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1,教学目标:,1.了解戴望舒诗创作的基本情况。2.简要了解萧红的身世及其与戴望舒的交往。3.把握本诗的情感内涵。,2,要点聚焦,1.两位作家灾难岁月中的交往和友谊。2.本诗所表现的现代汉语语言的纯净洗练之美。,3,文本详析,萧红(19111942)是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她原名张乃莹,另一笔名悄吟,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因不满家庭和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后几经颠沛,情感生活屡受挫败。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l940年抵香港,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4,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所译魏尔伦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32年,任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5,戴望舒著作书目,我的记忆(诗集),上海水沫书局1929年版。望舒草(诗集),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版。望舒诗稿,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版。灾难的岁月(诗集),上海星群出版社1948年版。戴望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小说戏曲论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现代中国作家选集戴望舒,香港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戴望舒译诗集,施蛰存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戴望舒诗全编,梁仁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戴望舒全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6,戴望舒与萧红深厚友情,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而在此之前,萧红已应戴望舒的约稿,在戴主持的星岛日报之星座副刊发表作品。1940年秋,萧红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经戴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1942年1月20日,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25日,葬于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当年11月,戴望舒与好友叶灵凤一起第一次拜谒萧红墓,摄有照片,“口占”初稿当即在此时吟就,复于1944年9月10日发表初稿,题为墓边口占。,7,本诗是哀悼友人之作,题旨多见,难得的是作者将这样一首四行短诗写得充满蕴涵。,诗的头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想到作者刚刚逃出日寇“暗黑潮湿的土牢”,作者寂寞满怀、默默行走的姿态,更显示出其在苦难面前的坚韧和不屈。“寂寞”,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意象。“寂寞”是诗人自己的强烈感受:仅二三祭者,痛见挚友孤坟独立于无垠大海之边,自是情由境生,也是境由心造。“寂寞”同时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半生遭白眼冷遇”,“我们心情永远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只感到寂寞”(萧红自述)。诗人为墓中人生前身后的境遇感痛不置。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8,文本详析:,第二句,“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怀念和哀思;同时“偷放(本句初刊时为“到你墓前偷放一束红山茶”)”一语,又表露出凭吊女作家墓时环境的险恶香港沦陷于敌手,仍处在血雨腥风之中,而萧红墓所在地浅水湾被日寇设为“军事禁区”。作者敬献的一束红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亦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或许那是一个云霞飞涌的傍晚,诗人想起萧红的确喜欢红色,于是,特意买来红山茶花作为祭奠之物。,9,文本详析:,第三句,“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做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可分析出内中所包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而其“歇后”则为“何时旦”(史记:“长夜漫漫何时旦”),即于无边昏夜中伫守、瞩望黎明之意。焦灼、悲愤、抑郁、感伤,更有感于沧桑变化、镇静、自持,更有坚守、自勉。,10,文本详析:,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斯人已逝,自与生者感受有别,一“却”字,表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大海,是亡者的向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亦为萧红自述)。海陪伴着逝者,听海之呢喃低语,静静诉说。“闲话”是对死者受伤的寂寞身世和心境的慰藉,亦使诗人感觉快慰。逝者不言,却仍在沉思;虽仍然不免寂寞,而灵魂却在知音者的通问中获得新的生命。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11,关于诗歌题目:,1944年9月该诗第一次发表时,题目中萧红二字被检查官检出删刈,成为墓边口占;第二句“放”字前有一“偷”字。1944年萧红忌日,此诗重新发表,题作萧红墓照片题诗录,删去“偷”字。1948年,收入作者灾难的岁月诗集,改为现题,遂为定本。,12,艺术成就:,本诗虽曰“口占”,却是精心构思、数番润色修饰之作,集中表现了诗人晚期作品的成熟。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滲透出激情。语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而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轻重、动静、人我、生死,多重对比关系,结构平衡而协调。本诗为新诗史上的著名作品,标志着新诗语言的成熟。也是戴望舒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13,思考题:,1.体会和描述诗人的心境。2.试分析本诗的结构对比关系。3.本诗语言简单明白,请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在新诗中的地位和价值。,14,思考题:,1.体会和描述诗人的心境。提示:因悼念而感到寂寞;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镇静、坚守和自勉。,15,2.试分析本诗的结构对比关系。提示:轻重、动静、人我、生死,多重对比关系,结构平衡而协调。,16,3.本诗语言简单明白,请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在新诗中的地位和价值。提示:本诗的语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而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标志着新诗语言的成熟。,17,臧棣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节选),在新诗史上,就绝对的语言才能而言,大概只有两三个诗人能和他匹敌。