害,则以钳搏之,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子方虫,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或:【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代词,代子方虫的天敌,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以虫治虫,用,岁以大穰,因为,不以疾也,如,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以虫治虫,岁以大穰,不以疾也,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其”,其喙有钳,它的,其虫旧曾有之,这样这种,常蹲其身,自己的,使其冲烟飞鸣,代蚊子,16,正确翻译文章,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当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为(它)(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17,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生物治虫,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如果你是地方领导将怎样做?,18,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青蛙吃害虫猫头鹰吃田鼠啄木鸟吃害虫金龟子吃蚜虫.,19,赏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准备发言。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的外貌和消灭子方虫的方法?3、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4、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0,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的外貌和消灭子方虫的方法?,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而获得大丰收的事。,外貌: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方法: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赏读课文,21,赏读课文,3、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4、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22,小试牛刀:,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po,膀胱)盛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s,等待)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以虫治虫与上文都是写有关_的文章,试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在记叙内容上有哪些不同点?,农作物害虫的天敌,23,试一试,一、注音喙()钳()穰()傍()二、解释下列词语:1、方:蔽地:悉:旬日:岁:大穰:2、一词多义:方为秋田之害:则以钳博之:其虫就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三、翻译下列句子:1、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24,我还会,四、根据课文填空:1、梦溪笔谈被称为(“”),作者是(),字(),()代科学家,政治家。2、傍不肯的外貌是(),消灭子方虫的方法是()。(用原文语句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