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医患关系是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形成的医患双方以及与双方利益有密切关联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发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医改无法回避的问题,更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医患关系到底如何?医患关系紧张的结症何在?基于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调研小组设计了三份医患关系调查问卷(分别是医方、患方、社会方),在杭州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因为种种原因,调研小组最终得到75份社会方版问卷,45份医方版问卷,而患方版调查问卷未能回收。 1 研究的背景及方法 1.1 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有658万医疗卫生工作者,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2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约96万人,承担着为13亿人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工作,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卫生事业。2006年,诊疗病人25.7亿人次,住院诊疗7900万人次。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5.3,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6.6/10万。明显下降,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了不起的成就。2007年9月底,开展新型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数的85.5%,参加农民达到7.26亿人,参合率达到86%。全国已有20个省份实现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全国98%的地级以上城市、93%的市辖区和一半以上的县级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达到2.4万个,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但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取得的进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其中,医患关系还存在种种不和谐状况,近年来,由于医疗纠纷而发生的冲击医院、干扰医疗秩序的恶性事件处于上升趋势。2002年有5000多起,2004年上升到8000多起,2006年则达到近万起。虽然相比目前全国医疗机构每年提供的20多亿人次医疗服务,真正属于医患关系紧张的还是少数。但对构建和谐社会还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吕兆丰、王晓燕、张 建、梁立智、鲁 杨、刘学宗、吴利纳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中国医院杂志1.2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的方法为随机抽样调查,具体形式为问卷调查。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调查问卷,但工作人员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比方说受访者如果文化程度有限,则调查方法会相应变动,以达到真实效果。调查过程当中还会穿插访谈。 2 被调查对象的一般状况出于对于被采访者的尊重,以及考虑到答案的真实性,我们仅设置了两个问题作为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具体见下表。可以看出,社会方的被调查人员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医方略微不均衡,男女比例为3:2。社会方医方性别性别男女男女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3749.33%3850.67%2760%1840%医方和社会方的年龄分布详见下表。在医方中,20岁以下的为4.44,2030岁的医生比例为35.56%,3040岁的医生比例为37.78%,4050岁的比例为17.78%,大于50岁的医生比例为4.44%。在社会方中,人数分布在20-30岁区间为最多比例为72%,小于20岁的比例为5.33%,30-40岁的比例为9.33%,40-50岁的比例为10.67%,50-60岁的比例为2.67%。社会方年龄选项小计比例A.20以下4 5.33%B.20-3054 72%C.30-407 9.33%D.40-508 10.67%E.50-602 2.67%F.60以上0 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医方年龄选项小计比例A.20以下2 4.44%B.20-3016 35.56%C.30-4017 37.78%D.40-508 17.78%E.50-602 4.44%F60以上0 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 3 医患关系现状总体分析 3.1 医患关系的满意度医方和社会方对于目前医患关系的满意度看法略有不同。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4.44%的医生认为很好,64.44%的医生认为较好,26.67%的医生认为一般,仅有4.44%的认为医患关系很不好。医患关系的满意度评价(医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很好2 4.44%B.较好29 64.44%C.一般12 26.67%D.不好0 0%E.很不好2 4.4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在社会方眼中,医患关系的满意度分别为:6.67%的人认为很好;25.33%的人认为较好;44%的人认为一般;20% 的人认为不好;4%的人认为很不好。医患关系的满意度评价(社会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很好5 6.67%B.较好19 25.33%C.一般33 44%D.不好15 20%E.很不好3 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 无论是医方还是社会方对医患关系的认识,都不是社会舆论理解的好或者是不好,也不是媒体的报道所描述的那么简单。应该说,大部分医生认为医患关系的现状还是不错的,占据了68.44%的比例;而在社会全体眼中,仅有32%的人对医患关系持乐观态度,两者差距较大。同时,我们发现现在并没有任何统计数据来衡量医患关系的好坏。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我们的主观判断;另外,即使得到这些数据,也不能判断医患关系到底紧张到那种程度,比方说多少人持不乐观态度时,就可以下结论说现在的医患关系十分紧张。 3.2医患关系的本质在被访问的医生眼中,37.78%认为医患关系的本质是一般诊疗关系;44.44%认为是利益对立关系;还有15.56%认为是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2.22%认为是合同关系。医患关系的本质(医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一般诊疗关系17 37.78%B.利益对立关系20 44.44%C.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7 15.56%D.合同关系1 2.2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在被访问的社会群体当中,66.67%认为医患关系的本质是一般诊疗关系;12%认为是利益对立关系;还有12%认为是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9.33%认为是合同关系。医患关系的本质(社会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一般诊疗关系50 66.67%B.利益对立关系9 12%C.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9 12%D.合同关系7 9.3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在医生眼中,医患关系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利益对立关系,其次才是一般诊疗关系,还有15.56%认为是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虽然过半的社会方认为医患关系的本质是一般诊疗关系,但仍有人存在畸形的态度。