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免疫调节,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讨论,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不能,会,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那么身体靠什么来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即致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免疫的概念,广义上:免疫是指免除疫病的意思。现代认为是生物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也就是机体对异物的识别、排除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非已”:指外界侵入的抗原、自身损伤细胞和突变的肿瘤细胞等),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免疫的概念,各种细菌,各种病毒,一、免疫系统的组成(视频),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骨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脾,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海归”,在骨髓中成熟“土鳖”,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其他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2、淋巴细胞分化场所:胸腺内分化成细胞骨髓内分化成细胞,1、免疫细胞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迁移,胸腺,T细胞,B细胞,(骨髓中发育),转移至淋巴结、脾、扁桃体,抗原,胸腺激素,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抗菌作用。如:泪腺乳酸;皮脂腺脂肪酸;胃腺胃酸等。,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人体的血液和组织、器官(如脾脏、淋巴等)中含有的吞噬细胞,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灭。,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和黏膜,功能:,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第二道防线,组成:,组成:,功能:,功能:,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外分泌腺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外环境,内环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无特异性、作用弱、出现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出现时间长,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绿色通道),C,2.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作用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是通过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损失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非特异性免疫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D,3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吞噬细胞的胞吞作用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胞吐作用皮肤的阻挡作用ABCD,C,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和前两道防线有什么区别?a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阅读P37页1-4段),思考与讨论:,b,抗原,抗体,例子,?,2、性质:,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黏多糖等),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由抗原决定簇决定(特定的化学基团),抗原,1、概念:,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3、举例:病毒、细菌、花粉、细菌外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清等。(另外:体内某些隔绝的成分,如眼球内的晶状体蛋白外伤后进入血液成为自身抗原),2、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为新生儿提供抗体),3、抗体的种类(丙球蛋白)1)抗毒素:特异性中和外毒素的成分2)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3)沉淀素:与可溶性抗原分子相结合,由此生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变成不溶性沉淀,1、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抗体发现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用细菌或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注射动物,该动物的血清中会出现一些能防御这种细菌的物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电泳法证实这种起防御作用的物质是球蛋白,统称为抗体,注射的细菌或细菌外毒素则起了抗原的作用。1959年科学家对抗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证明它是由四条肽链组成,借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Y”型的四链分子。,抗体具特异性,不同的抗体某些部分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决定抗体的特异性。,第1,2,3题分别由第1,2,3组同学回答,第4,5,6组同学点评。1、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分别起什么作用?2、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目的是什么?3、记忆细胞有何作用?4、结合视频说说体液免疫的过程?,阅读思考(P37)倒数第三自然段,体液免疫,体液免疫过程,尝试用概念图的形式将体液免疫过程构建出来,提示:包含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抗体等主要概念,任务一:,第七组同学画出图谱并解释,第八组点评!,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抗原,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吞噬、处理、呈递抗原,识别抗原、释放淋巴因子,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感应阶段,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抗原呈递体:MHC-抗原,淋巴因子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糖蛋白),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效应的。,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摄取,呈递处理,淋巴因子,增殖分化,分泌,二次免疫,体液免疫过程,少数,(最终被吞噬细胞降解),体液免疫中产生浆细胞(抗体)的途径有哪几条?,记忆细胞,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如果有同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没有记忆的B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三、体液免疫,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给T细胞,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识别、呈递抗原给B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分泌抗体,记忆并识别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快速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特别注意:1、浆细胞无识别功能,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3、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初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时间,记忆细胞,抗体数量,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多,产生抗体的作用特点?打疫苗好处?,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但如果病毒侵入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了。,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呢?,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结合图形阅读课本P37-38,(1)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其作用是什么?(2)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抗原,1)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其作用是什么?2)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淋巴因子,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裂解靶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增强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细胞免疫,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摄取,呈递处理,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细胞免疫过程,裂解靶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淋巴因子,抗原,释放,继续进入体液免疫,效应T细胞,抗原,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直接刺激,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二次免疫,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细胞免疫流程图,产生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1.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合作探究四、细胞免疫,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处理、呈递抗原给T细胞,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识别抗原,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并识别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快速分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与那种细胞器有关?,溶酶体,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B细胞,T细胞,侵入内环境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1.