当然,由于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新诗语言的整体水准比较低,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个别的文本中,他的语言确实有不少毛病,但必须意识到,无论这些毛病有多少,它们和戴望舒对诗歌语言的自觉意识相比,和他所拥有的语言才能相比,甚至和他自己的另一些更优异的文本相比,都是非常次要的。在我看来,戴望舒目前在新诗史上享有的显赫的位置,不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比如,不是由于他在主题上的开拓精神,不是由于他在风格上的创新意识,恰恰是因为他在诗歌语言上显示了一种令人难忘的造诣。如果人们要在新诗的发展史上,为诗歌语言的进展和成熟树几块纪念碑的话,很多名声显赫的人都可以被忽略,但戴望舒的这一块碑是一定要树的。这首诗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在于展露了一种诗歌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涉及诗人的心智(特别是生与死,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对自身境况的意识),也洋溢在诗歌的语言上(如此干净、朴素、洗练,而又富于暗示性);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成熟之间的相互协调。,18,从类型上说,这首诗仿效了悼亡诗的传统,但由于诗人和被追悼者的关系只是作家之间的倾慕,所以它在借助悼亡诗的基本情景的同时,又迅速偏离了典型的悼亡诗的图式,转而探询人生的奥义。这首诗的基本场景是,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墓前表达他的哀思。对于被悼念的对象,诗人并没有倾注过多的笔墨。比如像传统的悼亡诗那样,大肆渲染死者的品貌。在这首诗中,人们大致可以看出,作为诗人的戴望舒对作为一个女作家的萧红,是怀有好感的。这种好感最好被界定成一种作家之间的钦慕,而诗人在传达这种钦慕时,表现得非常克制,这种克制又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品质。所有这些,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首先是现象的陈述:“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耗费六小时去给死者上坟,而且完全是步行,这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暗示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深的怀念。,19,这里,有两个精确的细节特别强化了其中的情感意味。一是,时间的细节。诗人和女小说家之间并没有血统和亲情关系,连结他们的只是一种作家之间的友情。所以,诗人坚持步行六小时,去给另一个人上坟,便显得十分可贵。因为这种行为不是出于义务,而是出于心灵深处的冲动与高贵。二是,历史的细节,或说,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它不那么直接,却对理解这首诗非常关键。这首诗写于一九四四年秋天。当时整个中国正值烽火连天。在这样的战乱环境中,诗人默默地走上六小时去给一个亡故的友人上坟,便显得意味深长了。也正是在这里,这首诗开始偏离悼亡诗的传统范式,加入了谈论人的命运、生与死的关系以及对自身生命的意义的觉察的内涵。其次,间接的方式还表现在诗人所使用的一个隐喻:“红山茶”。这一隐喻非常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萧红的赞美与激赏。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这首诗中,“红山茶”孕育这首诗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20,在这首诗的前两行,还有一个对比也运用得非常巧妙。六小时的行程喻示一种“长度”(时间上的,空间上的),而且诗人也点明了它的性质,它令人感到内心的寂寞。也不妨说,在这种“长度”里,还包含着一种“重”,即它通过寂寞给人带来了内心的沉郁,它指涉了我们内在意识中的生与死的关系。而“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一句,却闪露着一种动作上的短促与轻逸,只是那么轻轻地一放,将一束美丽的鲜花点缀在墓畔。一长一短,一重一轻,透露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折。另一方面,它们也建构了这首诗层次分明而又曲折跌宕的结构。“我等待着”,这是诗人对情景的现场说明,也是诗人对自己在时代与人生中所处的位置的一种解释;更进一步的,还是他对自己在那样一种位置上他所展现的人文姿态的一种省察。“等待着”什么呢?问题早已经提出,它们纷繁复杂,涉及人生,自我,生与死,时代的前景,个人的前途,心灵的隐秘的渴望。答案呢?它似乎存系于茫茫天地间。后两行诗中的转折句法,也可以理解成一个特殊的悖论。表面上,“长夜漫漫”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时间现象,它独自流逝,超然于人生,拒不回答诗人在他的心灵里的追问与等待。而“你”,由于身处冥界,也无法应答诗人内心的期盼与疑问。但在另一个层面,作为心智成熟的诗人,戴望舒实际上懂得,在某种意义上,他期待的回答(至少是部分)已存在于“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这样情景之中。在这种情景中,安详、恬淡、超然,甚至某种冷淡,都构成了对人生的评价,并将这评价延展到对生与死的领悟中。此外,在这里,“闲话”一词,还给这首诗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反讽意味,这种意味反过来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成熟,特别是在面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时候。,21,如果非要谈新诗语言的成熟的问题的话,那么在这首诗中,戴望舒所展现的诗歌上的成熟是令人惊叹的。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堤灌维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工监测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经济适用房产业前景盈利预测与投资专项可行性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医技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城市更新2025: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筑节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计算机操作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机械热加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农业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制氧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空军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档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农村建祠堂征地合同范本
- T-CECC 37-2025 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合规要求
- 酿造酱油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担保借款还款协议书(医疗器械融资)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机电工程安装工艺细部节点做法2022
- 微小灶外卖订餐系统
- 商业发票模板(INVOICE)
- esicm血流动力学共识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