这说明这种亘古绵长的医患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浪潮的冲击,使医患之间的诊疗关系横亘着行政化体制熏陶出来的冷漠、医学科技发展带来的“物化”以及商业化体制激发出来的对金钱的热衷,它使医患关系在“物化”中发生了某种扭曲。 3.3医患关系所处类型62.22%的医生认为,医患类型属于共同参与型,这个比例要高于18.67%的社会群体;而56%的社会群体认为是指导-合作型;25.33%认为是主动-被动型。这表明人们已经开始追求医患关系的理想类型,因为它更能体现患者在诊疗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医方更深刻地感受到患方参与到诊疗过程中的必要性。当前医患关系的模式(医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主动-被动型: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1 2.22%B.指导-合作型: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16 35.56%C.共同参与型:医师的意见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8 62.2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当前医患关系的模式(医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主动-被动型: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19 25.33%B.指导-合作型: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42 56%C.共同参与型:医师的意见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4 18.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医患关系由“主动-被动型”向“指导-合作型”转变,主要表现在被调查人群中有更多的人在参与诊疗过程。84.44%的受访医生赞同医患双方协商决定诊疗方式,这表明医生更倾向于承认患方在诊疗过程中的自主参与诊疗过程。但是,社会群体当中,更多人觉得应该是医生做出诊断决定,占64%。这表明社会群体还是过度依赖医生,忽略了自己在诊断过程中的主动权。诊疗方式(医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患者自己做出诊疗决定4 8.89%B.您为患者做出诊疗决定3 6.67%C.医患双方协商决定38 84.4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诊疗方式(医方版)选项小计比例A. 自己做出诊疗决定8 10.67%B. 医生为您做出诊疗决定48 64%C.医患双方协商决定19 25.3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 4 现状的原因分析根据前面我们得到的结论来看,当前医患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紧张”二字就足以概括。为了探索医患关系现状的原因,调研组继续进行了探究。 4.1 信任问题在“患者是否信任医护人员”问题调查中,医患关系现状的原因可见一斑。在医生眼中,4.44%的患者是不信任医护人员的;仅有11.11%的患者是非常信任医护人员,其余为比较信任。实际上,在社会群体中,52%表示非常信任,这明显高于医生眼中的4.44%;另外,有46.67%表示无奈,只能信任;1.33%表示完全不相信。数据表明,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都存在问题。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并非完全信任,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患者当中。双方的不信任都将对诊疗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医患关系,这是对现状的一种解释,并应该注意到,信任问题并不是来自一方,而是双方共同造成的。患者是否信任医护人员(医方)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信任5 11.11%B.比较信任38 84.44%C.不太信任1 2.22%D.非常不信任1 2.22%E.没什么感觉0 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患者是否信任医护人员(社会方)选项小计比例A.完全不相信1 1.33%B.半信半疑不相信,但有病没办法35 46.67%C.非常信任39 5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 4.2 医患双方相互了解的偏差问题4.2.1 在患者满意度问题上的偏差调查中发现,医患双方相互了解也存在问题。在“患者最不满意的可能是什么”问题调查中,社会群体认为,就诊手续复杂、挂号难、排队久、开大处方,虚开检查化验是患者最不满意的地方,比例分别为57.33%、56%和50.67%。但是在医护人员中,88.89%倾向于认为挂号难是患者最不满意的地方。而 57.78%认为是就医手续复杂。其次社会群体中还有大部分认为是医护人员自身问题,例如:诊断时间短,不向病人详细解释病情就开始写处方;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但是,仅有15.56%医护人员认为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数据表明,在患者满不满意的问题上,医患双方的相互了解本身就存在偏差。这样的偏差必然对医患关系产生影响。患者最不满意的可能是什么(医方)选项小计比例A.挂号难40 88.89%B.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7 15.56%C.医务水平不高9 20%D.就医手续复杂26 57.78%E.不尊重患者隐私1 2.22%F.患者应当知道的不告诉患者2 4.4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患者最不满意的可能是什么(社会方)选项小计比例A.挂号难、排队久42 56%B. 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25 33.33%C.诊断时间短,不向病人详细解释病情就开始写处方25 33.33%D.开大处方,虚开检查化验38 50.67%E. 就诊手续复杂43 57.33%F.急诊找不到好医生18 24%G. 看病流程繁琐36 48%H.索要红包1 1.33%I. 医务人员水平不高13 17.33%J.不尊重患者隐私6 8%K. 其他2 2.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 4.2.2 患者影响医患关系问题上的偏差 医护人员认为,患者影响医患关系最主要的因素有:患者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82.22%),缺乏理性思考(60%),患者维权意识增强(40%)。在社会群体眼中,患者影响医患关系最主要的因素有:患者对医方不信任(62.67%),部分患者素质低(54.67%),患者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52%)。显然,双方的认识差别较大,但是都没有回避“患者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这一选项。患者有哪些方面问题影响医患关系(医方)选项小计比例A.患者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37 82.22%B. 患者承担不起医疗花费13 28.89%C.患者维权意识增强18 40%D. 患者对医方不信任10 22.22%E.医学知识缺乏2 4.44%F. 部分患者素质低16 35.56%G.缺乏理性思考27 6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5患者有哪些方面问题影响医患关系(社会方)选项小计比例A.患者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39 52%B. 患者承担不起医疗花费23 30.67%C.患者维权意识增强29 38.67%D. 患者对医方不信任47 62.67%E.医学知识缺乏30 40%F. 部分患者素质低41 54.67%G.缺乏理性思考25 33.3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5 4.3 双方眼中影响医患和谐的因素医护人员认为,政府卫生投入少(73.33%)、媒体舆论导向不客观(60%)和缺乏监管(31.11%)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社会方认为,缺乏监管(61.33%)、卫生法制不健全(53.33%)、媒体舆论导向不客观(48%)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相比较而言,医护人员对政府卫生的投入有更清楚的认识,表明政府卫生投入的确存在问题。同时,医方和社会方都否定了媒体舆论的导向,这表明媒体舆论导向对医患关系起着不小的负面作用,这是需要规范的。缺乏监管也被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