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激活靶细胞内部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发挥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入侵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免疫,抗原,过程,过程,裂解,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皮肤黏膜,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小结:,记忆细胞,迁移训练3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A吞噬细胞BB细胞或T细胞C造血干细胞D效应细胞迁移训练4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B,D,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D,C,【课堂自我检测】,3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A浆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抗体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5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C,A,B,6如图1为某病毒入侵机体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1)细胞为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成为。(2)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的进一步清除。(3)如图2细胞为细胞,它直接是由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其产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效应T细胞,细胞免疫,抗体,浆,B细胞,体液免疫,蛋白质,(1)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系(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粒细胞系(噬中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噬碱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中间的为T细胞,旁边的是B细胞,B细胞,(一)体液免疫,(二)细胞免疫,(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例如,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胞内寄生菌,也就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的,这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而在病毒感染中,则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免疫防卫:免疫监控:免疫清除:,内审诸己,外察诸异,识别和清除进入机体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异体细胞和异体分子),识别和清除表面抗原发生变异的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对外),(对内),(对内),五、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问题探讨:,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能有效地防御一切病原体呢?,免疫缺陷病,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艾滋病图片,概念:,HIV:,津巴布韦一名6岁的艾滋病患儿,艾滋病致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病毒分布:,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P36资料分析,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约年。死亡的根本原因HIV破坏免疫系统,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或恶性肿瘤。,讨论:下列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分析为什么?,(1)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2)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3)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4)与艾滋病人拥抱;(5)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6)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7)输入含有HIV的血液;(8)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9)与艾滋病人共用抽水马桶;(10)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答案:(2)(5)(7)(10),问题探讨:,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过敏反应,返回,过敏反应,概念:,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强烈反应。(图片),特点:,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2)、一般不具破坏性;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细胞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过敏原,机体,抗体,某些细胞,过敏原,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过敏反应,过敏原与过敏反应征: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过敏反应,能否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不能,自身免疫病,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所发生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图片: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返回,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五)免疫失调病,免疫能力过强,免疫能力过弱,免疫失调,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免疫缺陷病,先天的:如先天无胸腺,后天的:如获得性免疫综合症(艾滋病),如过敏性鼻炎,青霉素过敏休克等,(“草木皆兵”),(“敌我不分”),(抵御抗原能力弱),六免疫学的应用,1.预防接种(疫苗)(小资料)2.临床检测3.器官移植,(阅读P39),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是将灭活的病原体(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接种了疫苗的人体内有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传染病的病原体侵入体内时,就能迅速产生大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病原体清除,从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返回,安特爱德华詹纳,英国医生、医学家、科学家,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免疫学之父”,为预防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我国制定了“计划免疫”的政策,规定所有的人都必须接受计划免疫。我国计划免疫的疫苗有:百白破三联针(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糖丸、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及牛痘(预防天花,已消灭,70年代停止接种)等。,了解:,返回,四、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2.抗原检测(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中抗原)3.器官移植(HLA一半以上相同,使用免疫抑制剂)4.免疫治疗(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免疫用的生物制品,自动免疫被动免疫,伤寒菌苗、卡介苗乙脑疫苗、牛痘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菌苗:疫苗:类毒素:,白喉抗毒素丙种球蛋白,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弱抗原),(外源抗体),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带来的问题,讨论,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3、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不能。例如,解决供体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4、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华骨髓库,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库存资料还不足3万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2001年4月起,中国红十字会重新启动了这项计划,更名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在北京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起分库。你关注过有关报道吗?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什么意义?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4、提示: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在很多疾病,尤其是白血病的惟一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每年约有400多万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而且主要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50%以上是儿童。我国现在20岁左右的青年、少年及儿童中独生子女多,这就意味着很难在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造血干细胞供者,而在非血缘关系者中具有相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能够实施骨髓移植的概率只有1/10000-1/5000,甚至更小(如果供者与受者的HLA不同,便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只有尽快使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扩充到10万份以上,才可以初步适应临床的需要。成立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就成为挽救患者的惟一途径。,免疫学的应用,器官移植:,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本节小结,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灌溉用水资源使用与分配协议书
- 办公楼宇租赁与维护服务合同
- 多功能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合作协议
- 欠款抵押担保合同(标准版)
- 工程单项劳务协议
- 公司与个人汽车租赁协议书
- 德阳市沱江路小学招聘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材买卖合同标准格式示范
- 2025山西阳泉市盂县招(选)聘社区专职10人(第二批)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乡镇学校选调教师(2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45972-2025装配式建筑用混凝土板材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
- 电力营销稽查培训课件
- 绿色金融培训课件
- 2025安化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及案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经典讲义(PPT)
- 关于“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的通知
- 体育馆屋面专项施工方案(22页)
- 个人分期还款协议书的范本
- 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治流程
- 质量检验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